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 劉寶運
摘 要:新舊動能轉換對城市文明交通提出更高要求,城市文明交通建設的既要著眼于城市交通的硬件建設,又要著眼于制度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軟環境提升。城市文明交通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軟法治理和公眾參與,軟法規范不論是國家政策還是社會政策,都應建立在國家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基礎之上,方能發揮軟法在治理城市文明交通方面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新舊動能轉換;文明交通;軟法治理
2018年1月,國務院批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接著,山東省政府下發《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文件,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建設隨即提到建設日程上,成為當前一項重要的基礎工程項目工作。
交通運輸的保障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但山東的交通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是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首要的要素短板。城市交通文明建設是交通保障能力建設的重要環節,如何有效提升城市文明交通建設水平是擺在作為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中心城市面前的一項重要的課題,通過軟法治理城市交通是引導提升城市文明交通的重要的手段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新舊動能轉換對城市文明交通的要求
新舊動能轉換要把以前主要依靠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舊動能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轉換為主要依靠技術、管理、知識等新動能推動經濟增長的模式。與智慧產業直接相關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的生產方式和生產要素將成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的重要動能。具體到城市文明交通來說,提高運輸效能,降低交通堵塞,減少交通事故,減輕環境污染等即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應然之意。
(一)新舊動能轉換要求不斷提升智能交通建設水平
新舊動能轉換要求城市交通建設管理中要融入物聯網、車輛網技術,實現對城市交通的高效、綜合控制,通過對路況數據的實時采集與分析,提高交通運營與管理效能,緩解城市交通擁堵。
當前中國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發展還比較緩慢,公共交通服務水平還比較低,是交通基礎設施供給中的軟肋。據據2017年度《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披露:擁堵趨勢加重城市前三名分別是佛山、珠海和長春,最擁堵城市前三名排名則是濟南、北京和哈爾濱。以濟南為例,濟南高峰時段擁堵延時指數超過2.0,這意味著在上下班時段,濟南城區駕駛人在路上花費的時間是正常情況下的2倍以上。有數據顯示:濟南市2017年有近2100小時擁堵,平均到每天的擁堵時間近6小時,是目前唯一全年擁堵時間超過2000小時的中國城市。
建立高水平的智能交通系統是改善城市交通環境的重要抓手,也是切實有效解決城市交通擁堵、促進城市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方法,更是適應新舊動能轉換城市交通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二)新舊動能轉換要求不斷提升城市交通文明建設水平
城市交通文明作為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既是城市文明程度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指標, 又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本內涵。
當前濟南市正多措并舉,著力提升城市交通文明建設水平。一是全民大力開展交通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倡導公眾參與文明交通志愿服務;二是利用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文明交通理念和文明交通知識;三是不斷充實路口管理力量,重點查處城市道路交通不文明現象。城市主要十字路口已經已基本形成了多方參與共治共管的良好文明交通格局的,但是不文明現象仍時有發生,城市交通文明建設水平距離新舊動能轉換要求和先進城市尚還有一定距離。
二、城市文明交通建設的主要路徑
城市交通文明是城市交通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綜合體。城市文明交通建設的提升自然也要著眼于城市交通的硬件建設和制度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軟環境提升。
(一)推動城市智能交通硬件建設
在交通硬件設施建設方面,需要緊緊抓住新舊動能轉換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城市智能交通硬件建設,進一步提高交通管理信息化管理與服務水平。
需要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建設工作,一是提高數據處理與應用水平,隨著大數據、算法和算力的不斷突破,掀起了AI浪潮,通過AI技術,可以從采集到的交通信息中提取更多的數據信息,例如車輛特征等數據,從而更好服務與交通管理與交通服務。數據的處理能力和應用水平是智能交通建設的重中之重。二是要加快自適系統交通信號的研發與應用,主要路口實現隨著區域交通流的變化而進行信號時間的自動控制和自動調解,進而大幅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通過數據變化不斷優化和調整路網設計引導人們出行。三是規范開展非現場執法工作。推進交通監控設備的建設規范,按照國家標準和公安部標準進行建設,實現對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的精確采集,提高非現場執法數據的采集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優化交通組織管理
通過精細化交通組織、構建區域微循環、設置潮汐車道,實施疏堵改造工程等舉措,進一步規范城市交通秩序,改善城市交通舒適度、安全性和通達性。
比如濟南市就按照“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道路資源寸土必爭”的交通組織目標和“時空互補、逆順互補”的交通優化理念,通過設置可變車道、主干道路實現綠波帶、規劃實施交通微循環等辦法,充分挖掘現有城市道路資源,千方百計提高城市道路通行率。
此外,在優化交通組織管理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保護慢行交通主體的通行權利。比如,濟南市在釣突泉南路、文化西路明湖路等多個路段施劃了彩色非機動車道,并在經十路和歷山路等路段的非機動車道入口處安裝隔離樁,起到阻止機動車隨意進入輔道,保障非機動車通行權利。
(三)推動城市文明交通制度規范建設
制度規范建設能有效保障并推動城市交通文明建設,法制化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必須大力倡導交通文明行為,抵制交通違法行為,為交通文明和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提供強有力支持。
制度規范建設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城市文明交通的硬法建設,二是城市文明交通的軟法建設。嚴格執行硬法,能有效威懾不文明交通行為,積極推行軟法,則能有效自覺提高文明交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