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是根據學校的自身情況和資源優勢,提高教學質量。近年來,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教研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也是大部分教育工作者不斷肯定的事情。但是,要把校本教研真正落實到小學校園教育工作當中,其中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對小學信息技術校本教研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給予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發展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國家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不斷創新。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要求,這也符合國家對有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與此同時,信息技術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小學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和思維能力的轉化。
一、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現狀
對于學生的學習,他們的年紀很難讓他們結合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導致他們的課堂積極性不高,逐步造成對信息技術學習失去興趣。教師在教學中缺乏實質創造性,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計算機的理論知識,教師只是填鴨式的教學,對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沒有準確的把握。許多學生潛意識認為信息技術只是一種簡單的計算機操作,他們有資格完成老師指派的任務。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師授課的過程就已經分散。實際的動手實踐任務中,學生對老師指派的任務感到困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計算機教室是一個特殊的課堂,它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點,即學生對網絡的渴望。在課堂上,學生往往利用教師對私人網絡游戲的無知,不管老師指派的學習任務,只關注自己的游戲。這個問題就像流感一樣,會影響他們周圍的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學生,導致其他學生不愿接受任務,愿意冒被老師批評的風險。
二、 小學信息技術校本教研開展對策
(一) 完善校本教研保障機制
校長是負責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應成立校研小組成員,明確小組每個人的職責和任務。校研小組的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從而構成了上下級的協調與和諧校本教研小組。為了培養教師成為研究型教師,學校應根據自身需求制定了一套校本教研制度。我們應該根據學校教育和發展規劃的目標來設計校本教研項目。在完善制度建設的過程中,學校要結合自身的發展和教學需求制定合適、具體的校本教研方案,讓學生和教師能夠盡其用,學其識。校本教研系統要結合實際不能脫綱夸大,沒有實際的應用價值和可操作性。為了保持校本教研制度的生命力,要關注實際的發展需要,及時更新和調整校本教研制度,以適應學校發展的動態變化。
(二) 調動教師團隊活躍性
教師才是校本教研究工作的重點,這是為教師創造機會,讓每個教師都能直接參與和體驗教學和研究活動。教師教學能力得到提高,學校的教學氛圍也十分濃厚。但當中也有一些問題,如學校活動機制尚未完全形成,學校教師內部交流少,時間短,學校考試的管理還需要進一步討論。當信息技術教師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時,我們應該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定期培訓。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鼓勵教師使年輕教師快速成長為有稱職的教師,而具有一定能力的教師自己成長為專業教師,專業教師成長為研究型教師,使每個教師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學習和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教師對于自身的校本任務應當獨自完成,有自己的見解和解讀。結合教師或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找到相關的書籍和材料,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收集相關的信息和資源。在集體交流之前,學科團隊中的每個教師都必須獨立地提出自己的任務計劃或教學設計。
(三) 集中培訓,專業引領
目前,許多學校都有課程整合的物質條件。不管是什么學科,他們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堂上授課。暑假期間,學校可以組織所有教師進行為期一周的信息技術學校培訓。培訓的內容可以包括Windows/Office/Word/Excel等常用的電腦技術軟件,讓教師能夠更加熟悉,制作課件和表格等的時候也更加得心應手。在我校教師校本培訓過程中,邀請校外專家對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行講解。在研究活動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還邀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參與這一環節的實施過程。邀請專家從專業角度為校本培訓活動提供專業指導。
(四) 校本教研的拓展
傳統的教學科研是以教學為核心的教學科研,經驗總結是教學科研的重要內容。然而,在現實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課程與教學密不可分。教學科研活動過于注重課堂教學,而輕視課程開發與實施等其他多角度的問題。校本教研要發揮就是要把學校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把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考慮進行。因此,校本教研要不斷擴充教研內容,關注真實的發展需求。另外,傳統的校本教學研究注重教學和經驗總結,往往忽略理論和實證數據的論證。教師對自身的經驗都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很多并不適合全面推廣應用。如果停留在經驗層面上,就注定很難實現質的改進。為了保證經驗的可靠性,有必要補充理論解釋和數據描述。
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提高教學質量。校本教研應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創造出獨特、有針對性、能突出自身資源優勢的教研活動。教師必須重視小學信息技術,搞好校本教研,切實考慮學生的發展,在提高學生知識和素質的基礎上促進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齊國勝.高校校本教研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西藏教育,2018(1):38-40.
[2]龍方.校本教研應走心接地氣[J].寧夏教育,2016(6):49-50.
[3]李麗娟.以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J].甘肅教育,2017(17):22-23.
[4]李偉.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策略探討——關于校本教研模式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6):168.
[5]王曉芳.校本教研的現狀、困境與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7(28):33-36.
作者簡介:
陳玉麗,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佛曇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