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海麗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化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將我們帶入到了一個所謂的網絡“微”時代,信息以更快的速度得以傳播,其傳播速度的內容也更具沖擊力和震撼力。人們的學習、生活習慣呈現出微化的趨勢,微學習以其便捷、快速、微小的特征適應了社會學習的快速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微課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機的結合起來,并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與此同時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并找到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微課;高職英語教學;問題;對策
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和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英語課已是高職院校中越來越重視的一門基礎課。英語教學大力倡導要把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生學習英語結合起來,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提高職場英語的運用能力。但是目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中現代教學技術的運用還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
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知識性強、表現形式豐富等特點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睞。本研究以我學院課程信息化建設為契機,探討為什么要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使用微課;如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使用微課以及微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把微課引入高職英語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有較多的機會和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微課教學實踐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促使教師不斷鉆研業務,增強理論素養,有利于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探索微課在提高高職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和存在的局限性,從而促進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改革和研究.
本研究首先對國內外的微課教學研究現狀進行了綜述,介紹了微課的定義和特征。然后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掌握學習理論、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理論、視聽教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觀察、訪談、建立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工具開展微課實驗研究。詳細闡述了微課實驗研究過程,探討了微課的設計與制作原則、微課的設計與制作策略與步驟,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展示了微課輔助課堂英語教學的案例,總結了其中應該注意的事項。結果證明,微課英語教學得到了學生們的普遍認可,明顯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得到增強,提高了英語學習成績。最后,筆者在研究過程中總結出了微課教學的優勢及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對研究中的不足之處和局限性進行了反思,供高職一線英語教師做教學參考,并對后續的研究提供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一、本研究的意義
1、理論意義
(1)進一步豐富高職英語教學的理論研究,將針對傳統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轉變教學方法的策略--即把微課教學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去,對于英語教學理論有更深的理解和發展。
(2)本研究將微課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去,并在微課的具體設計、實施和評價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微課的理論內涵。
2、實際意義
把微課引入高職的英語教學課堂,并使之本土化,豐富了高職英語教學模式;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將“以學生為中心,主動學習,協作學習,差異化教學”等教學理念注入高職英語教學中,有助于改變高職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提升英語教學效果;促使教師不斷鉆研業務,增強理論素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微課教學實踐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有利于教師的專業能力的發展。
二、在本研究中發現的問題及對策
1、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1)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自控能力不足,厭學情緒嚴重,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吃不得苦,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很少在課外花費時間,致使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往往是勉強及格或不及格。
(2)因高校招生的比例普遍擴大,高職類院校報考的學生也不斷增加。在我國高等教育中高職高專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高職高專在修人數及畢業生人數已經超出全日制本科大學生。由于擴招,學生入學分數偏低,整體的文化水平有所下降。
(3)相對陳舊、單一的教學方法及模式教師的課堂設計缺乏合理性,教學模式非常陳舊、單一。一定程度上講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缺乏吸引力。
針對這些情況,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模式很容易使學生對英語繁雜的語法、單詞等感到枯燥疲倦。相較于傳統課程體系而言,微課的形式更加豐富新穎、靈活多變,必然能夠引起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在講授一些相對獨立的知識點時,例如某一語法知識、某個英美國家歷史文化等等,使用微課進行教學,綜合教師講授、文字表述、多媒體課件、圖片動漫、電影或音樂片段、視頻音頻剪輯等多種表現形式,在營造相對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同時,吸引學生對所教授的內容給予關注,提高學習英語的熱情。在實驗探究過程中,主要用在課程導入、語法教學和寫作教學中,從期末考試成績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直接使用微課存在的不足及對策
(1)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而微課視頻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只能通過事前錄制的視頻、課件等內容按部就班的播放,教師無法與學生進行眼神的交流,實現心靈的交匯,教師的言傳身教、人格魅力也同時被削弱了,這樣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2)微課的主要特點是一個“微”字,因此其視頻內容比較短小,教學目標比較單一,具有很好的靈活性。但也正因為如此,導致不能涵蓋學生所學的全部內容,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就不緊密了,使得學生不能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直觀而整體的感受。
針對這些情況采取的對策如下:
(1)微課視頻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因此課前教師可以將已經制作好的微課內容上傳到學習平臺上,學習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課前隨時隨地利用電腦、手機、IPAD等通信設備自主的訪問學習平臺進行課前學習,并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重點及不明白的問題記錄下來,然后帶著這些問題有針對性的聽講,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得到充分的調動,同時實現了教師的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目標的轉換。
(2)課堂學習:微課與傳統教學相融合提高學習者學習興趣
據科學研究表明,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時間在10分鐘左右。因此在傳統的“粉筆+黑板”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穿插進一個個合理的、小小的微課,這樣既可以豐富了呆板的教學模式,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調動,學習效率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結語
微課使英語教學模式得以創新,讓教師教得更輕松,學生學得更高效。在微課里,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動聽的聲音將知識點講解地更加透徹,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還可以平臺留言,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在授課前就可以收到學生們的反饋,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有其優點和不足,在使用過程中發揚優點,彌補不足,為我們所用,這也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在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的同時,也不能完全摒棄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只有做到兼容并蓄,博眾家所長,運用自如,我們才能擁有鮮活的課堂。這也是我們研究把微課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胡鐵生. “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1,(10).
【3】王來印. 高校微課教學有效性調查研究--以揚州大學為例(D).江蘇:揚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