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企業從內部結構到外部環境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作為市場經濟重要構成部分,企業的穩定對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成本控制是企業內部結構優化的關鍵內容,需給予高度的重視。本文主要介紹企業成本控制內涵,分析了現行成本控制存在問題,提出了治理措施。
關鍵詞:企業;成本控制;現狀;治理路徑
伴隨經濟市場的迅速崛起,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經濟發展地位,經濟全球化同時也對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外部壓力,為了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需高度重視企業成本控制策略研究,保證企業最大限度地獲得經濟效益。
一、企業成本控制的定義與作用
1.成本控制的定義
成本控制主要以企業在某一時間段內制定的成本管理目標為基礎,財務人員運用既有權利,以業務活動當中正在形成的成本損耗為工作容,尋找成本支出影響因素,并給予有效的調控,保證企業成本損耗滿足于企業發展范圍內,進而實現企業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把控;利用科學的成本控制策略,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找出薄弱環節,對癥施治,給予有效的解決,實現減小企業成本,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
2.成本控制的作用
(1)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在市場競爭當中,有利的價格能提升企業競爭力優勢,價格的把控需從成本控制開始。企業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對策,不但能夠幫助企業購進物買價廉的原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制造成本,有可能降低企業市場投放價格,進而更好地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2)增強企業經營盈利能力
企業生產互動經濟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成本水平來體現,通過對企業各部門成本規劃狀況給予科學的檢查,對成本增加原因進行綜合的分析,以反映出企業不同部門經營活動具體狀況,對癥下藥,制定有效的降低成本策略,保證企業經營活動能夠有序進行。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夠保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開掘利潤源,不斷創新管理理念,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實現。
二、企業成本控制現狀分析
1.成本控制的管理意識相對淡薄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在成本控制方面常常存在輕事前、重事后,輕長遠、重短期,輕動態、重靜態,輕全局、重局部等問題,大部分的企業成本管理人員缺乏先進的理念,對企業發展企業戰略目標給予足夠的重視,往往過分重視眼前小利、短利,缺乏對成本控制的全面重視,導致成本控制的管理理念較薄弱,不利于企業穩定發展以及經濟效益的實現。
2.成本控制的管理方法有待提高
多數企業成本控制工作的開展大部分沿用著傳統的管理模式,如計劃成本法、標準成本法、目標成本法等,此類成本方法的長處主要集中于企業后期成本管控上,對于企業生產過程缺乏必要的指導價值,無法有效地促進企業市場發展,繼而導致偏離市場發展規律,消費群體層次降低。此外,在企業成本控制過程中主要以原料、勞動以及生產等成本進行控制,經常忽視供應商價格,導致差價增高,原材料大量消耗,為了有效地彌補資金的缺失,只能降低生產部門人員工資。以上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全面成本控制理念缺乏,導致產品研發、生產、檢驗、過程改進等管理缺失,無法真正地發揮成本控制作用,不利于企業的后續發展。
3.成本控制的財務內控體系需健全
當前,部分企業在成本控制過程中,缺乏對財務內控體系的重視,導致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制約成本控制工作開展。另外,在財務內部控制過程中,監管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混亂,無法發揮相互監督作用,導致成本管理工作無法有序進行,制約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
三、企業成本控制治理路徑
成本控制策略的正確將有效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態,主要采取的路徑為:
1.樹立戰略性成本控制理念
現階段經濟形勢變化快速,企業經營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適應形勢發展,需將各個環節給予統籌規劃,樹立戰略性成本管理目標,從而有效地提升成本管控效果。在控制過程中,需重視幾個方面:首先,企業需加強戰略成本控制理念的融入,確保所有人員能夠在戰略指引下行動,從而形成為一種企業文化,幫助企業人員融入企業運營當中;其次,從全局角度出發,與企業自身狀況相結合,制定科學的成本控制方案,在戰略發展目標下,保證企業成本控制所獲得的經濟效益與企業整體利益保持一致;最后,成本控制工作開展時,需對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給予實時分析,如競爭市場的改變、國家政策變動,依據相應的變化及時調整成本控制策略,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2.執行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
為了保證企業成本控制質量,需對內部控制體系進行完善。首先,制定硬性指標,對成本給予科學的把控。主要體現在:(1)建立健全成本管理體系。為了保證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應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對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與總結,為后續成本控制工作的開展奠定一定的經營基礎,保證后續工作更加細化,有效地降低不必要的環境所帶來的干擾,從事最大限度的提升成本管理工作質量。(2)加強成本核算環境管控。在此過程中,應針對部門類型制定相符合的成本核算方案,對所有部門日常活動以及性質給予科學的分類核心,保證部門成本管理的科學性。(3)健全指標考核機制。通過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對成本管理最終效果給予科學的判斷與評估,按不同部門經營特點、性質,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制定獎懲制度,為成本管控綜合化、全員會實現奠定一定的基礎。(4)設立專門的采購管理機構。明確采購職能以及日常工作內容,保證原料、設備采購做到貨比三家,選取質優價廉的供貨商,從而有效地節約企業成本。除此之外,還需完善成本相關制度,主要對各個部門、人員在從事企業活動當中所花費的成本與個人利益相掛鉤,制定獎懲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浪費狀況,增強成本管控實效性。
3.引入先進科學的管理方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企業成本管控,需對現行落后的成本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從而通過先進、科學的管理方法,如價值鏈分析、作業成本法、零庫存與準時生產、標準成本管理等。同時,企業需與自身經營狀況與管理需求想融合,將成本理論與企業業務結合起來,從而進一步完善成本管控體系。利用有效的統計與計算,多每一生產項目所需原材料、人工以及生產費用給予科學的管理,并將成本控制理念普及到全體員工當中,從而保證所有人員共同努力完成企業生產經營目標,同時更好地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促進企業穩定發展。
4.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
(1)構建崗位責任制,合理劃分各個部門之間的權責范圍,明確權責關系,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出納人員不能同時兼任審核,不同職位的人員要做好明細賬和總賬所對應的登記工作。(2)構建財產清查制度,企業要對財產物資定期進行清查,盤點物資實際數量,對庫存現金要進行及時清點,做到賬實相符,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3)構建財務檢查分析制度,企業要積極開展財務檢查工作,對于不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人員要進行嚴肅處罰,對于財務部門內部出現的問題,要進行深入分析,及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推動財務內控工作的高效運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為了促進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占優勢,必須加強成本控制措施研究。在此過程中,不僅需從企業自身成本上進行有效的提升,同時還須從管理的角度出發積極探索降低成本,發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實現的方法。本文主要對成本控制現狀入手,從樹立戰略性成本控制理念、執行指標內控制度、引入科學成本管理方法以及建立財務內控體系制定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治理措施,希望能為有成本控制需求的企業和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
參考文獻:
[1]梁媛.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分析[J].財會學習,2018(20):50-51.
[2]江國華.企業成本分析與控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7):121-122.
[3]李政.A企業研發成本控制案例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4]楊巖巖.企業成本管理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3):90-91.
[5]郝英俊.企業成本管理關鍵點探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8(18):27-28.
[6]葛永華.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案例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6):131-133.
作者簡介:張璐璐(1972.12- ),女,漢族,山東濰坊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濰坊分所,研究方向: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