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問題探索教學法是在小學數學變革過程中研究出的一種教學手段,現已成為教育領域中的焦點課題。把其融入數學課堂創新教育中,不但能提高學生創新精神與自主學習水平,還有利于其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本文主要圍繞我國小學數學課堂實施創新教育現狀展開分析,并提供合理化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問題探索;小學數學;創新教育
一、 引言
課堂教學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必須要加強師生互動,共同分析與研究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中利用率極高的教學手段,教師的合理發問有利于學生主動思考,在此回答過程中能了解其思維進程,進而方便教學進度的控制。問題探索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優勢越來越突出,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以保證教學質量。
二、 我國小學數學課堂實施創新教育現狀分析
如今,我國教育領域廣泛推行創新教育,人們漸漸意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認識的重要性,一定要從娃娃抓起。小學學習的數學知識是最簡單的、最基本的知識,從知識層面來看沒有創新的可能。培養學生創新認識要從教育觀層面上展開變革,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不斷完善教材與教學方法,以讓學生自主發現,自主學習為目標重新制定教法與教材。這樣一來,才能為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數學是科學發展的基石,對人類思維模式的開發與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有效提高小學生創新認識,結合數學實踐性與綜合性強的特征,把問題探索教學法引進課堂教學之中,其主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對一些數學問題的自主研究和處理,不斷開發其數學發散思維與邏輯思維,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與創新認識。此種教學方法具有三大優勢:一是學生對親自發現的知識內容記憶格外深刻;二是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有效激發學生創造性。
就問題探索教學法而言,廣大教師都持支持態度,很多教師還展開了一些嘗試。但系統化的問題探索法出現率并不高。主要是因為缺少完善的教材全面落實問題探索精神,很多教材依然被應試教育所影響。有的教材雖然有所改變,但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教材是教學任務和目標實現的必備要素,此要素一定要雄厚。另外,復習過程中怎樣展開問題探索,此方面的探究較少,大部分教師只能做到在新課中使用問題探索教學法,在上復習課時依然采用題海戰術這些老手段。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不可急于求成,必須要持續性的、長期的使用問題探索式教學方法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三、 在小學課堂創新教育中引進問題探索教學法的有效對策
(一) 找到問題突破口,讓思維具有聯想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找到問題的突破口,通過合理的提問與及時追問,讓學生陷入思考,提高其處理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講解《倍的認識》相關知識時,給出這樣一種信息:李雷有3只圓珠筆,韓梅梅有6只圓珠筆,小白有12只圓珠筆,小張有23只圓珠筆,小李有28只圓珠筆,小軍有47只圓珠筆,小王有48只圓珠筆。從他們擁有的圓珠筆數量上能知道哪些信息。教師給出的問題是學生了解倍數的重點所在。學生經過探討,找到了倍數的關系。此時教師可及時追問:你們能讓所有人擁有的圓珠筆數量是一種倍數關系么?此問題能充分開動學生腦筋,讓其對信息進行補充。如小軍把圓珠筆給小王一支,小軍的筆數量將是小張的兩倍。師生挑選一些信息展開分析探究后,獲得數量間的倍數關系。因此說,合理的發問與及時的追問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二) 有針對性的發問,指導學生剖析各個知識間的聯系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其知識學習能力與接受水平考慮。了解學生的認知出發點,全面洞察學生學習狀態,讓學生思維時刻伴隨著教師的思路展開思考。
比如:在講解《圓錐和圓柱》相關知識時,教師可采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清楚圓錐與圓柱有哪些差別:請同學們將放在斜坡上的圓錐體與圓柱體推下去,會發現什么。學生試驗過后得出:后者滾得快,前者滾得慢很吃力的結論。這時,教師要是講解二者的特征,學生會加深記憶,充分開發其思維,從而提升教學效率。傳授完最基礎的知識之后,還可繼續追問: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圓錐體在斜坡上順利翻滾,在現實生活中大家能找出解決的方法嗎?經過此種提問,教師把學生思維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真正實現學以致用,進而指引學生主動去研究、去探索,讓其在現實生活中搜尋處理問題的辦法。
(三) 激勵學生勇于提問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親自為學生示范從自己不清楚、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找出問題,讓其意識到多說幾個為什么,怎樣做,便能發現問題無處不在,挖掘與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碰見模棱兩可的問題提問,發表自己解決問題的獨特想法。
比如在處理相遇行程類型題時,教師可這樣提問:剛剛大家共同復習了行程問題中關于一個物體在運動的過程中,路程、速度以及時間三者是何種關系。問題一拋出,能引導學生從自己不清楚、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找出問題。有的學生說道:通過一個物體運動我聯想到了兩個物體同時運動,那么此時路程、速度、時間三者是哪種關系呢?此時,教師要肯定學生的提問,激勵其他學生勇于質疑,把學習中所有有價值的問題都挖掘出來。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創新教育離不開問題探索教學法的支持,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可從尋找問題突破口、有針對性的發問、激勵學生勇于提問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再飛.“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路徑探索[J].學周刊,2018(35):56-57.
[2]任學紅.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1):160.
作者簡介:
沈飄淵,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