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一輪新的課程改革之下,高中英語也要將原本那一套舊的教學方法革新,以此來迎合新的時代需求。新的教法將會更加側重于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則更側重于在課堂中作為學生們的指導者,引導學生們進行更有效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激情,盡可能地將課堂上學習到的英語應用到實際之中,同時也在學生們的實際應用中更加促進英語的學習,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以此來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新教法;高中英語;學習興趣
一、 引言
高中的英語教材在新課改之后也發生了很多變化,相比于以前的英語教材,新的教材變得更加的圖文并茂。另外,多媒體可以充分與教材充分結合,不僅讓學生聽,還要讓學生讀。這種改變意在讓教學變得更加側重于學生們思維的開發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同時也顯示了“聽說讀寫”中“聽”與“說”的地位非常重要,想要讓學生們將英語應用到實際當中,那么訓練學生們的聽和說的能力就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環。
二、 利用符合情景的教學
情景教學是指在課堂上通過展示照片、擺放實物、播放影像、錄音等視覺或聽覺的方式來創設相對逼真的情景,這樣能夠使得學生們更好地進入課堂的語言環境之中,學生感受到情景的真實性,將學習到的內容與現實聯系起來,非常有助于學生加強英語方面的記憶。另外,教師也要注重學生的英語練習,將學生投入到一個使用英語的環境中,這種情境對學生學習非常有利,能夠使學生無拘束地運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表達,他們的口語必然會得到有效的鍛煉。畢竟學生的英語語感培養了之后,學生的語法學習才會更加快速。學生們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提升聽說能力的情景訓練,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 運用直觀的表達
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英語授課時,通過運用一些圖片或者視頻來向學生講解單詞、語法,使得課堂上教師所講的英語更加形象生動,更加直觀。很多的英語單詞與學生的聯系不大,或者說學生不能夠了解一些單詞所表達的意思,而教師的解釋也并不能夠讓學生理解,這樣學生可能會對英語產生厭煩,最后可能會導致厭學。所以教師要采取一些應對策略,比如在講解一些單詞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能對自己學習的單詞有個直觀的認識。像wander,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漫步的圖片,不僅加深了學生們的記憶,還能夠吸引學生們的興趣。當然高中英文單詞多,所以教師要結合單元內容,將其中涉及的單詞用圖片表示出來,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這些單詞。恰當地運用實物去“翻譯”英語,可以使得課堂上教師教授的英語更加直觀。這樣教師也就不用大費周章地去舉很多相關的例子來讓學生理解單詞的意思。這種直觀的方法能讓學生更高效地理解單詞意義、用法,記憶深刻。
四、 培養學習的興趣
學習一門語言,智力和興趣都非常的重要,甚至有研究表明,對于學生來說,興趣對于學業上能否成功的影響遠比智力對于學業能否成功的影響要更大。由此可以知道,興趣對于學生們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學習英語口語更是如此,學生們能否對英語口語感興趣已經是教師們不得不考慮的事情了。對英語不感興趣甚至對英語厭煩的學生,哪怕短時間內通過死記硬背將英語學好,也終究會感到難以堅持,往往就是半途而廢,成績下滑;而對英語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就會更愿意主動地學習英語,在課堂上也會主動地使用口語發言,在不斷的練習中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逐漸達到可以使用英語口語流利地表達自己想法的地步,英語水平也會隨著時間穩步提升。而在教學中,教師們可以盡可能地在課堂中創造出愉悅的學習氛圍,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在講述句型、詞組時,可以舉幾個有趣的例子,也可以通過圖片、影視資料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比如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這一課,教師可以向同學們播放各地的慶祝影像資料,在吸引學生注意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 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的成就感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由此可以得到啟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地讓學生品嘗到學習中獲得的成就感。比如,可以在每單元的學習結束后都進行一場單詞記憶比賽,對于比賽中獲得前五名的學生給予適當獎勵和贊揚。適當的贊揚和獎勵能夠讓學生們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相比于批評和責罰而言更能讓學生們產生學習動機。同時教師也應該給與那些排名靠后的學生足夠的關注和鼓勵,適時地給予排名靠后的學生成功的體驗,比如高中英文課上提問學生單詞,教師根據學生的程度使每個同學的單詞難度不同,提問學習好的學生一些像in memory of、play a trick on等這樣的短語,提問程度差的學生一些像gain、poet等簡單的單詞。這樣學生只要在學習上努力一下就能夠完成這些提問,能夠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從而讓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提升。
六、 讓學生得到多方面的訓練
在以往的教學方法中,往往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得口干舌燥,而學生們只能在臺下一味地記筆記。哪怕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再多,而學生吸收到的卻是只有很少,效果不佳。而在新課改之后,可以這樣教學,以必修英語第三冊Unit3中的課文舉例:第一步:讓學生看著教材聽一遍錄音,然后合上教材再說兩遍,以此來訓練學生們的聽說能力。第二步:讓學生翻譯文章,學生提出問題,比如一些語法知識,句子It is Henry Adams,an American businessman,who is lost in London and does not know what he should do.中who的用法以及who引導的從句。第三步:讓學生分組讀文章,每組都要由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人來朗讀。通過這幾步充分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要多運用一些其他的方式來刺激學生的學習,畢竟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厭倦了以往的教學方式。通過其他方式刺激學生學習不僅帶動了學生的學習動力,還能夠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七、 結束語
在新教法中,學生的學習才是課堂中教學的主體,當然教師的指導還是很必要的,但是要少而精。在課堂之上,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將會相對減少,而學生的“學”將會相對增多。而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展開學習活動,而學生們也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其中,在探究之中得到啟發,在合作之中學到知識。
參考文獻:
[1]徐正玲.淺談高中英語教學新方法[J].讀與寫:上,下旬,2013(12).
[2]項書漣.淺談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J].英語廣場,2013(10):133-135.
[3]黃廣麗.淺談高中英語教學方法[J].新課程(中),2013(6):33.
作者簡介:
吳元平,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