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新型的教學方式“翻轉課堂”引入課堂,然而優質的翻轉課堂必須有系統的教學設計來支撐,因此,該文采用ADDIE模型進行系統性設計,旨提高翻轉課程的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ADDIE模型 翻轉課堂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a)-0-02
我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指出,教育信息化的轉變應以創新的理念為導向,加強教育資源及學習環境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并提出其發展核心——開發創新型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隨著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教育教學的教師跟上時代的步伐,采用了“翻轉課堂”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時間來制定學習計劃,學習的方式靈活多樣,線上線下、課上課下多方位地進行學習。線上通過平臺隨時與老師和同學相互交流,線下面對面咨詢疑難點,這樣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1 研究現狀
2011年翻轉課堂走進我國,相繼許多學者開始探究翻轉的課堂的教學模式,如張金磊等學者(2012)探討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張福濤(2013)研究了基于學校特色的翻轉課堂實施。
目前,翻轉課堂研究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并且逐漸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實踐中。許多一線教師都嘗試將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如國內最早運用翻轉課堂的代表之一重慶聚奎中學,該校立足于實際,經過不斷的摸索,探索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三四五六”模式。學者周云虹、張升華(2016)基于云班課平臺翻轉課堂英語口語教學應用研究,靳會賢(2017)校企合作下經濟法教學的翻轉課堂進行研究,許文靜(2018)基于翻轉課堂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等,這些案例實踐表明,翻轉課堂的實施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課堂利用率。
國內也有學者對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保障翻轉課堂的有效性進行探究,如張躍國、張渝江(2012)從發展、定義等方面對翻轉課堂的現狀進行綜述,初步探究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分析翻轉課堂實施過程所面臨的挑戰。馬秀麟、吳麗娜等(2015)探討了翻轉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控制策略,并指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策略。韓春霞(2016)將布魯姆的目標分類學習理論與太極環式模型進行結合,構建出一個新的太極環式教學模型。程平等(2018)基于ADDIE的“互聯+會計”MPAcc財務共享課程教學設計。
我國對翻轉課堂的實踐運用、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設計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關于采用ADDIE模型的課程教學資源開發、教學實踐文獻仍較少,該文采用ADDIE模型為翻轉課程進行一個系統性設計。
2 ADDIE模型在翻轉課堂的運用
ADDIE模型主要包含5個方面,分別為Analysis(分析)、Design(設計)、Developmen(開發)、Implemen(實施)和Evaluation(評價)。5個環節密不可分,相互聯系(見圖1)。
第一,分析。對于翻轉課堂來說,可以分為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習者需求分析和學習內容分析。
首先,學習者特征分析。需要分析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學習動機、專業背景、學習能力等方面。其次,學習者需求分析。不同的學生,學習需求各不相同,但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對自身的學習需求茫然不知。這就需要老師根據教學經驗及學生對前期知識掌握程度的了解。最后,學習內容的分析。學習內容的廣度與深度需要根據上述的學習者特征和學習者的需要進行調整。
第二,設計。設計是以前期分析為基礎,主要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方式。
(1)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目標需要通過調研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與本專業的教學目標相結合制定。大多數學生對為什么要開設這門課程,這門課需要掌握哪些知識點,均一無所知。因此,教師應該非常明確地告知學生教學目標,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方向感,更有助于他們對重難點的把握。
(2)教學大綱設計。教學大綱的設計就是對教學內容進行細化后再重新組合起來,重構知識體系,掌控教學的深度與廣度。
(3)教學方式設計。教學方法有多種,如講授法、任務驅動法、分組討論法、探究法等方法。教師需要針對每個知識點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設計。
第三,開發。開發階段主要的任務是依據分析和設計好的課程框架制作腳步、找尋新的教學材料和測試等。
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是課下通過觀看視頻自主學習,課上解決重難點或進行強化訓練。但讓學生自主學習就會出現以下問題:(1)學習進度如何把控;(2)學習的程度如何了解。這都是影響視頻開發的關鍵。
因此,在制作視頻時應注意幾點:(1)通過學習者特征分析,腳本的編制需要形象生動的案例且視頻播放時間不易過長;(2)在前期的教學視頻中,教師就應該明確告知學習目標,從而優化教學效果;(3)視頻播放同時出現一些習題,以初步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4)通過公眾平臺傳播給學習者,以便了解學生的進度。
第四,實施。實施階段以前期的工作為基礎,開展整個翻轉課堂的教學工作。
課前,教師在藍墨云班APP或qq群上創建學習班,依托重慶高校在線開發課程或中國大學mooc(慕課)平臺上傳視頻,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做好相應的習題。在觀看視頻的同時有疑難問題及時反饋到學習班討論組里,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課上,首先,檢測學生課下學習情況,隨時抽取學生回答課下觀看視頻的內容;其次,為學生解決疑難問題,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是課上的重點,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疑問,總結出有價值的問題,問題確定后,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或分組討論,分享不同的見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探究能力和協助學習能力;最后,由老師對這節課的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
第五,評價。評價是對已經完成的教學課程及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為了使活動效果更好而不斷進行的評價,它貫穿于分析、設計、開發、實施這幾個階段,它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展和存在的問題,以便可以及時調整教學計劃。總結性評價是為把握最終的效果進行的評價,它主要是檢測學生學習的結果,可以通過試卷、訪談、互評等形式進行。評價進行完之后,教師應及時總結并反思,避免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出現類似的問題。
3 結語
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給予了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時光,通過形象生動的動畫,把知識點化繁為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為了保障翻轉課堂良好的教學效果,對其進行系統的科學的教學設計是很有必要的,教師的組織管理也是關鍵。
參考文獻
[1] 程平,陶思穎.基于ADDIE的“互聯網+會計”MPAcc財務共享課程教學設計——以重慶理工大學為例[J].財會月刊(下),2018(11):24-29.
[2] 許文靜.基于翻轉課堂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財會學習,2018(8):156-158.
[3] 韓春霞.基于布魯姆目標分類法下的翻轉課堂研究——以創業課為例[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6(6):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