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重
摘 要: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將正義劃分為個人正義和城邦正義,其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個人正義思想還對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產生重要影響。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與當代大學生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其在思想上對大學生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幫助學生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在實踐中對大學生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推動大學生充分發揮其作為社會一員所應發揮的社會功能。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對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均產生了深刻影響,在生活方面,使當代大學生更加節制與自律,在學習方面,使當代大學生敢于探索與創新,提升了當代大學生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個人正義;大學生;生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9)03 — 0021 — 03
柏拉圖對后世的影響頗深,其著作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尤以《理想國》為代表。現世對于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的正義思想的探究已然碩果不少,特別是關于柏拉圖的正義觀對于經濟、政治、文化的影響的研究成果更是為數不少,但同時也要注意到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對于當今大學生發展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同樣值得探究與深思。
一、柏拉圖的正義觀
(一)城邦正義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將正義劃分為城邦正義和個人正義。他的城邦正義是在社會分工和個人稟賦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柏拉圖認為一個城邦應該具備四種美好的德性,即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正義在這四種美德中居于核心地位,正義就是要讓城邦中的公民各自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只有讓每個階層各自盡到自己的職責,才能讓城邦中的另外三種美德發揮其各自的作用,從而實現城邦內部的明確分工以及保證各部分能夠和諧相處。
(二)個人正義
同樣,相對應于城邦具備四種主要的道德,在人的靈魂也應具有這四種美德,即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這四種美德在人的靈魂中各自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智慧會讓靈魂進行自我反省,對應于人的靈魂中的理性。勇敢就是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敢于堅持做理智鼓勵和支持的事情,對應于人的靈魂中的激情。節制是人的理性對于人的欲望一種約束與控制,對應于人的靈魂中的欲望。正義就是使這前三種美德發揮其各自的作用,使其相互協調,彼此促進。正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所描述的那樣正義就是仿佛要將音樂中高、低、中三種音階協調起來,使其譜為一首和諧的樂章,組成一個和諧的整體。〔2〕
二、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與當代大學生的聯系
(一)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引領
正義的形成過程需要經過四個階段:習得科學的正義認知,養成崇高的正義感,培養維護正義的道德意志,踐行正確的正義行為。
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有助于大學生習得科學的正義認知。正義認知是指個人對于正義本身及正義標準的認識和看法。智慧會豐富大學生的智識,幫助其掌握科學的思想觀念。大學生處于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會推動大學生培養勇敢,節制,智慧的美德,發展大學生的理性,并使激情成為理性的助手統治著欲望,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從而獲得科學的正義認知。
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有助于大學生養成崇高的正義感。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是個人的和諧發展,即個人正義是國家正義的基礎。“個人正義是幸福”。〔3〕柏拉圖也認為美德即正義,個人行為是否正義,也可據此來判斷。凡是以知識和智慧為指導所實施的行為,并且能夠幫助大學生保持其理性,控制其欲望的行為便是正義的行為。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是每個社會公民都應該追求的,它豐富著大學生實現自身價值的終極目標,有利于幫助大學生養成崇高的正義感。
(二)柏拉圖的正義觀對當代大學生的現實指導
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有助于大學生培養維護正義的道德意志。柏拉圖認為正義是教育應該奉行的基本要求。“教育本身就應該是正義”。〔4〕大學教育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的形成,從而為我國當代大生的正義思想添加融入一股獨特力量,培養其維護正義的強大的道德意志。勇敢會使大學生敢于堅持他應該堅持的事情。當大學生掌握了有關正義的科學的觀點之后,即使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他也會在勇敢的支持下敢于堅持和踐行正義。
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有助于大學生踐行正確的正義行為。要為正義判決做準備就必須過一種正義的生活。〔5〕可見,判斷個人是否正義的最終標準在于其是否踐行正義的行為。節制會使大學生克制自身的欲望,引導大學生自覺參與關于正義的行為活動,從而使其做到不妄為,過上寧靜恬淡的生活。老子有言:“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6〕只有擯棄種種誘惑,才能堅守自身,才能踐行正義的行為。
三、當代大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現狀分析
(一)當代大學生生活狀態
少部分同學嚴于律己,積極向上。在大學校園中,只要你認真觀察就不難發現有這么一撥人,他們總是行色匆匆,然而目光篤定。他們篤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從不輕易服輸,敢于和生活較勁。就像凱魯亞克所說:“趁著年輕生猛,我要再和生活死磕幾年,要么我就毀滅,要么我就鑄就輝煌”,這是他們最好的寫照。他們嚴格要求自己,拼搏上進,開始繼續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大多數同學得過且過,隨波逐流。然而大多數同學并不能堅守自我,于是逐漸消沉墮落,得過且過。“不良的生活方式在大學生中大行其道。”〔7〕大學中,既失去了父母的管束,也沒有了學校的監督,于是,大學生們便肆意妄為,隨心所欲。逃課曠課成了家常便飯,電腦手機形影不離,體育鍛煉早已忘卻。他們的作息毫無規律,日夜顛倒晝夜不分。漸漸地,這種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終日萎靡不振,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
(二)當代大學生學習狀態
學習乃是學生之本,大學生當以刻苦學習,專心研究為本,切不可本末倒置,荒廢學業。故特此從大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時間以及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三方面來進行考察大學生的學習狀態。
大學生的學習態度總體上呈現消極應對趨勢。固然,我們不可否認大學生中的確存在著一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但客觀來看,大多數學生還是以應付考試,避免掛科為宗旨。他們不求掌握真正的學識,不求一探真理之究竟,任憑光陰流逝。同時大學生的學習功利化也越來越嚴重,〔8〕學習就是純粹的為了拿學位,找工作,這樣的學習動機必然會使學生學習興趣大打折扣,學習態度難以端正。
大學生的學習時間較少且不能完全投入。據陳冬和付九龍關于大學生學習狀況調查顯示,每天課余投入學習時間在兩小時以下的占87.39%,而投入學習時間超過 2 個小時的學生人數僅占 12.61%。〔9〕可見,當代大學生在學習時間上存在明顯不足,大多數同學的學習時間不足兩小時,更何況,在這兩小時內尚不能完全投入,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時間不是判斷一個學生是否有效學習的唯一標準,但其必然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學習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指標。據此,當代大學生在學習時間的投入上的確存在著很大的缺陷。
大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不足。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學生自身對于自己是否能夠成功的完成學業的主觀判斷。由于許多專業課程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是一片全新的領域,加之以學生上課不認真,下課不專研,導致專業課學習入門難,久而久之,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更是喪失學習興趣,從而導致上課聽不懂,下課學不懂的窘境。由此,學生對于學業的完成自然信心不足,對于專業課自然產生一種無力感,導致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不足。
四、合理運用柏拉圖的個人正義思想啟迪當代大學生
(一)重視節制、正義在生活中的作用
時間自律。在大學里我們有很多可以自由自配的時間,正是這些自由時間支配的不同決定了個體之間本質的差異。我們只有將自己的時間合理分配科學規劃,才能保證我們的時間合理利用。在大學生活中,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是需要的,但是每一個大學生也要時刻記著,他們的根本任務是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品德修養。當今大學生們只有在時間上做到嚴于律己有效利用,才能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生活自律。生活自律就是要求我們每個人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自律不僅影響著我們的學習效率,還會直接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當今社會,許多大學生沉迷于電子產品,生活習慣日漸惡化,嚴重影響到其身心健康發展。當今大學生們只有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自身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促進個體心理健康發展。
守法自律。“堅持守法自律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10守法自律就是指公民應該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并履行自己的應盡的義務。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應該守法自律,樹立正確的法治觀,提高自己的法治素養,堅決抵制誘惑,絕不觸碰法律的準繩。只有守法自律,才能確保每一個大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才能保證自身的發展和社會,國家的發展相一致。堅持守法自律是對每一個大學生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對每一個大學生尋求發展的最基本的保障。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貢獻社會。當代大學生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樹立正確的三觀,將自己的利益訴求與實現國家的利益相統一起來。“節制就是對欲望的控制”。11大學生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理智和激情的積極作用,對欲望進行合理的控制。當代高等教育有責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激發學生自身內部理智部分的充分發展,有義務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讓學生明確其自身的價值正是在于其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幫助學生在貢獻社會中實現自我價值。
(二)注重智慧、勇敢在學習中的應用
創新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貫穿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時期,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它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社會發展的樞紐。創新可以加速社會發展的腳步,可以豐富和充實社會的財富。一個國家唯有源源不斷的提高其創新和科研能力,才能始終屹立于世界之林。智慧與勇敢正是要求我們要勇于創新,敢于突破。
智慧是創新的智力基礎。創新是對以往思想與觀念的新突破,新發展,但是創新必然是在充足的知識積淀上發展起來的。沒有知識積淀的創新,則必然會淪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創新是立足于傳統的延長線上的進一步發展,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的更遠。大學生在校園的學習生活中,應該充分積淀自己的知識,扎實自己的學識功底,不斷促進自身智力因素的發展,為今后創新發展奠定必備的智力基礎。
勇敢是創新的重要保障。創新要求破后而立,要求敢于對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質疑,那么,創新就必然需要勇敢為其提供重要的保障。勇敢就意味著我們敢于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勇于向已有觀念提出挑戰。只有敢于向傳統提出挑戰,敢于質疑與發聲,才有可能突破傳統,大膽創新。高校教育應該有效促進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為社會的創新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參 考 文 獻〕
〔1〕2011年西南大學楊書浩碩士學位論文: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正義思想探析.
〔2〕〔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譯.商務印書館1986.
〔3〕王闊.《理想國》中的正義觀及培育,浙江教育科學,2018,(04).
〔4〕郭權銳.《理想國》與柏拉圖的教育觀,文學教育(下),2017,(04).
〔5〕戈登,等.戲劇詩人柏拉圖,劉麒麟,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31.
〔6〕老子.道德經〔O〕.第十二章.
〔7〕〔8〕朱元鋒.淺析大學生生活方式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6).
〔9〕陳冬,付九龍.當前大學生學習狀況調研〔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07).
〔10〕王成財.《理想國》中的理想“正義”〔J〕.法制與經濟,2009,(12).
〔11〕羅躍軍.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正義觀辯證〔J〕.哲學研究,2012,(08).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