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鳳
摘? 要:民族傳統體育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文章通過對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困境進行剖析,站在學校體育的視角上分析解決辦法,旨在結合校園體育文化的特性,推廣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促進我國傳統體育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學校體育;民族傳統體育;傳播
民族傳統體育在我國歷史悠久,經歷漫長的歲月傳承至今,對于我國來說民族傳統體育不僅僅只是一項體育運動,它更多的是以一種國家文化的形式出現,但是隨著體育的國際化發展,雖然和各國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但我國文化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外國文化的侵蝕,我國傳統體育如太極等項目就只是電視劇中的偶像崇拜般存在,人們對它的實際了解越來越少了,所以,當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正受到阻礙,少年強則國強,民族傳統體育從小抓起,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1民族傳統體育與學校體育
1.1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及意義
民族傳統體育是人類體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一種帶有民族特點的文化形式的表現,又是一種頗具傳統色彩的文化形態。民族傳統體育的形成,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它既是人類自身實踐活動的結果,同時在其發展和形成過程中,更深深地受到傳統習俗、傳統道德、傳統教育等相關傳統文化形態的影響。正是由于其本身的“民族性”和“傳統性”,使民族傳統體育成為了一種具有特殊形式的體育活動方式。
1.2我國學校體育與民族傳統體育的關系
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本目的是通過體育教育活動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民族傳統體育具有獨特的傳承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學習與交流,可以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民族情感,增強自豪感和自信心等優秀品質;再者,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中大多數項目的目的都是為了強身健體、愉悅身心所設,這與學校體育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民族傳統體育應該是學校體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當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播困境
2.1民族傳統文化被社會淡化
雖說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擁有悠久的歷史,但隨著科學時代的到來,大多數的傳統思想也日漸消失殆盡,但這種思想的更新也存在缺陷,比如說在很多人的觀念里,傳統的思想就是舊思想,都是不好的,理所應當放棄,殊不知我們放棄的是我們的寶貴的中華文化;世界是變化發展的,新事物不斷代替舊事物;隨著新事物的不斷產生,人們不斷嘗試新的東西,我們傳統的東西慢慢的被人們所忽視甚至遺忘,所以,民族傳統文化日漸被社會所淡化,使其發展受到阻礙。
2.2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體育所受的重視程度不大
學校體育是國家體育未來的星星之地,是國家體育后備人才的基本來源,民族傳統體育要想進一步的發展,學校體育這一重要通道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現今學校體育中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并不容樂觀,有很多地區根本沒有關于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學校的師資力量的缺乏,限制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開展,學校對于民族傳統體育也沒有多大的重視,當前,多數學生對體育課有著濃厚的興趣,然而多數學校的體育課內容主要以球類和田徑等傳統項目為主。多數學生在課余時間只喜歡三大球類的運動,參與其他項目運動的人數就少的可憐;更有甚者,有的學校開展的課程只有關于田徑之類的項目,更別說民族傳統體育了;在這個網絡時代,很多學生接受知識還是較被動的,學生沒有形成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概念,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的傳播也受到各方面的阻礙。
2.3民族傳統體育自身的一些特點阻礙了其發展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是一個深層次的體育項目,對人的精神境界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說我國的太極,太極講究的是和諧,練太極的人需要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心無雜念,所以,在這個比較浮躁的年代,要練好太極不是一件易事;我國傳統項目中典型的武術也有很久的歷史了,但傳承至今卻不如日本的跆拳道,國內也有諸多學習跆拳道的道館,但武術館卻很少。人們對于民族傳統文化沒有意識,中國武術是一個需要長期學習才能出效果的項目,而跆拳道是一個速成品,在這個快節奏的年代,人們急于求成,所以更愿意學習跆拳道之類的項目。因此,隨社會的發展,武術自身的特點反而限制了它的發展。
2.4民族傳統體育受外來文化的影響
伴隨著資本主義的擴展,尤其是近代西方列強的入侵,民族閉關自守的狀態被打破,西方體育文化隨西方文化滲透到我國,雖說發生過激烈的外來體育文化與本土文化的戰爭,但終究以妥協告終,使近代西方體育由地域性文化變成了一種世界性體育文化。農業社會超穩定的結構、亞節奏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中國傳統體育與多元化、多層次的體育文化結構和以競爭性為主要特征的西方體育在發展速度、普及的廣泛程度以及人們的接受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從而限制了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
2.5國家對民族傳統體育沒有很好的制度保障
民族傳統體育作為社會體育和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卻受到制度層面上的冷落。1995年國務院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及在同年10月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中,關于民族傳統體育的僅僅提及“國家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體育事業,培養少數民族體育人才。”自2006年12月起國家層面開始施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許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整理與認定,但是大部分地方各級相關機構組織反應比較遲緩,文化傳承人激勵不足;在2009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中,雖然簡單的提到了少數和民族文化,但但說辭偏于商業化,使文化失去了本身意義。所以,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沒有得到很好的制度保障,國家大多根據國情,更加偏向競技體育,在這樣的形勢下,傳統體育又談何發展。
3學校體育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播與推廣的價值
3.1學校體育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培養后備人才
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由于人們對民族傳統體育的不重視,導致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緩慢,隨著社會的發展,青少年對于民族傳統體育認識不足甚至沒有認識,青少年作為祖國的希望,民族傳統體育需要他們去傳承,在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培養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興趣、了解它對于我國的重要價值,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奠定人力基礎。
3.2學校體育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播奠定基礎
學校是傳播知識的搖籃,現今人們物質已經得到滿足,對精神的滿足逐漸成為大勢所趨,孩子上學也已經不成難事兒,民族傳統體育進入學校體育課程,可以讓幾乎所有的青少年接觸到民族傳統體育及其文化,學生則是一個理想的傳播者,學生的背后是朋友、家人等一大波傳播潛在者,如此口口相傳,從而使更多的人間接的了解到民族傳統體育及其文化,進一步的吸引更多人加入到民族傳統體育的隊伍中,使我國從體育大國進一步的成為民族傳統體育大國,所以,學校體育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播具有經濟性的人力資源,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播與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小結
目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使其發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民族傳統文化對于我國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突破其局限性才能使我國文化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學校體育對于民族傳統的持續健康發展擔有重任,近年來,國家對體育也越來越重視,大多家長對體育的誤解也有些許的改善,體育在青少年的發展也有所改善,至于民族傳統體育,還需要加大程度的重視,從思想上改善人們對其的看法,更多的宣傳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性,提升人們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的興趣,由被接受到主動學習的發展方向,對民族傳統體育及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濤.傳統文化視野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推廣[J].中華武術研究,2011,1(3):86-88.
[2]王智慧.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本源、特征與傳承方式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5,32(1):75-81.
[3]汪全先,萬義,宋彩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當代困境與消解[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7):51-57.
[4]徐代云,盛琳穎.全球化語境中民族文化認同的省思[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3(2):114-119.
[5]汪全先,商汝松,李乃瓊.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體育學刊,2013,20(3):112-116.
[6]徐穩.全球化背景下當代中國文化傳播的困境與出路[J].山東大學學報,2013(4):96-103.
[7]戴曉敏.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以文化、保護、傳承與發展為例[J].四川體育科學,2015(2):1-3.
[8]羅小玲.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緩慢的原因及其對策[J].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1):117-119.
[9]李穎俠,孟峰年.中華民族傳統體育傳承與推廣的路徑選擇[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