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摘要]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學習漸漸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新興學習模式。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信息化的設計與應用需求,結合其課程建設特點,提出該課程信息化設計的方案,希望為高職院校《大學英語》移動教育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創新點。
[關鍵詞]移動學習;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3-015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3.067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移動學習環境下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與傳統的學習方式相比,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具有移動性、無線性、和自主性等學習特征,使學習者能夠在移動設備支持下隨時隨地學習。大學生們作為更容易接受和嘗試新事物的群體,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電子詞典等等移動設備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備了進行移動學習的前提條件。一方面,大學生們借助微型移動設備,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需求隨時隨地靈活制定課程計劃,選擇既能適合自己個性化需要,又能區別于傳統課堂教學獲得的英語學習資料;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建設,高職院校基本實現了校內無線局域網的全覆蓋,且上網速度穩定快捷。借助于無線通信技術提供的即時、非即時的通訊功能和網絡化功能,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方接入他們所需求的各種英語學習資源,并以文本、圖片、音頻、動畫、視頻等多媒體的形式呈現在學生們的移動學習設備上。同時,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上網費用大幅下降,學生在選擇資費付費方式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價格便宜的包月上網流量,技術的成熟和資費的下降都為高職院校開展移動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些都促使大學生們更加青睞于在移動環境下進行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因此,高職院校進行《大學英語》課程學習資源的多媒體信息規范化建設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移動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課程信息化建設的特點
近年來,隨著移動終端信息設備在高職院校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數據線、藍牙、射頻等通信技術的發展,GSM、GPRS、手機3G/4G移動網絡技術的不斷升級、WiFi、AdHoc、WiMax無線通信網絡環境的提速和上網費用的大幅降低,移動學習作為傳統英語學習的補充形式發展迅猛,高職院校大學生們在《大學英語》信息化課程學習過程中獲取資源更加方便快捷,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方式及學習內容根據學生的不同個體情況也被相應地無限化擴大,這就使得該課程在移動學習環境下建設時應當充分考慮以下特點。
(一)學習設備數字化。據調查,隨著電子移動設備的不斷普及,幾乎100%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們能夠利用成熟的移動互聯網技術,通過使用小型化的可攜帶式移動終端設備,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在非固定和非預先設定的任意時空來獲取英語資源,實現自己的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活動。移動計算技術和數據線、藍牙、射頻等通信技術的發展也使得GSM、GPRS、3G/4G等移動通信網絡和WiFi、AdHoc、WiMax等無線通信網絡環境變得更加快捷穩定,這些都為高職院校大學英語移動學習視頻、圖像、音頻的及時傳送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因此,教師在該門課程資源建設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學生所使用的學習設備能夠支持大容量存儲卡的數字化特征,允許網絡、WiFi、藍牙等連接方式接人,允許安裝多種第三方瀏覽應用軟件,發揮移動終端設備大屏高分辨率的優勢,將各種類型的大學英語學習資源以包括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多媒體數字化的格式進行存貯,方便學生利用數字移動技術連接課堂內外來進行大學英語詞匯、閱讀、聽力和口語的學習。
(二)學習資源網絡化。與傳統大學英語學習的資源相比較,移動學習環境下的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資源形式越來越豐富,也更加網絡化。學生在網上可以直接搜索到的英語學習資源主要有掌中英語、百詞斬、英語流利說、滬江英語、唐僧英語、網易有道詞典、VOA每日英語、BBC英語等。學生們既可以下載這些包括文本、音頻、視頻、動畫等各種離線多媒體文件形式的學習資源,也可以通過在線實時視頻欣賞美文、了解相關背景文化知識、學習詞匯、語法的用法、強化訓練英語聽力,口語水平,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
(三)學習主體自主化。通過調查各高職院校學生可以發現,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他們自律性較差,很難全身心地投入稍顯枯燥的理論課程。移動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課程因為充分考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特性,使用更加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不用受到學習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定學習內容,控制學習節奏,促進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加強,發揮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因此他們對移動學習接受度和熱情更高。這種自主學習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三、移動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課程信息化設計及應用原則
(一)課程內容設計合理。由于移動學習大多發生在非正式的學習環境下,學習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因此在設計課程內容時要充分考慮移動學習的移動性、隨意性等特點,不能簡單地移植書本內容,做成電子版的教材。在確定課程內容時,需要根據高職院校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時間的持續性和視覺駐留規律來適度劃分知識點,將學習內容模塊化,保持每個課程資源片段邏輯結構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把每個學習模塊內容的時間盡量控制在3-10分鐘為宜,方便學習者碎片化學習,保證學習者學習注意力的集中性與學習效果。
(二)學習資源呈現形式豐富。移動課程學習資源信息量巨大,為了幫助學習者獲得更好的移動學習體驗,課程設計時應該本著適用為度的原則,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習者水平,整合學習資源,提供不同層次多種類型的學習資源呈現形式,如適合概念性或者直觀形象的文本、圖片學習內容,適合真實場景的英文聽力訓練、會話類的音視頻學習等,也可以在視頻資源中增加中文字幕顯示,以供學習者根據所處環境和自身水平自由地選擇學習,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提高學習者的理解力,滿足其個性化需求。
(三)功能模塊設計人性化。真正實現高職院校《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的關鍵是開發能夠提供學習資源檢索、學習資源共享、學生練習提問、教師移動教學輔導、學習效果反饋評價模塊的移動課程。信息量過大的界面會使學習者無所適從,因此在設計該課程時,要遵循操作方便的原則,界面簡單,能夠清楚明了地展現各個學習功能模塊,為學習者提供最為適用的服務功能,簡化操作過程,方便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快速的定位選擇相應的內容與功能,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四、移動學>--j~境下《大學英語》課程信息化設計模塊
移動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課程設計時更應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和學以致用的指導思想,改革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揮移動技術的優勢,強調各種移動英語資源的開放性,完善評價機制,根據系統功能需求,把移動學習整合開發為教師和學生兩大功能模塊。
學生模塊主要包括注冊登錄、課程學習、背景知識延伸、在線或離線提問、作業考試、成績查詢、考級考證、相關鏈接等功能。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資料,反復練習相關單詞、短語、句子的用法,在情境化環境中鍛煉聽力和會話能力,并對章節重點難點進行自我考核,提高自身英語水平。
教師模塊主要包括注冊登錄、課程資源管理、作業批改、在線答疑、教學評價等功能。教師分類上傳學習資源,方便學生進行查找和學習,通過對學生作業批改模塊來了解學生對階段課程學習的掌握情況,利用答疑模塊功能指導學生,同時也可以對課程進行其他相關操作,方便課程資源庫建設。
五、結論
隨著移動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課程信息化平臺建設的不斷深入,移動學習作為一種典型的非傳統學習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它為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大學英語》課程學習引入了新的技術,能夠無限延長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改善大學英語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