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字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乃至其他所有學科知識的基本和根本所在。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是教師應該關注的話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從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切實研究可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開展識字教學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和識字能力,促進識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趣味教學;有效引導;生活實踐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學好漢字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智力的開發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識字的教學過程又是枯燥、無趣的,很容易使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識字教學產生厭煩情緒,進而失去對漢字學習的興趣。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積極探究有效的策略和方法開展漢字識記教學,使學生認識漢字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好地學習漢字,為之后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
一、 趣味教學,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
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師應從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出發,摒棄單一、死板的“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采取靈活多樣、富含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積極投入識字教學過程中。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可以采用做游戲、講故事或是其他一些有趣的活動來進行識字教學,使學生意識到識字學習的快樂,從而積極投身其中,使識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以《口耳目》這部分內容為例,在進行這部分生字的教學活動時,我先向學生講解了這幾個生字的發音和意思,然后以游戲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這幾個生字的認識。具體的游戲方式為:將這幾個生字代表的人體部位或動作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看到圖片的瞬間即刻用手指出自身對應的身體部分或做出相應的動作,動作做慢或做錯的學生淘汰,勝出的學生則給予獎勵。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我也對幾個表現好的學生進行了獎勵。如此,通過游戲的方式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激發了學生對識字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使識字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又如,以《小書包》這部分的識字活動為例,本課的生字與學習用具有關。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購物式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購物體驗中學習生字、加深對生字的印象。教師可以在學習用具如橡皮、尺子、轉筆刀、書包上面寫上對應的漢字,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商家進行買賣,在買賣的過程中通過詢問物品、議價等過程來加深對漢字的認識和記憶,于玩樂之中識記生字。如此,便提高了漢字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漢字的識記工作,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也使識字教學變得充滿生機,樂趣無窮。
二、 有效引導,培養學生的識字技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的漢字數目龐大,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教師在課堂上不可能讓學生學到所有的漢字,因而讓學生掌握一些有效的漢字識記方法和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如此一來,學生對漢字的形成規律便會有一定的認識,從而在遇到生字時能夠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判斷出它的意思,從而不斷擴充自身的詞匯量,提高漢字識記效果。為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識字方法和技巧的指導,教給學生查字典的方法,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漢字形成規律和識字方法、技巧,從而不斷優化識字教學,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詞串教學法引導學生識記生字。詞串教學法是指利用字與字之間的聯系猜測或判斷生字意思的方式。以“踢、跑、跳、蹲”等字為例,它們的偏旁都是“足”字,表示跟運動有關,那么在遇到類似的生詞時,學生便能根據自身的經驗判斷出生字的意思;又如,“江、河、海、湖、清”等字的偏旁都是三點水,表示與水有關的意思;“簿、籍”都是以“竹”字作為偏旁,表示與書有關。通過詞串法類比記憶,便能使學生認識到字形類似的漢字之間的聯系,從而增加漢字積累,提高識字效率。除此之外,利用拼音識字、借助字典識字以及通過閱讀繪本識字都是有效的漢字識記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漢字識記技巧,從而在遇到生字詞時能夠憑借自身的已有的知識或經驗猜測、判斷詞義,從而更好地理解生字詞。
三、 生活實踐,拓展學生的識字渠道
漢語作為學生的母語,學生學起來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學生本身生活的環境就是一個與漢字打交道的環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漢字學習的資源。鑒于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生字并利用自身掌握的漢字識記技巧進行識字學習,從而拓展識字渠道,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學習漢字。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校園生活入手,尋求學校中的漢字資源,并讓學生有意識地進行識記。如校園里布告欄中的文字、校園的文明標語、校訓、校名以及各個班級的名稱都可以是學生學習的目標;在教室中,班級的課程表、學生的姓名以及班訓或是黑板報中的內容都為學生學習漢字提供了有效資源。在實際生活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家中的物品上尋求漢字的來源,如零食的包裝紙、玩具盒子或是電視電影上的漢字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是街道上的廣告牌、各種商標、標記等,其中包含的漢字都為學生學習漢字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識字本進行記錄,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字詞記錄下來,定時進行復習,經過日積月累,學生掌握的漢字數量便會逐步增加。如此,通過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引導學生識記漢字,將漢字的識記工作滲透到日常的點滴生活中,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學習漢字,拓展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空間和渠道,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之,學生識字量的大小及識字水平的高低對學生之后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識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注重多樣化教學方法和策略的采用,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漢字學習興趣和漢字識記技巧,拓寬學生的漢字識記渠道,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漢字識記水平,為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不斷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徐嘉笛.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
[2]程曉紅.以字理為基礎的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唐顏琪,重慶市,重慶兩江新區星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