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南
【摘 要】員工幸福感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有著重要意義,企業想要發展對應企業規模的相應人力資源是關鍵,而企業能否在員工工作過程中給與其更好的工作感受是其幸福感的主要影響因素,員工的幸福感不以領導層面的感受為衡量標準,而是以員工自身主觀意愿作為實際水平的體現,所以我們在此對員工主觀幸福感進行相關研究,依靠員工主觀幸福感的具體概念及影響因素來提出實際提升員工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提升措施
員工主觀幸福感來源于工作中的個人工作體驗以及自身實際對于工作中的良好構想,員工主觀幸福感不僅與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薪酬等現實條件有關,同時也與工作情感、工作中的各種人文關懷以及工作意愿有著很大的關聯,在社會不斷發展前進過程中,我們對與人的幸福感建設更加重視,將之看做社會前進的基本動力之一,所以我們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做到重視員工在企業各種因素影響下的幸福程度,這可以說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只有員工對工作中的各種條件充分滿意,他們才能在企業中有效發揮出自身價值,為企業創造更大經濟效益,這也是企業領導所重視的關鍵部分。
一、主觀幸福感的定義
幸福感的定義有很多中,多是根據不同的人性認知標準來進行定義分類的,用心理學角度來解釋幸福感可以將幸福感看作是對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項的滿意度,各種事項的走勢越趨近于自身理想中的情況,其幸福感也就越高,所以,我認為主觀幸福感是一個人對于自身生活中所經歷的各種事情的良好預想與現實中各種事項的真實情況的吻合度,現實情況越貼近于自身的預想,人的主觀幸福感也就越高,這也就是說,主觀幸福感不是任何人的判斷,其標準也不能以自己之外的人來制定,主觀幸福感只取決于自身對于未來事項發生的預想以及現實情況,我們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一直關注員工主觀幸福感是因為,一個人的情感能夠產生巨大的動力,不同情感下產生的動力其釋放方向和方式也有很大不同,人了擁有豐富的情感,愛、恨、情、仇都能讓人產生相應的動力,但是情感所產生的動力也會因為其激發原因而有正向和反向的區別,例如愉悅、興奮、自豪、感激等情感讓人產生的動力是正向的,人們一旦感受到正向情感就會激發自己內心中的動力,進而釋放于激發了他們上述情感的方向上,在企業工作中,員工獲得正向的情感激發自然會將相應的動力用于日常工作之中,相反的人們如果收到反向情緒激發,其產生的動力也將是負面的,例如生氣、憤怒、羞愧、擔憂、自暴自棄等,這些就會讓人有負面情緒,同時產生不好的動力,在企業中員工一旦產生這些負面情緒就極有可能在工作中出現不穩定現象,而情感體會越深所激發的動力也就越大,幸福感是人正向動力的主要激發情感,它包含了大部分的正向情感,在企業中我們想要讓員工充滿工作動力,想方設法提高自身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就必須要提升其主觀幸福感,這是激發其價值作用的關鍵措施,所以說,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重視員工在工作中的幸福感是非常關鍵同時必要的[1]。
二、影響員工主觀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一)個人因素
主觀幸福感的研究首先就要重視“主觀”二字,何為主觀?我認為主觀是人自我意識的體現,是個人與其他人區分的主要指標,我們每一個人因為不同的生長環境、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性格等都會有不同與別人的主觀思維,所以才形成了每一個各具特色的人類個體,在明確了這一認知后,我們來分析影響員工主觀幸福感的因素,其中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員工的個人因素,因為人本身就是千差萬別的不同個體,所以其對于幸福感的認識也因人而異,這不僅與員工自身社會地位及顯示需求有關,同時也與人個體性格有關,有些人在富足的物質生活下想要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境界、有的人為了滿足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而奮斗,還有諸多不同情況的員工個體,其對于工作中何種事項能夠增加其主觀幸福感的認知是有非常大差別的,我們通常認為人的追求是先滿足生存需要,然后追求生活條件的舒適,進而追求精神享受最后達到生活物質的極大滿足和精神追求的合理實現,這里我們可以引用馬斯洛人類需求金字塔理論來把人類需求進行分層,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他們從低到高依次排列,處在不同生活層級需求的人所追求的目標不同其幸福感的認知自然不同,所以員工主觀幸福感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是個人因素。
(二)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對于員工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通常來講,人類對于自身需求理解與自身所處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聯性,以我們最容易理解的薪酬水平來進行社會因素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任何員工在生活中的消費水平都與自身所處社會環境息息相關,這與他們所處的社會階層無關,我們只對具有橫向比較性的每一類人進行比較,可能他們處在社會較低階層也可能他們處在社會較高的階層,但是最根本的社會環境沒有區別,社會階層低的員工們所出的社會環境一致,而社會地位較高的員工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也是一致的,所以社會環境是影響企業員工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依照我國現實情況來看,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社會環境發展迅速,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程度大大提高,所以即使身處較低的社會階層,人們也對于美好生活充滿希望,這是社會環境造就現實情況,所以企業想要讓員工主觀幸福感有所提升,就必須根據當前社會環境現實狀況來制定具體的措施。
三、提升員工主觀幸福感的具體措施
(一)從企業人資管理方面
企業對于員工的管理制度是否能夠滿足企業各階層員工的現實需求是員工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從企業人資管理上,我們應該從薪資體系、企業文化這兩個方面來提升員工的主觀幸福感,首先是科學合理的薪資體系,員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獲得能夠滿足其日常生活的薪資,這也是企業管理方面提升員工主觀幸福感的主要措施,建立合理的薪資體系不僅要正確認識員工工作的強度和工作價值,同時也要正確認識當前社會經濟開銷水平,只有正確認識到這兩點,企業制定的相關薪資體系才能讓員工滿意,企業不同階層員工才能獲得與自身勞動相適應的薪酬。在企業文化的營造上,企業應該注意員工的工作壓力,不宜以高壓工作制度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近期持續發酵的“996工作制”就是很好的例子,持續的工作高壓會讓員工產生大量負面情緒,不利于員工幸福感的提升,所以我們不僅要制定適宜的工作市場,同時也要打造輕松愉快的公司工作氛圍,讓員工以工作為生活樂趣,在樂趣的充分激發下達到良好的工作狀態,從而提升其主觀幸福感,并強化其自身工作價值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2]。
(二)從個體差異支持方面
在個體差異支持上,我認為應該根據員工的自身差異來進行相關福利待遇的制定,對于生活條件較差,身處社會階層較低的員工,應該注意其直接經濟狀況的改善,從實際上直接進行經濟幫助,并且持續對其生活條件進行關注,經常進行生活補助,這不僅有效改善了公司底層員工的生活條件同時也讓員工對于公司的關懷心存感恩。對于公司領導層面,應該重視其學習發展和精神層面的支持,提供出國考察、參加相應的高級別論壇研討以及出國度假旅游等待遇,努力讓各層級員工都能提升自身主觀幸福感。
四、結束語
企業員工主觀幸福感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的發展動力,我們想要企業獲得更好發展就必須讓企業員工在主觀幸福感上有所提升,讓各階層員工充分感受到工作過程中的幸福感,讓員工積極發揮自身工作能力,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琳悅.對員工主觀幸福感的研究與思考[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8,(7):116.
[2]蔣靜靜.基于青年員工主觀幸福感的工作績效提升策略[J].經營與管理,2018,(1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