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摘 要:本文站在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的角度,闡述了體育游戲的特點,從課前準備活動、課堂體育技術與技能教學、身體素質練習、結束活動等四個方面探討了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小學 體育教學 體育游戲 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對小學生來說,體育課就是帶有娛樂性質的、可以緩解學習壓力的一門課程。因此,當他們接受體育教學時,會過多地將注意力放在教師所開展的體育游戲活動上,而忽略了教師所教授的體育技術與技能。這對教師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與身體素質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極影響。所以,教師應當如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體育游戲、在提高體育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又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教育功能,就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體育游戲的特點
從大量與體育教學相關的文獻資料、書籍以及實際教學活動中,筆者總結出了以下幾個體育游戲的特點:一,娛樂休閑性。體育游戲,顧名思義,就是帶有體育性質的一種游戲形式。體育游戲可以改善枯燥無味的體育教學環境,使學生始終處于輕松愉悅的狀態,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二,大眾性。體育游戲不受年齡的限制。無論是處于何種年齡段的人都可進行體育游戲。三,健身性。學生在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勢必要做一些如跑、跳、躲閃等的動作。這樣,學生的身體素質會在運動中得到加強。四,教育性。做體育游戲時,學生之間難免會產生分歧。為了使體育游戲順利進行下去,學生會下意識地尋找產生分歧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對此進行解決。這樣,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得到加強。五,多樣性。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可選擇的體育游戲多種多樣。而且,學生也可根據參加游戲的人數以及體育設備的多少對游戲內容進行調整。六,競爭性。筆者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發現,多數學生都會分兩組開展體育游戲。為了達到獲勝的目的,學生之間就會形成良性競爭。
二、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課前準備活動
要想在體育教學中有效應用體育游戲,課前準備活動是教師需要考慮的第一個部分。學生需要在這一階段進行熱身,防止課堂劇烈運動對身體造成損傷。當前,多數教師都是采取跑步、做體操、蛙跳等方式來開展體育教學的。在此過程中,學生容易喪失力氣,從而失去接受體育教育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當在課前準備活動中加入體育游戲,達到保存學生體力的同時增強體育教學趣味性的目的。其一,可對跑步的方式進行改善。傳統的跑步方式是學生排好隊,然后整體繞操場跑步。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跟不上其余學生的速度,導致教師在跑步結束后整體隊伍的時間延長、體育教學活動時間減少。教師可采取“兩人三足”的游戲競賽形式,讓體質有差異但相差不多的學生組成搭檔。這樣,很大程度上會激起身體素質較差學生的勝負欲,進而平衡整個班級學生的跑步速度。其二,可對體操運動的方式進行改善。傳統的體操熱身方式與跑步方式如出一轍。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一些學生在做體操的過程中投機取巧,從而導致劇烈運動對身體造成損傷。教師可采取“接龍”游戲形式,將所有學生分成八組并按順序排列。一排學生做完第一個動作之后,第二排學生開始做第二個動作。以此類推。等到第八排學生做完第八個動作之后,開始做第一個動作。如此循環兩到三遍。
2.課堂體育技術、技能教學
課堂體育技術、技能教學是教師需要考慮的第二個部分。學生需要在這一階段學習一些簡單的體育技術與體育技能,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的教育功能。筆者發現,在此過程中,多數教師只注重對理論與實踐的教學,而忽略了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因此,學生并不能夠充分吸收教師所講的體育知識,也不能將教師所傳授的體育技能應用到實際的體育活動中。所以,教師應當在課堂體育技術、技能的教學中加入體育游戲,以實現培養學生體育能力的目的。以田徑教學為例,教師可采取“接力”的游戲競賽形式,將學生分成幾個隊伍。在這幾個隊伍中選擇每一階段的跑手,要求以擊掌的方式代替接棒。并嚴格規定比賽規則,如離開跑道或學生已經離開擊掌區域還是沒有完成擊掌的行為,取消全隊學生的資格。這樣,學生既可以鍛煉跑步技巧,也能夠通過接力賽跑明確體育競賽的嚴肅性。
3.身體素質練習和結束活動
身體素質練習和結束活動是教師需要考慮的第三、四部分。當前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身體素質練習的動作較為單一。雖然動作難度并不高,但是運動量較多。這就給學生的身心帶來了考驗。學生很容易對課堂身體素質練習產生抵抗心理。另外,多數教師并未開展教學結束活動。學生并不清楚是否可以自由活動。而且,如果長期不開展教學結束活動,學生很容易失去時間意識。即使有些教師會開展教學結束活動,但也只是將學生集中在一起,說一些體育課堂的注意事項。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學生對教師產生厭惡心理。因此,教師應當在身體素質練習與結束活動中加入體育游戲。例如,在足球、乒乓球等球類運動的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顛球加接力的游戲形式。教師可讓學生圍成一個大圈,隨機選擇學生作為第一個顛球的人,由其他學生共同計數。接著,由他將球傳遞給圈內的任意一個學生。因為接球的人不具有準確性,所以,每個學生都會注視著球的運動狀態。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球類技能,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團結意識以及觀察能力。再如,在結束活動時,采取“看誰收集的體育器材最多”的游戲形式代替以往的簡單說教,將收集體育器材的任務分散給每一個學生,從而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劉澍.探討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3):73+76.
[2]曹曉瑞.淺析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8(08):158-159.
[3]程皓芙.淺析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4(03):330.
[4]剛志才.淺析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79-80.
[5]鄭秀桃.淺析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