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康平
【摘 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中小企業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壯大,成為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但是由于中小企業本身存在著諸多限制因素,導致其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非常多的問題,成為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了完善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對策,期望本文的研究對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有所貢獻。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
一、引言
目前國內外學者達成共識: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企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是企業預防風險的“防火墻”。除了企業從自身的發展出發重視內部控制的建設以外,國家的相關機構也非常重視內部控制的實施,甚至在推行民主政治和反腐倡廉的過程中也提倡運用內部控制的思想與方法。2013年美國發布的COSO報告也加入了“反欺詐與反貪腐”這一條款。很明顯,內部控制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之一。
本文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了完善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對策,期望本文的研究對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有所貢獻。
二、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管理者和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足
我國眾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沒有真正理解內部控制這一概念,他們認為內部控制是脫離于企業正常生產和經營管理之外的,甚至有的領導者認為中小企業根本就沒必要實施內部控制。而且有的管理者在處理內部控制與企業生產經營和業務發展關系的時候,往往會認為如果內部控制過于詳細,會束縛本企業的發展和效益,錯誤地把內部控制與企業效益放在了對立面。
另外,由于我國的中小企業經營往往活動比較單一,經營規模小,人員的配置不可能像大企業那樣做到各司其職,這也會導致中小企業的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知程度較低。一些員工把內部控制簡單地理解為企業的一種規章制度,不理解全面內部控制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這也使得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難以真正落實。
(二)部分內部控制活動的設計不合理
企業內部控制活動主要包括:不相容的職務分離控制,預算控制和績效考核控制等。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諸多限制因素的影響,主要在以下方面的內部控制活動存在設計不合理的問題:
1.不相容職位沒有做到有效的分離
我國部分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較小,經營業務單一,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往往一個人身兼不相容的職務,例如銷售與收款為同一人,導致企業存在不相容職位未能有效分離的現象,這樣會使中小企業面臨著諸多的風險,可能會導致企業資產的流失。
2.不重視企業的預算管理
中小企業在日常的管理當中往往不注重進行預算控制,導致在經營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沒有進行有效的籌劃,缺乏對未來財務后果進行全面預測,更是無法針對以上的情況做出評價和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三)內部控制管理績效低下
中小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的時候,往往只有財務部門在實施,并沒有其他部門的參與。而內部控制的建設和實施需要中小企業各職能部門的共同參與,把企業視為一個大的整體,共同努力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而且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考核機制的不合理,使很多員工都沒有工作的積極性,而只重視自身業績的提升,很難發揮內部控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也導致其難以表現出正向的激勵作用。
(四)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
我國許多中小企業設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往往不能保證監督的獨立性,究其原因,其負責人往往由企業的管理者自身擔任,這樣就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使內部控制的審計部門形同虛設,難以發揮其監督的作用。且很多中小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往往直接由本企業的財務人員兼任,缺乏專業的審計意識,導致其業務素質整體較低,而且實際操作的能力也較弱,很難透徹的分析企業存在的問題。
三、解決中小企業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的對策
(一)重視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
我國中小企業想要充分的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就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內部控制在本企業的實施:
第一,企業的管理者是一個企業發展的舵手,所以必須要加強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讓管理者對企業內部控制有著理性的認識,清楚內部控制的建設和實施可以對企業發展帶來諸多有利影響。
第二,制定規范化的內部控制模式。中小企業應當以自身的企業發展狀況為出發點,制定契合本企業發展的內部控制流程,規范本企業的內部控制模式。應當發動企業所有員工都能參與到內部控制的管理和建設的工作當中,培養企業的團隊意識,促進企業建設規范化的內部控制。
(二)設計科學的內部控制活動
第一,堅決落實不相容職務分離這一原則,其核心的作用是內部的互相牽制。例如授權審批和執行的分離以及執行和審核的分離等等。
第二,企業要加強預算控制。及時分析企業的營運情況,發現與預算出現差異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問題,及時的查明和糾正,并進一步的完善本企業的預算體系。
最后,企業應當加強績效考核。科學的設計本企業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對各責任部門和員工進行定期的績效考核,實行獎優罰劣。
(三)增強內部控制的監督力度
內部的審計部門不僅是中小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具有著監督企業內部控制實施的作用。企業應當注重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注重對內部審計人員培訓,讓他們的整體素質能夠滿足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另外,中小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應當獨立于其他各職能部門之外,其業務范圍應該覆蓋企業各個環節,監督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
四、結論
內部控制是當今中小企業現代化管理的重要內容,是企業實施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目前已成為一門具有經濟性、技術性和實踐性的學科,能夠引導企業更好的發展。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要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適時地總結經驗和教訓,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現并及時解決問題,建立契合本企業發展的內部控制體系,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粟衛紅.中小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缺陷及完善研究[J].北方經貿, 2019(03):74-75.
[2]周祺.ERP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缺陷及其改進措施[J].經營與管理, 2018(03):101-103.
[3]梁曉春.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缺陷探究[J].會計師,2017(19):44-45.
[4]龔子臣.中小企業內控缺陷解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03):10-11.
[5]王健棟.中小企業內控缺陷的有效識別[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7(01):158-159.
[6]陳寶麗.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5.
[7]宋毅.對強化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02):146-147.
[8]蔡紹鑫.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4.
[9]彭鎮華.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現狀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3.
[10]高一華.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研究[J].中國商貿,2012(22):140-141.
[11]陳寶麗.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