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君 唐榮
【摘 要】本文通過數據及內容分析,從視頻質量、互動情況等角度對共青團中央B站賬號的運營現狀進行分析,從中歸納出其當前的傳播特點,在為其他主流政務媒體進駐二次元社區提供意見,并洞悉問題,幫助其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共青團中央;bilibili;傳播
一、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從2009至2018年,中國網民數量快速增長,十年復合增長率達8.9%。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國互聯網網民數量達83008萬,中國的人口紅利在互聯網領域尚未完全消化,盡管增速有所放緩,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有一定增長潛力。
而在互聯網浪潮的猛烈沖擊下,傳統媒體進入轉型關鍵時期,竭力進行新媒體傳播融合,在最新技術的加持下,其信息傳播的規模、速度、精確度都有了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官方宣傳類組織開發出獨具特色的“互聯網+政務”模式,共青團中央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7年1月2日,共青團中央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推送,正式進駐b站。根據B站公布的最新數據,其2018年第四季度月均活躍用戶達9280萬,同比增長29%,為共青團中央賬號的進駐提供了良好的受眾環境。
二、文獻研究綜述
近幾年來,我國關于共青團中央傳播特征研究的文獻數量較少,且大部分集中在微博等用戶基數較大、更偏重社交功能的平臺上,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關于政務微博人格化的研究,這些文章往往將共青團中央當做典型案例,總結政務微博的運營策略。如石小月在《政務微博的人格化傳播模式》一文中提到,共青團中央人格化傳播的精神內核是以人為本,在強調責任感和公信力的前提下做到積極發聲。二是從共青團中央的某一特定事件或者傳播內容切入,分析其在其中擔任的傳播角色。張勁、王小鯤的《共青團微博運用特征淺析--從王郁松現象說起》一文從傳播主體、內容等方面研究了共青團微博的輿論引導和意見領袖作用。三是直接對共青團中央的相關賬號傳播策略進行分析,張潔在《從@共青團中央看主流網紅的發展路徑》一文中提到,共青團中央依靠提高引導力,互動力和傳播力成為聚焦大量粉絲關注的主流媒體網紅。
綜上所述,對于共青團中央相關賬號的研究并不全面,角度過于單一,大部分都是直接從傳播內容切入,缺少客觀數據分析,且對于其擁有大量粉絲的B站賬號關注度不足。本次研究主要針對共青團中央的B站賬號,從具體數據分析和內容分析兩方面入手,以共青團中央發布的視頻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全面分析傳播策略的基礎上,以一種全面客觀的態度看待B站賬號的發展情況和傳播內容。
三、特點分析
(一)數據分析
截至2019年3月26日,共青團中央B站賬號累計投稿1867次,其中視頻稿件1608件,占比高達86.13%,因此本次研究將以其視頻稿件為主,通過爬蟲軟件抓取2018年及2019年全年全部投稿數據,其中包含稿件點贊數、收藏數等具體內容。
1.發展呈現頹勢,后力略顯不足。根據2018年4月上半月榜單數據,共青團中央粉絲數量剛剛超過100萬,在B站up主粉絲排行榜排名第九位。而根據2019年1月榜單,其排名已經下降到了全站第17。從視頻播放量來看,當前較難產生爆款,在817條視頻數據中,播放量排名前10 的有8條為2017年投遞,2019年和2018年僅各占一條。在這10條視頻中,前5名均為2017年投遞,且4條內容涉及國防安全,屬于能夠較好激發民族自豪感的內容。當前共青團中央的投稿依然不乏此類內容,其播放量在稿件中依然高于平均水平,但很難制造2017年一樣的爆款,可能是由于相似內容反復投遞影響導致受眾興趣衰減、審美疲勞。
2.從點贊比、投幣比、收藏比看視頻質量。點贊比即視頻的點贊數與播放總量之比,投幣比和收藏比同理。根據B站的播放量計數規則,一個用戶UID在24小時之內對于同一個視頻的觀看只計一次,因此視頻播放量能夠較好反映瀏覽人數和熱度,比例計算也較為合理。點贊、收藏、投幣代表著B站用戶對視頻的認可程度,并且呈逐漸遞增的趨勢,只有高質量的視頻才會引發受眾的投幣甚至收藏行為。根據共青團中央近15天的視頻點贊比來看,整體起伏較大,這就說明視頻的質量參差不齊。而收藏比和投幣比的起伏較為接近,都在3月18日出現高峰,當日,共青團中央投遞了高質量原創視頻“合作【翻唱】沙漠兔子【小連殺-那年那兔那些事兒】”,與有一定影響力的up主聯動,成功提升了視頻質量。
3.彈幕與受眾互動情況。彈幕指的是在網絡上觀看視頻時彈出的評論性字幕,作為國內知名的視頻彈幕網站,bilibili的彈幕能夠很好地反映受眾在視頻中的互動情況。共青團中央發布的視頻,其彈幕數量偏低,部分較為敏感的視頻甚至會關閉彈幕和評論,總體來看彈幕互動情況不是很好。根據嗶哩嗶哩日報的近一周彈幕數據,選取半個月內彈幕數量最高的五個視頻進行分析,視頻的長短會影響彈幕爆發的區間。時間較長的視頻其彈幕多集中在片頭片尾;10分鐘以下的則伴隨內容高潮出現,且多集中在容易引起情感共鳴的地方。
(二)內容分析
1.標題迎合受眾需要。運用具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語言及標點符號,能起到增加播放量的作用。但較高的播放量并不能準確代表受眾的喜好以及內容質量,相反,若標題名不副實,反而會使受眾產生心理落差降低賬號公信力,且不利于用戶黏性保持。總之,新穎有趣的標題是一個附加量,可以為優質內容提供助力,但絕不能因過度依賴標題而變成“標題黨”,這一點需尤為警惕。
2.巧妙宣傳主旋律——二次元人格重構。怎樣將主旋律與民族文化的宣傳變得更加自然和易于接受,是官方類宣傳媒體一直在探索的方面。共青團中央B站賬號在這一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主要通過原創動畫和人格化傳播兩方面來增強主旋律與B站大環境的適應性,進而增強宣傳效果。首先,是原創動畫的制作,例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領風者》等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作品,共青團中央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制作當中。這些作品不但做到了將愛國愛黨精神與動畫內容高度結合,還成為許多話題的生產點。其次是二次元人格的構造,其《這一周》新聞時事欄目構造了具有典型中國風的虛擬主播富貴兒、二丫等,他們使用口語化方式、幽默風趣的語言播報嚴肅新聞,具有很強的人格魅力。
3.亟待增強自身原創能力。共青團中央B站賬號的視頻大部分來自網友投稿、轉發優質內容等,自身原創內容占比較低,對外界的依賴度太高。在外界優質內容不足而自身又較為活躍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足夠的優質原創內容續接,就只能通過降低內容質量的方式來彌補,長此以往會對賬號造成損害。另外,原創作品一般與創作者自身特色更為契合,也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和話題性,如果想要進一步拓寬影響力,就必須進行更多原創嘗試,減少對其它信息源的依賴。
四、總結
總體來看,共青團中央的B站賬號當前運營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可圈可點的地方依然很多,從人格化傳播到品牌活動的打造,共青團中央的嘗試對于其他主流媒體來說不失為一種好的借鑒。
首先從數據分析來看,視頻的質量參差不齊,導致賬號整體競爭力下降,應該考慮到用戶的審美變化,在及時更新內容的同時,與知名up主合作,生產優質內容。同時,部分視頻的互動性較低,怎樣提升彈幕數量,引發良性互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其次,從內容分析來看利用二次元形象進行人格化構建是值得發揚的創新之處,但是部分標題名不副實,視頻原創性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
【參考文獻】
[1]張潔.從@共青團中央看“主流網紅”的發展路徑[J].傳媒,2018(02):56-57.
[2]石小月.政務微博的人格化傳播方式——以@共青團中央為例[J].青年記者,2017(29):82-83.
[3]張勁,王小鯤.共青團微博運用特征淺析——從“王郁松現象”說起[J].中國青年研究,2013(0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