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鏡霖 歐美婭 江慧 丁璐 王小寧 李蕖
摘 要:十九大提出,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契機,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政治功能。高校作為新時期人才培養搖籃,在高校開展深入“兩學一做”的學習教育,有力實現高校黨建工作的領導任務,有利于指導黨員思想與時俱進;有利于用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思想;有利于促進實踐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職能,促進黨建工作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高校;兩學一做;學習常態
一、在高校中開展“兩學一做”工作的重要性
黨中央于2016年2月首次發布“兩學一做”通知。隨后在2019年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主要工作中也提到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由此可見“兩學一做”工作的重要性。實際上,這項工作的最大目的是對黨員進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在源頭上加強黨員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是夯實黨建工作的根基。高校黨員由于其高知識群體,高接收能力等特殊屬性,所以在高校中開展兩學一做工作應當有計劃、有針對性、有創新性。
二、“兩學一做”學習常態化創新思路
(一)嘗試利用新技術新辦法實現學習常態
團體輔導和教練技術是目前管理教育領域比較被認同和廣泛推崇的教育模式。團體輔導是指借用團體力量對個人進行的指導,可以幫助團體成員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團體輔導相較個體輔導來看,他是針對一個共同屬性的群體開展工作,這樣效率高,省時省力。同時引導成員之間討論交流,共同發現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支部為單位開展團輔活動,有效提高支部凝聚力以及黨員之間的協作能力。針對不同的黨員團體,根據團隊性質及屬性設計不同的團輔方案,實現團體輔導目標。而教練技術則是通過對團體或者個人進行外部的引導,由團體或者個人內部產生內生動力而引起的改變,相對于團體輔導工作來看,教練技術更深入細致的探討個體的變化。在高校黨員日常教育中利用教練技術,有效的提升黨員自我認知以及自我管理的功效。在實際工作中將兩種方式有效融合,結合高校自身特點,黨員接受度較高。能起到相輔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創新組織生活方式,夯實組織根基
黨支部不僅是社會基層單位中開展黨組織工作的基本單元,而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在黨組織工作中發揮著核心力量,起著連接群眾的核心、加強黨員思想教育的陣地、攻堅克難的堡壘的作用。目前高校組織生活方式單一,多是學習文件精神,座談會,討論等形式,對于現在學習接收渠道廣泛的黨員吸引力明顯不夠,不能完成實現教育效果。同時由于高校黨員的教師和學生的固定時間比較少,集中的組織生活時間不好統一。作為基層黨組織,應該合理安排組織生活,堅持黨組織生活制度,再始終堅持以學校黨委統一要求為不變方針的前提下,不斷創新組織生活形式,將黨組織生活與學習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采取知識問答、競賽、訪學、講座等多種形式黨組織生活方式,充分擴展黨組織生活的寬度和廣度。除此以外,將互聯網+黨組織學習的方式應用在黨組織生活中,例如:學習強國APP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除了理論學習和平時討論外,根據黨員同志的實際工作方向和領域,可以有針對性的采取一些實地考察,例如將科研研討項目、去其他黨組織學習交流等方式作為黨組織生活內容,可以有效的提高黨員實地操作能力,加強自身修養,同時向優秀的黨員和黨支部學習,以此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學生黨組織將參加學科競賽,參加學科前沿講座等活動納入組織生活活動內容,讓組織生活由“虛”變“實”,有更多豐富的內容。
(三)創新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作為黨組織建設的根基,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應當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特點,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從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幾方面同時下功夫。將支部建設結合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以及研究方向、學科發展特色,而不是傳統的以教研室為單位或者直接以院系為單位建立支部。有著相同學科背景的黨員集中在同一個組織內,更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將教師黨員的科研任務和教學服務等工作以及學生黨員的發展、評獎評優和支部工作考核充分結合形成效制度,為推動科研教學工作水平提高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大力推進“雙帶頭人”支部建設,更好地發揮教師黨支部在組織、教育和管理黨員、宣傳和引導師生凝聚力方面的主體作用,實現基層黨建和教學科研的雙重推進。這對于加強新形勢下高等院校教師黨支部建設,全面貫徹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具有重大意義。為了促進學校各項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為了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創新基層黨支部建設之路任重道遠。
三、促進高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發展路線探究
(一)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理論知識學習
習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開班儀式上講話強調,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思踐悟中牢記革命初心。在高校中扎實開展馬克思主義、時事政治等價值引領的精品思政課程,了解國家發展方向、政治格局以及國際形勢的發展等方面,以此全方位加強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引領作用。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兩學一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全國高校第二十六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報告精神為指導,努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與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增強理論知識學習,努力提升政治思想覺悟,提高政治立場站位。真正做到理論知識入腦入心,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有效結合,實現常態化的創新意識。
(二)利用網絡多媒體,實現學習常態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網絡新時代的來臨,提升黨員學習興趣是落實“兩學一做”學習實效的首要任務。通過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開展學習活動,探索出一條高校黨員自己的學習方式。線下堅持每月固定場所集中學習、組織黨建知識競賽、邀請老黨員進行黨史講解、專家解讀黨委的文件精神等。線上組織黨員下載“學習強國”APP,通過“文章學習”“視頻學習”模塊,黨員學習到黨建知識文章、歌曲、戲曲、電影、圖書等資料,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知識等學習內容。學習內容多樣化,供黨員隨時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分享”“發表觀點”“考試答題”等模塊環節加強黨員之間的學習研討交流,以及學習成果的檢驗。學習積分和排名也在黨員之間形成一個比學趕超幫的學習氛圍。APP由于安裝在手機端,可以隨時隨地查閱學習,實現學習常態化目標。
(三)加強制度管理機制,構建常態學習的長效機制
(1)認真梳理黨員管理制度,完善黨員發展流程,三會一課制度等,黨員在做到日常管理有章可循,懲罰分明,問題追責有理有據,全面提升制度標準化建設,構建“兩學一做”學習長效機制。
(2)健全黨員評優制度,引領黨員爭當先進模范。以表彰促發展,結合學校、學院年度考核評比制度評選優秀黨員,利用微博、微信等網絡媒體對其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報道,開展年度表彰活動以表彰其優良作風和高尚品德。充分發揮先進黨員示范表率作用,引領學校、學院黨員學先進,比先進。
參考文獻
[1] 程賽杰.推進高校兩學一做教育活動常態化的路徑探索[J].傳承,2016(12).
[2] 莊文舉.構建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J].新長征(黨建版).
[3] 趙新華.以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為目標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11(03).
[4] 馬振清.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J].前線,2016(4):16.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 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西南交通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校輔導員專項)(CJSFZ17-41)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楊鏡霖,女,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學工辦副主任;歐美婭,女,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輔導員;江慧,女,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輔導員;丁璐,女,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輔導員;王小寧,女,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輔導員;李蕖,女,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黨總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