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梅
摘? 要: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以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它要求教師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的有效學習。
關鍵詞:初中化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一、概述
有效教學要求教師依據有效教學理念的指導,運用自己的專業判斷在具體情境中作出專業決策,即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以適當的方式,對適當的人做適當的事。這需要教師的反思和創新意識。因此,反思和創新應貫穿于有效教學的始終,也應成為有效教學框架的核心。
二、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
(一)精心設計課堂內容
教師在課上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才更易于學生對知識理解和吸收,這就要求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將化學知識進行精細化、簡單化講解。教師需要提前做好課程設計,對于化學知識進行講解,可以融入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如在《自然界中的水》這一章節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如在《水的凈化》中,教師可以圍繞知識結構對化學知識進行精心的設計,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必不可少的資源,但是在喝的飲用水中要想改善口感,可以對水凈化,然后與學生一起學習水的凈化,對每一小節的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對水的凈化過程有一個了解,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做一個簡易凈化器,然后讓學生嘗試喝以下凈化前的水和凈化后的水,讓學生對水的物理性質進行分析,感受凈化前、后的水的不同。教師也可以結合現代的水資源情況進行講解,以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使學生不僅能學習到化學知識,而且能更好的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地球。教師合理設計每一節課的內容,使學生更容易產生興趣,使化學知識更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使學生自己也去主動探索和實踐,因此更利于學生提高上課效率。
(二)創設情境,利用實驗
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化學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更好的分析問題,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假設著火了,讓學生去尋找具體的解決方法,怎樣讓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去滅火,保證人員安全,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開動腦筋,提升思維,去指導學生更好的解決問題。在學習《自然界中的水》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用燒杯裝滿一杯渾濁的水,讓學生思考有什么好的方法能改善水質,通過為學生營造這樣的情境,更利于學生去思考和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利用化學實驗,通過對實驗中的每一步驟的展示,使學生理解實驗原理和步驟,教師也要對操作中的注意事項等進行講解,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這一實驗操作中,教師可以對實驗的每一個步驟進行講解,同時也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如為什么要檢查裝置氣密性?制取二氧化碳為什么不用濃鹽酸而用稀鹽酸等問題,讓學生更好的去分析問題,更好的去學習。
(三)聯系生活
在生活中有很多知識與化學有關,所以教師在講課時,就可以引用一些例子,讓學生對其原理進行理解,這也更利于學生喜歡學習化學,而不是對化學公式、概念或化學現象等死記硬背,降低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如在《氧氣》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用一些常見的現象,讓學生更好的去思考和學習,如北方常見的埋藏地瓜的地窖,為什么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之后不能立馬進去,而是要在經過一定時間的通風后才能進去,讓學生對這一常見現象進行分析,然后思考,這個問題更利于引發學生去思考,這是因為地窖里缺乏氧氣,如果人進去之后會窒息,教師也可以再繼續提出問題,用什么方法檢測地窖里的氧氣含量呢,教師讓學生再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更好的回答問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燃燒著的小木條來檢測,如果木條熄滅,則說明氧含量很低,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為什么要過一段時間后才能進入地窖,通過這一生活中的例子的分析,更利于學生去學習。
(四)在教學中讓學生多“說”和多“思”
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學習,要啟發學生思考和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樣更利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與學生多互動和交流,如在《金屬和金屬材料》這一章的講解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更好的辨別各種金屬,能根據金屬與化合溶液的反應區分,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幾種金屬在化合物溶液中發生的現象變化,讓學生更好的辨別金屬,教師也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鐵、鋁、銅、銀這幾種金屬活動性,讓學生對這幾種金屬活動性等進行推測,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猜測,同時根據實驗現象進行觀察,以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習。提問是一種好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更好的去回答問題,同時讓學生通過思考對化學知識點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師也要觀察學生的討論過程,對于他們的思考角度和思路等有一個了解,以在講解答案的過程中更好的去抓重點,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化學知識點。
三、總結
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做到有效性教學,就必須改變原來的教學策略,緊跟教學大綱,提前設計好講課內容,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教師的教學策略外,還可以應用化學實驗引導學生去學習,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化學實驗中的變化去更好的分析問題,更好的指導學生去根據現象分析問題,讓學生更好的去探究,教師在課上也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更好的去分析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付新花,張躍飛,韓冰.初中化學作業類型與設計的有效性研究[J].化學教與學,2018(06).
[2]謝廣娟.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策略[J].現代交際,2016(17).
[3]馮金鈴,李林.初中化學中綠色化學教育的滲透策略的理性思考[J].科技資訊,2018(33).
[4]黃菊.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
[5]劉倩玉.初中化學“燃料及其利用”的考點例析[J].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