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摘 要:近些年來,在信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新媒體環境下,高職生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同時也給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該文在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影響分析的基礎上,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途徑進行了總結,希望該研究能為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改革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 高職院校 教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b)-0198-02
近些年來,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各行各業都嚴重受到新媒體環境的巨大沖擊。尤其對于思想觀念還未定型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講,新媒體的出現給他們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式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給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現代教育環境下,高職院校的教學信息的上下傳達離不開媒體的支撐,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創新改革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1 新媒體的主要特征
1.1 海量性
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主要依靠數字化和網絡化等新技術的支撐。由于網絡信息的實時性和共享性,使得現代社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體系。因此,新媒體環境下,不但信息的傳播量非常大,而且信息更新的速度更是非常快。人們可以通過各種平臺和終端設備在短時間內獲取海量信息,來為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捷的服務。因此,信息的海量性是新媒體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
1.2 互動性
新媒體時代,除了信息海量性以外,信息互動性也是新媒體的一項重要特征。人們可以通過微信、QQ等信息平臺,進行信息互動。在新媒體環境下,大家不僅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接收閱讀信息,而且可以對接收的信息進行互動響應,更重要的是在進行信息互動時沒有時間和地域的限制。
2 新媒體環境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影響
2.1 促進教育理念和技術的創新
在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的教師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和學習國內以及國際教育教學的新動態。通過對新進院校的學習,可以促進高職院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教育理念的創新和教育技術的改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尤其是近幾年來,互聯網和云計算等這些全新技術的發展應用,促使很多高職院校利用大數據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并充分采用新技術輔助教學工作。
2.2 促進學習和教學方式的改變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終端設備成為了各個年齡階段的必備產品。在此情況下,幾乎所有的高職院校學生都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終端設備的廣泛使用,完全改變了高職院校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和習慣。新媒體與傳統的信息傳播不同,它更加注重的是視覺效果,因此,以往的大部分純文字信息在新媒體環境下被圖片和視頻所代替。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使用新媒體的過程中,基本不再像以前一樣進行大量文字閱讀,而是對需要的知識和信息進行碎片化閱讀記憶。另外,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傳播具有海量性和互動性,因此學生不再僅僅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學習,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來從網絡平臺獲取知識確定學習目標、拓寬學習范圍。可以說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改變主要是因為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目標的改變,從而引起高職教師在教育教學方式上的改變。
2.3 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傳播具有海量性和實時性,這對于高職院校求知欲、探索欲都非常強烈的學生來說,很容易從網絡平臺吸收大量的信息。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定性,大量信息的沖擊尤其是一些負面信息的沖擊很容易給他們帶來消極的影響。在此情況下,需要高職院校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請情況給予正確的引導。另外,在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很少通過手寫對知識進行記錄,更多的是采用招聘或者視頻對知識點進行記錄,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惰性,降低學習效率。當然,如果高職院校通過單純地限制學生使用移動終端設備,無法解決新媒體環境給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帶來的弊端,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和教師把新媒體和傳統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對傳統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改革創新,以適應現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
3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措施
3.1 創新教育教學理念
在傳統的高職院校教學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是通過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在現代的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通過各種平臺汲取知識,不僅僅從院校老師課堂上獲取知識,而且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在各種開放教學資源中進行學習。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需要和學生一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傳統的高職院校教學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學習為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在現代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在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教師需要不但要學會角色轉變,而且要根據課堂的要求,積極創新教育教學理念,快速掌握教育教學新技術,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
3.2 建立個性化學習平臺
近些年來,隨著生源的日漸貧乏,高職院校在想盡辦法進行生源吸納。在此情況下,各類高職院校呈現出多種多樣的辦學形式。主要體現在高職院校不再單純地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其中也包括中職生、社會考生等,學習期限也由原來的三年制更改為兩年制或者三年制。那么在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怎樣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科學合理地開展教學工作,以實現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的目的呢?在現代大數據環境下,學校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建立合理的、個性化的學習平臺,在此平臺中,學校可以輕松便捷地獲取學生的學習信息,其中包括學生的學習規律、作業完成作業情況等,同時在此學習平臺中,教師還可以和學生進行互動,就此探討學生更為歡迎的教學形式。在課堂上面對面時,學生礙于情面不便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平臺中學生可以采取匿名的形式,對教師的課堂設計、教學風格等提出意見和建議,進而提高課堂效率,提升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3.3 構建積極的學習環境
在新媒體環境下,各類媒體在高職院校中快速發展,學校應合理利用新媒體,為學生構建一個積極、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比如說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學校的特點建立學校網站、學校微信公眾號、班級微信公眾號等,通過學校建立的這些媒體平臺,向學生積極宣傳學校,從正面引導學生的輿論導向。另外,學校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班級建立QQ群、微信群等,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校可以通過這些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疏導學生的情緒。
4 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到來,極大地改變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因此,高職院校要積極創新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構建個性化的教學平臺,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健康、和諧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 楊憲敏,張麗平,趙鑫,等.“微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8,28(2):50-52,56.
[2] 鄧書基.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與創新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9):88-89.
[3] 葛夢薇.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方法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