吳美金
摘 要:文章闡述閱讀訓練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意義,分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并深入探討閱讀訓練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目的是通過融匯閱讀訓練,更好地助力小學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閱讀訓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1-02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09-0043-02
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是互相促進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小學生閱讀和寫作進行整合實施教學,融匯閱讀訓練,以提升作文教學水平。
一、閱讀訓練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意義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合理地開展閱讀,能陶冶學生的身心,在閱讀過程中助其塑造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能開闊學生眼界,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其寫作水平和作文寫作質量。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閱讀訓練作為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能夠利用閱讀材料中豐富的內容和故事情節觸動學生的感官,引導學生跟隨閱讀中的情境逐漸發展思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更好地融入作文的學習當中。
(二)拓寬學生文學視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是學生開闊眼界的途徑之一,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學到我們日常生活中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身在家,遠知天下事”說的就是閱讀的視野。學生還可以通過閱讀了解世界文學經典,以及文學大咖的經歷和作品。所以可以說,閱讀訓練也是拓寬學生文學視野的必要途徑之一。
(三)鍛煉學生寫作思維
閱讀訓練,并不是學生對閱讀素材簡單地讀一遍,而是學生需要在閱讀過程中跟隨作者的思路,發展自己的思維。學生要在閱讀過程中,體會作者的中心思想,感受作者筆下的人物刻畫和故事情節,還要學習閱讀素材中的文章結構、優美詞句等。
這一系列的學習都離不開學生的思維發展。也可以說學生的閱讀訓練,從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寫作思維,為學生的文學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寫作沒有興趣
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師灌輸教學為主,教師在臺上講文章的結構、組成部分、記敘文要點等,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根本無法激發寫作興趣。這嚴重遏制了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二)素材積累不夠,詞語枯竭
有的學生由于本身年齡小、認知能力不足,在寫作的時候缺乏素材積累和一定的詞匯量,導致作文寫作中詞語枯竭、無話可說。有的學生作文一句話翻來覆去地說,還有的學生作文天南海北胡謅亂侃,嚴重影響了作文質量。
(三)內容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實感
在傳統的小學生作文中,教師習慣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素材,將一些優美的、值得借鑒的詞句、名人名言、名人事跡等灌輸給學生,并讓學生背誦,以提高文章質量。可是這樣的文章寫出來千篇一律,缺乏學生自主的情感意識,不但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而且對學生的寫作生涯是非常不利的。
三、閱讀訓練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目前小學作文中出現的“教學模式單一”“素材積累不夠”“內容千篇一律”的作文教學現狀,我們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學生的素材積累出發,融匯閱讀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文章結構意識,并通過閱讀訓練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更好地開展作文教學,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在閱讀中開闊視野,積累寫作素材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小學生的寫作教學中,素材積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作文素材很大程度上是來自學生的日常閱讀。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充分融合閱讀的優勢,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開闊視野,積累寫作素材。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小本,將平時閱讀遇到的優美詞句進行摘抄,并引導學生將摘抄的詞句進行分類總結,如哪些是描寫人物的,哪些是描寫動物、景色的等。待學生積累的素材足夠多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素材細分,如描寫人物的語句中,哪些詞匯代表少年、青年、老人等,以此來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有了一定的素材積累,學生在日后的作文中便會得心應手。
當學生遇到春天的題目,腦海里就不僅僅是“花開了、草綠了、燕子回來了”這類不疼不癢的詞語,而是“在風的吹拂下,滿山遍野的野花睜開了眼,一朵、兩朵,一叢、兩叢,連成片,匯成海”“在春天里,成長的不只是禾苗,也包括我們的感悟”“春天的到來,讓南方遠行的燕子高興地回到了家園。它們飛來飛去,跳上跳下,感謝春天的到來”。或者遇到關于老人的描寫就不僅僅是“上了年紀”“頭發都白了”這么簡單,而是“慈愛滄桑”“年輕時烏黑的頭發已如嚴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等。學生通過閱讀不僅開闊了文學視野,還積累了文章的寫作素材,使文章更有吸引力。
(二)增加課外閱讀量,培養寫作創新意識
在傳統的小學作文閱讀中,很多學生為了提高作文水平,會選擇一些《小學生作文大全》《精品作文》之類的作文素材進行閱讀,并在作文時模仿、摘抄。這樣寫出的文章沒有新意,而且缺乏真情實感。因此在學生的閱讀訓練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精選一些有質感的文章和素材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以此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小學生正處于思維、認知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往往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教師就可以推薦一些童話、寓言類的故事讓學生進行閱讀,這樣學生在學習文章的語言、詞匯的同時,還能夠明白某種道理,鍛煉想象力,提高文章的感染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