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差異教學是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個性的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然而差異不僅僅存在于學生之間,班與班之間也有所不同。在中職電工電子的教學中如何正確把握不同班級之間的異同從而展開相對應的教學模式,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差異教學;中職電工電子;班級差異;實踐研究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差異不僅存在于學生個體之間,班與班之間往往也有著天差地別。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告訴我們世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個體,那么由這些個體組成的集體又怎么可能相同呢?
本人這學期同時擔任單招1622班和電子1601的電子理論教學。下面主要針對《電子線路》中同一個課題分別在兩個不同的班級如何展開教學作出說明。
一、 電子1601班級“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的教學模式
學情分析:電子1601是單招班分流下來的班級,總體學生學習能力比單招1622要差些,但又比平行班級電子1602好得多。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大致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基礎組,這一組學生基礎較差,只會死記硬背,只能基本完成教學任務;第二層成長組,這一組的學生基礎相對扎實一些,能理解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但不會靈活運用;第三層拓展組,這一組的學生基礎扎實,有自己的見解,但和單招班相比沒有那么拔尖。該班共有25名學生,按照層次分成五個小組,人數各五名。每組內包含基礎組、成長組、拓展組成員,并由拓展組成員擔任組長。
課前活動:1. 復習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方法和步驟;2. 完成學案相關的課前練習(基礎組、成長組、拓展組成員的作業有所不同)。
教學過程:(一) 作品展示。挑選某小組上交的作品“課堂表決器亮相川大課堂”視頻,了解表決器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引發學生思考并體驗平臺上投票環節,激發學生興趣,將學生引入情境性學習當中;(二) 創設情境。通過播放“中國達人秀”表決片段,讓學生思考晉級規則,將學生引入情境性學習當中;(三) 確定任務。通過播放朝陽舞蹈培訓中心的委托視頻引出本節課的任務——三人表決器電路的設計與制作;(四) 任務分析。根據委托要求,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并分析題意,設輸入輸出;(五) 任務實施。從列出真值表→寫出函數表達式→化簡并化成要求格式→畫出邏輯圖→仿真實驗→實物演示→情景模擬七個步驟展開,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以組織、指導、點撥為主。五個小組展開PK,一方面要完成數字平臺上的理論題,一方面要完成Multisim的仿真實驗,最后操作數電試驗箱進行通電演示;(六) 任務擴展。對三人表決器電路設計的要求稍作改動,變成三人多數表決器,根據設計步驟一步步進行,學生通過平臺進行檢測。通過兩種表決器的比較與設計加深對組合邏輯電路設計步驟的理解;(七) 評價總結。通過平臺上的成績統計選出最佳小組,最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八) 任務延伸。1. 為中國好聲音設計一款四人表決器,2. 通過掃描二維碼預習13.1集成觸發器的基本形式,完成導學案。
二、 單招1622班級“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的教學模式
學情分析:該班兩極分化嚴重。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尤其是幾個男生,各方面能力都較強,主動意識強,理解能力好,有想法、敢表達,會舉一反三。該班為單招班電子專業學生,共有13名學生,按照層次分成三個小組,人數分別為4、4、3。每組內包含基礎組、成長組、拓展組成員,并由拓展組成員擔任組長。
課前活動:1. 復習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方法和步驟;2. 完成學案相關的課前練習(基礎組、成長組、拓展組成員的作業有所不同,同時和電子1601又有所區別)。
教學過程:(一) 課前檢測。試卷小測驗(三個層次題目有所變化)。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不同,讓每個層次的學生做不同難度的題目;(二) 探究實踐。以一道典型高考題為例,讓學生熟悉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步驟。三個小組所有成員先獨立完成該題,若小組成員有問題,可由小組組長負責解惑。組長完成后舉手示意由教師檢查批閱,若有錯誤及時指出,同時完成組長的評價,剩下的組員題目由組長負責批閱,同時組長要完成組員的評價。挑選一組具有代表性的小組成員(成長組成員),上臺投影演示解題過程,并總結設計步驟及其要注意的地方,若有問題,其他小組的同學可做相應補充和指正;(三) 鞏固提高。此環節可設置不同難度等級的若干題目,可由學生自由選擇(難度等級從低到高為A、B、C)。以基礎組成員為例,可結合自身情況放棄過于難的題目,先從A做起,而拓展組的成員在A、B有把握做對的情況下,可直接挑戰C等級題目。同樣,拓展組同學在完成題目后,由教師批閱并打分評價。之后就由拓展組成員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指導基礎組和成長組的同學并完成打分評價。針對課堂的完成情況,覺得有必要講解或者強調的地方由教師單獨全面指出。(四) 評價總結。在前面的教學環節中與拓展組同學共同完成評價表,由教師最后強調注意點及其易錯點,由學生代表完成本節課的總結發言;(五) 作業布置。1. 個人作業:完成學案各小組對應的鞏固作業和預習作業,2. 小組作業:以小組為單位,收集三道典型的易錯的例題(三個難度等級各一題),由組長負責匯總,下次課可三組同學交換做題分享并評選出“最佳錯題”。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作業任務既有適應自身情況的題目,又有小組合作任務,由組內不同層次的同學共同承擔,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人都盡其所能。
三、 分析與比較
由于兩個班級的性質與定位本身就不一樣,單招1622是為了參加高考,沖刺本科,而電子1601為分流班,最后只需要參加學測考試,應該說所學的知識點難易程度以及側重點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單招1622的組合邏輯電路設計的課堂上,筆者以學生為主,以練為主,題目的選擇上都是歷年的高考題或者一模二模題目,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差異,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在不同組的同學選取不同難度的題目,利用拓展組同學的優勢同時可以指導幫助基礎組合成長組對的同學。整堂課采取講練結合的模式,教師只起到輔助、點撥和糾正的作用。課堂效率較高,達成度也較好。
在電子1601的組合邏輯電路設計的課堂上,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加入了實踐環節,同時大量引入該知識點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的興趣明顯提高,積極性好。設計題目以基礎為主,鞏固環節適當提升難度。另外通過動手操作更好地理解了三人表決器的設計及其應用。
通過這種調整,使不同班級的多數學生得到合乎自己特點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張穎.班級差異與個性化教學設計[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2(8).
[2]華國棟.實施差異教學 促進有效學習[J].中國科學社會報,2011(5).
作者簡介:
楊斐斐,江蘇省宜興市,江蘇省陶都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