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冠暉 陳元
摘 要:本文分析了化工行業實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義及新型學徒制在化工行業實施遇到的問題,并探討了化工行業落實新型學徒制的對策。
關鍵詞:化工行業 ?新型學徒制 ?思考 ?對策
課 題:本文系“廣西工業職業教育集團集團化辦學項目(2018JTHBX09)”的研究成果。
在人社部和財政部共同印發的《關于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方案》(簡稱《方案》)中提出,要求對企業技能型人才工作機制進行創新,對我國職業教育體系進行完善,對企業青年技能型人才加快培養。隨著政府的重視和倡導,各地區、各行業、各中高職院校紛紛參照《通知》和《方案》要求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積極探索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新途徑,從教學、培訓、管理、考核等方面對一些熱點行業進行實踐探索,希望能找出適合我國國情的企業新型學徒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為企業培養了優秀的技能型人才,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從試點行業來看,目前主要集中在數控機床、建筑施工、賓館酒店服務等行業,而有關化工行業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探索很少見到。下面本文從化工行業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義、遇到的問題及對策進行闡述。
化工行業是經濟發展的前提與基礎,化工行業發展的如何,直接影響到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可以說,化工行業是一個國家的支柱產業。化工行業生產社會所需要的石化、冶金、有色金屬、造紙與木材加工、食品、制糖、汽車等2500多種化工產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化工行業具有特殊的生產特點,化工生產過程中,部分物料易燃易爆、腐蝕性較強,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容易造成群死群傷事件。化工生產工藝比較復雜,要求比較高,普通工人不容易掌握;化工設備大型化,生產規模巨大,要求高度的連續性,某一工段出現故障對生產影響很大。化工行業屬于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發生事故導致企業的財產損失非常大。
由于化工行業是一個國家的支柱產業,對經濟發展影響巨大,并具有特殊的生產特點,對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要求比較高,傳統化工行業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技術人才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對職工的技能要求。而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具有一定的優勢,比如發揮了企業培訓的重要作用,整合了培訓的高效資源,提高了勞動者的職業技能,保障了勞動者的就業穩定性。因此,我國化工行業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顯得尤為必要,有利于推動行業、化工企業參與對人才的培養,有針對性地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也有利于對現代化工企業的用工就業制度進行完善,進一步對企業出現的招工難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對我國化工行業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由于我國各地區各行業發展不平衡,特別是化工行業近年來發展下行壓力增大,急需政府資金支持,而現行的政策只對熱點行業進行大力扶持,忽略了對化工等部分行業的支持,從而導致這些急需資金的重點行業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化工行業職工教育培訓的緊缺性、特殊性,需要在政府層面上增加經費支持力度,加大其培訓力度。另外,政府對化工行業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推廣不夠重視,導致宣傳不到位,部分中小型化工企業對這種新型學徒制的培養制度不太了解。而且對化工行業的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撥付也沒有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不同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存在經費發放標準一刀切,工作形式不規范等一系列問題。
化工行業在試點新型學徒制過程中,受到政府補貼資金的影響,《方案》明確指出,對企業的財政補貼“實行先支后補,按年度事后結算的辦法”,即按照培訓結束后通過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并獲得中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學員人數來發放財政補貼。這無形中給了企業巨大的成本壓力,如果學員因為種種原因考核不通過,直接導致該學員的培訓費收不回來,這種制度大大打擊了企業實行新型學徒制的積極性。另外,在進行企業調研的過程中,部分化工企業缺乏積極運行校企合作機制的動力,也不太認可企業新型學徒制,他們普遍認為,學校對人才的培養起關鍵作用,而企業沒有必要在人才培養上花更多的精力,這種錯誤的認識也導致化工企業實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注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這種形勢下,就算勉強與企業簽訂學徒制協議,企業也不會真正融入其中,對新型學徒制的實施也將應付了事,對學生的技能提高沒有絲毫作用。
很多化工類院校認為企業新型學徒制實施起來很簡單,無非就是相關院校與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由相關培訓機構對該企業的新員工或新轉崗員工進行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按照以往的培訓計劃進行培訓就行了。甚至有些院校認為只要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就是企業新型學徒制了,這是極其錯誤的認識。他們忽略了企業新型學徒制本身是要針對具體的企業制訂與企業生產實踐緊密相關的培訓計劃這一環節。企業新型學徒制需要編寫為企業量身定制的人才培養方案,設置專門的培訓課程。很多化工類學校的培訓內容與企業生產相脫節,其培養方式、課程設置都不能滿足新型學徒制的教學要求,學生無法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也就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
企校聯合運作新型學徒制時,企業培訓占主體地位,院校方面起輔助作用。化工企業師傅在生產一線是行家里手,動手操作能力強,但是理論知識講授相對薄弱,從而導致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全面,部分學生甚至看不懂化學方程式。院校化工專業教師雖然理論知識掌握得比較好,但是對企業員工缺乏了解,企業工作經驗不足,動手操作能力達不到企業的需求。在實際授課時,往往忽視對學生職業素養能力的培養,不能進行有效的工作指導,最終導致部分學生不會正確稱量藥品、不懂應用儀器檢測化學指標。學生在工作崗位實踐時,無法對已知的職業教育知識理論進行有效的遷移,甚至不懂如何有效地與別人溝通,不會處理好師徒關系。
目前,政府出臺了許多激勵企業發展的新政策,對經濟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建議針對化工企業制定優惠政策,將企業新型學徒制補貼經費向化工行業傾斜,優化財政資金管理辦法,解決化工行業的后顧之憂,真正為化工企業培養高質量的技能型人才,滿足化工行業對緊缺型、特殊型人才的需求。另外,加大對化工行業實施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對中小型化工企業進行宣傳,并在政策上激勵中小型化工企業,積極推進新型學徒制的實施,加快落實“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新型學徒制制度,提高企業與學校合作機制融合水平,促進校企合作機制的根本轉變。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不同撥付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在政策層面上將工作合理化,規范化。
企業新型學徒制對企業培訓方式、培訓時長、培訓專業等培訓標準做了相關規定,建立了一套與企業技能培訓實際需求相一致的方案措施。建議在化工企業廣泛開展調研,根據社會發展與企業實際需要,圍繞職業素養、專業基礎知識、動手操作能力、法律法規、安全生產規范等技能培訓中的相關要素,完善化工行業企業新型學徒制的相關方案措施。建議根據企業生產需要,因地制宜制定一些培訓補貼項目,通過完善企業職工內訓制度,擴大培訓補助范圍,合理利用培訓資金,共同打造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才培養平臺,發揮化工企業在新型學徒制中主體作用。為了更好地實行企業新型學徒制,中國十九冶集團(防城港)設備結構有限公司與廣西工業技師學院、攀枝花技師學院合作進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與此同時,廣西輕工技師學院與廣西貴港甘化集團有限公司、貴港糖業集團、廣西都安永鑫糖業有限公司聯合,廣西工業技師學院與欽州石化產業園、田東石化工業園、廣西汽車工業集團、廣西申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聯合,通過校企合作項目實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共同培養500名新型學徒,為廣西地區化工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通過化工行業企業新型學徒制項目建設,深入企業基層調研,以化工企業為主導,院校相互配合,明確培訓目標,按照培訓目標要求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編寫教學計劃,設置培訓課程。利用“車間+教室”的教學場所,將教學、演練、實戰相統一,推動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實施,建立工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化工企業與學校簽訂合作協議,合理分工,提供各自相應的教師隊伍,共同組建一支企業新型學徒制師資團隊。分工如下:學校教師負責教授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化工企業師傅作為領路人,負責培養學生職業崗位的動手操作能力;化工企業相關領導負責培訓學生做人的道理,提供學生的成長平臺。企校雙方鼎力合作,共同促使學生的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在一起。
綜上所述,化工行業實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具有重要意義,但也存在很多難題,需要政府積極引導,出臺相關政策,以化工企業為主導,院校相配合,構建一個多方聯動機制,將企業新型學徒制政策落到實處,共同推進化工行業經濟發展。
[1]楊小燕.新型學徒制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2(9).
[2]胡錦秀.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9(3).
(作者單位:廣西輕工技師學院,廣西工業職業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