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麗珍
[摘要]2001年,教育部頒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將藝術列為幼兒園教育內容,并強調“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若想有效開展幼兒園藝術教育,幼兒園教師首先需要具備良好的藝術素養及藝術教育活動的組織能力。研究者對漳州地區學前教育師資進行了調查,發現諸多問題,藝術型學前教育人才培養迫在眉睫。研究者嘗試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構建、師資隊伍建設幾個方面探索“藝術素質”+“學前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藝術型;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2-0055-02
doi 10.3969/j.issn.1671-5918.2019.02.024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2001年,教育部頒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將藝術列為幼兒園教育內容,并強調“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若想有效開展幼兒園藝術教育,幼兒園教師首先需要具備良好的藝術素養及藝術教育活動的組織能力。研究者對漳州地區學前教育師資進行了調查,發現諸多問題,如藝術活動開展較少,藝術教育目標側重于知識技能培養,藝術教育內容局限于音樂、美術,藝術教育活動缺乏吸引力等。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師缺乏相應的藝術知識,彈、唱、跳、畫等技能較弱,未樹立正確的藝術教育理念,缺乏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等。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必須立足于區域發展,為此,作為漳州地區唯一培養學前教育師資的高職院校,學院有責任為當地學前教育機構培養優質藝術教育師資。2018年,我院學前教育系增設藝術教育專業,面向幼兒園、早教機構、藝術培訓機構輸出優質藝術型教師,即“具有高尚的幼教職業道德、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扎實的專業理論素養、嫻熟的專業技能的同時,又具有突出的藝術教育素質,在勝任幼兒各領域教育活動的同時,又能夠更有效地開展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的教師”(張建波,2010)。據此,我們不斷探索,搭建起“藝術素質+學前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藝術素質是指教師在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時有關藝術及其欣賞的知識、經驗、藝術精神、藝術欣賞能力及指導教育教學活動能力等方面所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張建波,2010)。在落實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藝術素質”+“學前教育”的路徑進行思考,對藝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構建、師資隊伍建設等進行了探索。
一、兼顧“藝術素質”+“學前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與關鍵。《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中明確指出“開展幼兒園教師教育的院校要將《專業標準》作為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的主要依據”。基于對崗位需求分析、對《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解析的基礎上,藝術教育專業最終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思想政治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適應學前教育機構的工作要求和現代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與改革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及創新創業精神,掌握扎實的藝術教育、學前教育理論基礎和基本技能,面向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領域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二、體現“藝術素質”+“學前教育”的課程體系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中明確提出幼兒教師應當以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并進一步將幼兒教師的職業素質劃分為三個維度,專業師德與理念,對其職業理解與認識、對幼兒的態度與行為、幼兒保育和教育的態度與行為、個人修養與行為提出要求;專業知識,要求其掌握幼兒發展知識、幼兒保育和教育知識、通識性知識;專業能力,要求其應具備環境的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等能力。課程是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載體,是達成人才培養目標的途徑,更是將理念轉化為實踐的基本路徑。藝術教育專業不斷探索,構建了兼顧“藝術素質”與“學前教育”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通識教育模塊、藝術素質模塊、教師教育模塊、創新創業模塊、綜合實踐模塊。
(一)通識教育模塊
通識教育模塊旨在使學生具有堅定政治思想、遵守法律法規、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及個人修養。具體課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體育、計算機應用技術基礎、軍事理論、形式與政策、大學生就業指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藝術素質模塊
藝術素質模塊旨在使學生系統掌握音樂、美術、舞蹈、文學等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形成比較完善的藝術教育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具有較強的藝術教育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在某一藝術領域形成特長,并在學科專長的基礎上達到各藝術門類的整合。為突出藝術教育專業學生藝術素質與藝術教育能力培養,藝術教育專業增加了藝術課程的學時比例。另外,學生入學后,專業教師與學生進行深入訪談,使學生初步了解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學業要求、就業方向等,并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藝術素質基礎,在第六學期選修專業課,以進一步明確今后的職業方向。具體課程包括鋼琴基礎、美術基礎、舞蹈基礎、樂理視唱練耳、兒童歌曲即興伴奏、兒童歌曲視唱、兒童舞蹈與創編、學前美術、兒童表演藝術、鋼琴、舞蹈、美術、聲樂等。
(三)教師教育模塊
教師教育模塊旨在使學生掌握較為系統和全面的學前兒童身心發展和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學前兒童教育教學規律,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具備扎實的學前教育教學能力。具體課程包括大學生文化素養、閱讀與寫作、教育法規與職業道德、學前兒童發展科學、學前兒童保育學、學前教育學、兒童行為觀察與指導、幼兒教師口語、學前兒童游戲指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
(四)創新創業模塊
21世紀全球化浪潮下,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國際上已經基本形成創新創業型人才是第一戰略資源的共識,“廣譜式”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各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藝術教育專業將通過開設創新創業課程使學生熟悉幼兒園、早教中心、藝術培訓機構等的創辦、運營與管理知識,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具體課程包括奧爾夫音樂教育、蒙臺梭利教育法、幼兒園管理、就業與創業、幼兒創意美術等。
(五)綜合實踐模塊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中指出,開展幼兒園教師教育的院校要“重視社會實踐和教育實習”,因此,藝術教育專業除課程實訓外,將認識實習、專項實訓、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納入實踐課程模塊,并嘗試面向幼兒園、早教中心、藝術培訓機構等開展開放式實踐教學。
本專業有著明確的人才培養方向,即幼兒園教師、早教機構教師以及藝術培訓機構教師或管理人員。我系原有的實訓場所僅能滿足幼兒園教師與早教中心教師實踐要求,藝術培訓機構教師及管理人員的實習實踐場所卻是空白。因此,專業教師與漳州地區優質企業溝通,拓展了更多的實踐基地,包括舞蹈工作室、美術工作室等,為學生的實踐提供保障。
三、兼容“藝術素質”+“學前教育”的師資隊伍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中強調開展幼兒園教師教育的院校要“加強從事幼兒園教師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為滿足“藝術素質”+“學前教育”的要求,藝術教育專業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采用二者兼容的模式。目前藝術教育專業教師共計20人,專任教師15人,其中藝術專業背景教師8人,學前教育專業背景教師3人,其他專業背景教師4人;兼職教師共計5人,其中藝術專業背景教師3人,學前教育專業背景教師2人。不同專業背景的教師不斷交流、溝通,成為藝術教育專業建設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