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職學校中,學前教育這一專業最主要的目標是培養基礎教育的教學型人才,對社會進行輸送,保證社會的基礎教育,促進幼兒的發展,其中,舞蹈創編這門課程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使得學生在將來教導幼兒時能夠熟練地進行舞蹈創編,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本文就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教學模式的實踐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創編;創編能力
一、 引言
在幼兒時期,舞蹈教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幼兒大多喜歡舞蹈,認為舞蹈是在玩游戲,舞蹈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能夠鍛煉幼兒的身體協調性,讓幼兒能夠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在教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時,中職教師理應提起相應的重視,探索培養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方法,為學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二、 打好舞蹈基礎,在基礎上進行創編
幼兒與成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因此幼兒舞蹈教學也與專業的舞蹈教學有著一定的差異,學生在進行舞蹈創編時更是要盡力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創編一些符合幼兒審美的舞蹈,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對舞蹈提起興趣,這就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礎,能夠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舞蹈創編,然而,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學習水平較低,舞蹈基礎也沒有打好,在進行舞蹈創編時往往非常吃力,難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與審美要求等進行創編,影響學生自身的發展。作為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基礎,讓學生在一定的基礎之上進行舞蹈創編。例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制訂一個短期的學習計劃,使得學生能夠有一個較為清晰的學習目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向著學習目標努力奮斗,同時在課堂上減少各種現代舞蹈的教學時間,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壓腿、壓肩、劈腿等舞蹈的基礎動作之上,在教導學生基礎動作時滲透舞蹈創編的相關知識,逐步提高學生的舞蹈基礎,引發學生對于舞蹈創編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一定的基礎之上主動探究學習舞蹈的創編,促進學生自身舞蹈創編能力的提高。
三、 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學前教育舞蹈創編與成人的舞蹈創編有著一定的相同,那就是都需要擁有開闊的視野以及創新大膽的思維,敢于打破傳統,向固定的舞蹈說不,這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創新思維有著一定的要求,在實際舞蹈創編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學生受到固定舞蹈動作的影響,思維被局限在一個固定的區域,難以將舞蹈創編進行到底,最終對學生自身舞蹈創編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影響學生自身的學習質量。開闊學生的視野能夠打破學生思維的限制,讓學生在進行舞蹈創編時能夠想得更多、更遠,這樣,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自然會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注意開闊學生的視野。例如,我國地域遼闊,擁有56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國家,并且許多民族都有著獨屬于自己民族的歌曲與舞蹈,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搜集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與舞蹈,讓學生嘗試去學習傣族舞、朝鮮族舞蹈,用豐富的舞蹈形式來幫助學生積累舞蹈的素材,開闊學生的視野,打破學生思維的限制,使得學生能夠在進行舞蹈創編題材的選擇時更加游刃有余,更好地進行舞蹈創編。教師也可以充分運用好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搜集優秀的舞蹈素材,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引導學生觀察尋找優秀舞蹈素材的特點,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用舞蹈來表現美,促進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提高與創新思維的發展。
四、 做好創編練習,提高學生運用能力
在完成舞蹈創編相關知識的學習之后,學生也要對知識進行“消化”,以便更好地掌握與理解知識,促進自身舞蹈創編能力的提高,然而,在過去的舞蹈創編教學之中,教師對于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視大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沒有給學生充足的創編實踐空間,學生缺乏舞蹈創編的練習,無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舞蹈創編能力自然遲遲得不到提高。作為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實踐,做好舞蹈創編的練習,逐步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例如,舞蹈創編包括題材的選擇、主題的確定、音樂的選擇、舞蹈動作的設計等,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先為學生確定好音樂,選擇較為歡快明朗的音樂《方向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讓學生在所選音樂的基礎上進行表現形式的選擇,進行舞蹈的創編,歡快明朗的曲子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創編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練習之中,在學生熟悉較低難度的舞蹈創編之后,教師可以逐步加大難度,讓學生嘗試自己選擇音樂去進行舞蹈的創編,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性,在實踐練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促進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提高。
五、 結語
對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舞蹈創編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是基本能力之一,作為教師,應當重視起對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幫助學生打好舞蹈的基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實踐中完成舞蹈的創編,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麗.論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
作者簡介:
馬冠卿,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寧夏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