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庭庭 邵悅 邵淑麗
摘 要: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心智發(fā)育尚未完全,所以在初中生物學中仍存在著許多“死記硬背”的現象,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以提高課堂效率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細胞的生活一節(jié)為例,運用概念教學闡明初中生物學生命觀念的形成。
關鍵詞:生命觀念;概念教學;初中生物;課堂教學
一、 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 概念教學
概念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之一,是以改正、補充、完善學生的前概念,構建正確的認知為目的,旨在為學生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概念教學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并以學生的初步認知來設計教學,幫助學生構建概念。其方法有教師直接給出概念和通過具體生物學現象,利用實例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概念。具體方法要依據課堂教學內容而定。
(二) 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作為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因為其獨具生物學學科特點,因此也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標志。它是指對人們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及相互關系進行解釋后的抽象,是經過實證后的觀點或想法,有助于理解或解釋較大范圍的相關事件或現象。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在生物學概念性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如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穩(wěn)態(tài)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等,并能夠用生命觀念認識生命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進而體現生命科學中的科學世界觀。
二、 培養(yǎng)學生生命觀念的重要性
在初中階段生物學有著“副科”或者“小科”之稱,甚至很多學生把生物學課堂當成了自習課,據調查大多數的學校也是把生物課節(jié)安排在學生易困、易餓的時間段。這使初中生物教師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初一生物學的內容是比較重要的,教師一方面要注重抓基礎,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尤其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生命觀念的形成,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教給學生“怎么學”的傳授者,旨在傳授給學生會運用生命觀念解決類似問題的能力。
三、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采用概念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
常用的概念教學法有學生自主學習教材找出概念,教師在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通過具體生物學現象,利用實例聯(lián)系生活實際形成正確概念
(一) 教材分析
在本節(jié)前三節(jié)內容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以及各個結構的作用,認識到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這為本節(jié)細胞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生物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進而導入新課。
(二) 應用概念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
1. 學生自主學習教材找出概念,教師在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在導入部分教師引入本節(jié)內容的第一個教學目標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進而通過學生自主導讀教材找出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幾類?學生很輕易地就能回答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機物,一類是無機物。由于初一的學生認知有限,教師可通過二者的概念進行對比,并結合教材的例子燒一粒玉米種子,其中燒掉的是有機物,剩下的灰燼便是無機鹽。使學生對于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概念有個感性的認識。進而設置疑問,“有機物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學生能夠輕易回答出“是為了給動物吃。”教師進一步追問“動物吃完以后會有哪些變化呢?”進而使學生了解到有機物的存在是為生物體提供能量。從而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物質與能量觀的生命觀念。接著教師進一步遞進教學內容,這些有機物是怎么進入細胞的呢?在前面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初步了解細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質進出。讓學生繼續(xù)導讀教材解釋細胞膜是如何體現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呢?進而為學生滲透結構與功能觀的生命觀念。
2. 通過具體生物學現象,利用實例聯(lián)系生活實際形成正確概念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線粒體和葉綠體,這是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教師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首先讓學生明確能量的存在形式,并要了解能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對于初中生而言比較抽象,因此教師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開燈或者燃燒蠟燭為例,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強化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并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一輛車能夠行駛需要具備哪些條件?這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為后面要講解能量轉換器打下基礎。進而告訴學生一輛車能夠行駛應具備兩個條件:汽油和發(fā)動機。教師繼續(xù)設問,如果把細胞比作汽車,那什么相當于細胞的“汽油”和“發(fā)動機”呢?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把一個難理解的概念簡單化、具體化。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形成物質與能量觀的生命觀念。在上述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細胞內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非常復雜但有序,發(fā)揮調控作用的是什么結構呢?根據教材小羊多利的實例幫助學生理解,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進而培養(yǎng)學生結構與功能觀的生命觀念。
四、 教學反思
本節(jié)內容的名詞較多,對于零化學基礎的初一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在學生對生物學保持原有的興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以生命觀念為主旨的概念教學對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課堂上教師采用培養(yǎng)生命觀念的概念教學培養(yǎng)生命觀念不僅需要與生物教學緊密結合,還需要關注學生的相關前概念狀況,幫助學生“舍棄事物次要的、非本質的特性,把握事物本質”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生命觀念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概念教學的方法,再加上藝術地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喬改秀.初中生物學教學中培養(yǎng)生命觀念的應用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2]李炎,張隆博.初中生物學科生命觀念的內涵及教學策略[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32(4):49-50.
作者簡介:
任庭庭,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齊齊哈爾大學;
邵悅,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邵淑麗,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齊齊哈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