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葛鶴翔 聶云龍 楊田田 尹萍
[提要] 從互聯網發明至今,尤其是近十年以來由其發展而興起的電子商務模式,打開了新的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型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在廣大農村地區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安徽省懷遠縣于2018年9月正式實現脫貧摘帽的目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對懷遠縣電子商務發展情況進行實證研究,希望為目前仍然處于電子商務發展困境中的其他貧困地區提供有效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電子商務;卡方檢驗;懷遠
基金項目:安徽財經大學2018年度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810378019);通訊作者:王玲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3月5日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近幾年來,互聯網高速發展,以強勢及不可阻擋的氣勢迅速占據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互聯網的衍生成果所包圍。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行業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商業格局也順勢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脫貧扶貧一直是我國的重中之重,新事物的出現伴隨著機遇和挑戰,如何利用互聯網推進扶貧脫貧也成為了各地政府和企業的關注重點。據調查,2018年8月,安徽省懷遠縣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貧困縣實現脫貧目標依賴的絕不僅僅是某些單一方面的因素,而是多種努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文將從懷遠縣電子商務發展的視角,深入探索懷遠縣如何利用這一技術手段助力脫貧,從而實現脫貧的目標,并提出可供電子商務從業者、組織者及領導者參考的建議。
(二)研究意義及方法
1、研究意義。自2015年,農村電商迅速興起,各地政府以及企業都在著手構建電商服務體系。然而由于城鄉二元結構的鴻溝、南北地區的發展狀況導致電商的發展極為不均。通過查閱往期文獻可知,個體發展明顯無法持續為電商發展續航,一個行之有效的服務體系才能催生電商的巨大潛力。據初步調查顯示,懷遠縣的電子商務模式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其搭建的公共服務體系較為完善有極大的價值可供其他地區參考。懷遠縣縣域內部分傳統商貿流通企業選擇與政府合作承辦了懷遠縣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其中最顯著的為淮商集團,其基于自身電子商務的發展在政府的扶持下,對平臺內的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引導、扶持和培訓等工作,極大地促進了懷遠縣電子商務整體的發展。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懷遠縣農村電商的發展現狀,為懷遠縣電子商務的發展做更為充分的準備,為當地政府扶持電商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議。
2、研究方法。本文首先查閱了國內外對于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的研究,總結分析出了電商發展需要的條件和電商所帶來的優點;其次,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和網站,整理歸納出當前我國在電子商務發展上所遇到的問題。在此基礎上,以成功脫貧的懷遠縣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的調研活動,在對訪談結果整理分析以及對搜集的問卷進行數據清洗及構建模型等工作后,筆者歸納總結了懷遠縣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模式,同時針對于我國處于電商發展瓶頸期的地區提供了針對性的建議。
二、文獻綜述與理論基礎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帶動農村電子商務全方位、多領域發展。這也代表著我國農村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開始邁入新征程,關于農村電商的研究,國外起步較早,針對不同階段的代表性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以及關于電商發展趨勢也有了相對成熟的結論;而國內學者主要集中于互聯網配套設施、電商發展環境、交易模式等幾個方面的研究。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內研究現狀。吳宏偉等(2008)深刻研究了國外的成功案例,認為政府主導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農村電商發展,對推動農產品流通以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有著顯著作用。楊燕(2015)在研究中也表示,缺乏政府引導的有效機制與穩定體系是阻礙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因素。而楊會全(2014)認為農村電商的發展不僅要依靠政府及政策的扶持,更依賴于農村的創新,農民及企業自身的創新是電商得以發展的重要動力。梁云等(2009)認為建立高效的農業信息網絡體系對我國農村電商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李偉(2014)在研究影響農村網絡發展滯后的原因時指出,農民對電子產品的操作技能及網絡知識普遍匱乏,且對互聯網缺少主觀需求。
2、國外研究現狀。20世紀末,國外的相關學者開始將目光轉向電子商務,近些年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大規模網絡交易為處于停滯期的傳統行業帶來了新的契機,國外學者對這一新的交易模式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調查與探索。2011年,Wilson(2011)研究得出電子商務的發展極為有利于現處于下滑期的傳統行業,由于大市場存在準入制度,傳統行業正慢慢被淘汰,而電子商務則可以利用其信息化的手段使得傳統行業在生產方式和市場空間獲得一定的發展。Poole(2011)則在自己的研究中細化了電子商務的作用,主要為電子商務便捷了信息的傳播與記錄,同時電子商務使得交易跨越了地域的限制。
(二)概念界定
1、電子商務。一般而言,農產品電子商務是把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通過網絡的手段往外部推銷,形成的農業與電子商務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農村電商不僅包括以上的定義內容還包括它的外延。其外延主要包含:農業信息的接受與傳遞、農業設施和生產資料的購買、農村農業基礎管理培訓、網絡銷售、運輸管道以及計算機應用計算和電商售后服務。狹義的農村電子商務主要包括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相關的電子信息技術、網上電子支付與農產品推銷的總和。
2、電商扶貧。電商扶貧指的是通過網絡扶貧開發,利用互聯網時代發展主流電子商務進行扶貧,屬于創新類的發展扶貧模式,提出新的扶貧理論并將之付諸實際應用。電子商務扶貧利用現代化網絡手段、科學的研究模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市場,做到實事求是的扶貧。
三、我國電商發展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