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班化教學順應了當今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小班化教學能促進師生交流與生生交流,還能幫助學生更快速地融入課堂氛圍之中,也能夠減輕教師的負擔,幫助教師更好地“因材施教”。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小班化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當地應用小班化教學也成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小班化教學;小學數學;班級管理
一、 引言
隨著教育的深入革新,小學教育日益受到重視,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有效教學日益受到重視。如今的小學教育模式更加人性化、多樣化,所設置的課程也十分豐富,更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但仍有許多問題層出不窮,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之一就是大班制教學難以保證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首先,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學生人數多,教師精力有限,難以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難以落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導致學生在班級中出現“優生更優,差生更差”的不良現象;其次,大班制難以管理。在基數大的情況下,教師往往會花一部分時間去干涉紀律問題,這樣既影響課堂時間,又影響課堂效果,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小班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順應了時代的步伐,適應了現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它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班化教學進行了分析和論述。
二、 小學數學小班化教學的必要性
(一) 小班化教學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傳統大班教學中存在許許多多的弊端,它過于強調學生的共性,但卻忽視了學生的個性,沒有充分意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而小班化教學則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也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充分調動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教師因材施教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在班級融洽、關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教師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學生,并且知悉學生的學習進度,如果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了瓶頸,學生也敢于向老師提出疑問,老師也更容易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實施針對性的教學,以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得到老師的關注,都能夠解決所面臨的困難。
(二) 小班化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
在小班化教學中,數學課堂就如一個舞臺,每一名學生都有暢所欲言、發表看法、分析問題的機會,每一名學生都可以與老師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充分享受到教育資源。小學生的自覺性較差,一旦遇到問題如果不迎難而上,選擇退縮,就很容易破罐子破摔,逃避問題。小班化教學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幫助,當學生因遇到阻礙而選擇逃避或放棄時,教師可以迅速了解到學生的個人心理狀態,并疏導和引導他們重新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擁有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去對待每一名學生,幫助他們重建學習數學的自信。
三、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班化教學
(一) 合理規劃教材內容
小班化教學應當慎重規劃和選擇教材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理解和分析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將數學知識用于實踐中的能力、自主探究和自主創新的能力,應側重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更好地接受數學的實用性。學習數學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師首先要將這一觀念灌輸給每一名學生。常有人開玩笑道,數學學得好沒有用,上街買菜也用不到函數。的確,上街買菜不會用到函數這么復雜的數學知識,但一定會用到算術,算術難道不屬于數學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數學,如何進行買賣?故此,要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首先就要把教材內容規劃好,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 開展活動,加強實踐
小班化教學為實踐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數學教學應當與實踐相結合才更能凸顯出教學效果,尤其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小學數學面對的是思維活躍的小學生,教學不應該將學生的思維禁錮在純粹的理論知識層面,而應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其內在潛能。在小班化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采取課內課外兩種方式來落實實踐教學。比如,給每一個學生布置課外任務:回到家中跟著父母一起學習理財、記賬,通過這一方式學會如何解決計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何計算開支。而在課堂內,教師則可以開展一系列主題班會,如學習統計時,可以讓學生組成幾個小組,自行尋找一個統計主題,自行分配角色和任務,做好調查表、統計圖以及數據分析和總結工作等,最后由每個組的成員一起上臺展示和講解自己所做的統計作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切記要引導學生相互溝通、相互爭論和相互辯駁,建立公平的評價機制,不偏向于任何一名學生,提高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班化教學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每一名學生充分享受到教學資源,保證教學效果。而想要更好地應用小班化教學,則需要教師轉變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尊重和引導學生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周亮.小班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探析[J].中華少年,2018(35):93.
[2]楊麗華,龔道新,申媛君.研究型——小班化教學模式在“農藥殘留分析”課程中的探索[J].科教導刊(下旬),2018(10):115-117.
[3]馬艷.淺談小班化教學的原則與優化策略[J].學周刊,2018(32):47-48.
[4]董琪.課堂即時評價與小班化教學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165-166.
[5]孫翠翠.立足多元智能的小班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33.
[6]華小菊,張啟樹.當前農村小學小班化教學:優勢、困境及對策[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8):155-156.
作者簡介:文杰,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水洛鎮二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