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來英
【摘要】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部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對數學教學的改革提出了許多新思路。如,以人為本,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和實踐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課堂氣氛,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等等。作為教學設計者的——教師,必須在自己的教學中體現出這些新思想,并把這些思想變為現實的可操作的教學過程,才能真正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自主學習? 有效開展
【中圖分類號】G623.5;G43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071-02
數學素養就是指在人看待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行為上采用一種數學邏輯,數學素養是學習素養的重要一部分,也只有養成了良好的數學素養,才能讓小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優秀。近年來,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和新課標的逐漸實施給小學數學教學造成了一定的挑戰,同時,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成為當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創設氛圍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應有效引導主體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自主探索揭示數學問題的本質,根據教材中枯燥的知識點創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探索數學知識點之謎,整合內容,形成數學問題解決方法和技巧。通過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數學想象力,數學觀察能力和數學創造力。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利用情境教學方式啟發學生進行思考時,要求教師認真收集教學相關素材,善于運用生活中的經驗來引導學生感知教材中的知識點,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產生親近感,進而激發對數學的學習熱情。
二、強化訓練
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創新有時是一種群體活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應當讓學生集體學習,充分交流、相互合作。交流合作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老師要鼓勵學生自我反饋和評價,開展同學間的互相評價。如:“這位同學的回答符合要求嗎?”“這些答案中誰的答案最合理呢?”……通過互相評價和反饋,學生學會了評價別人,也更學會了評價自己。因為,學生在評價別人時,必須自己先做出判斷,發現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錯在哪里,在評價過程中學生由學會轉為會學。例如:在教學加法算式:6+6+6+6+4相加時,要求把它該寫成乘法算式,大部分學生作出(1)6×4+4,(2)6×5-2,出乎我意料的一個同學卻是7×4。我立即表揚了他,部分同學馬上反對。于是,我馬上讓他們進行小組討論。這樣許多同學不知不覺地參與到了評論之中。此時,課堂氣氛極其高漲,我適時引導學生評價這幾個算式,哪個算式是正確的?哪個最簡便?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的討論與交流,由學生唱主角,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減輕心理壓力,丟棄羞怯心理,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暢所欲言,打開思維的大門,相互交流合作共進,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有效措施
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我們大多數人應該意識到學習數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學會數學取得高分,更主要是為了提高數學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為了培養具有數學化素養的跨世紀人才,當前數學教學正在從以傳授知識,技能和培養“三大能力”(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為主要目的,轉變到以培養數學觀念,培養運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創造精神和培養廣泛的數學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可見,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所以我們必須探求新的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數學教師的整體科學研究水平、提升學校數學教育教學質量、養成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強化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數學學習的方式上,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通過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行學習的創新。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實際表現情況,加深教學問題思考的深度和難度,從而達到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實際相互聯系。例如,在小學數學五年級的試卷中出現的題目:一種桃汁,大瓶裝(1200mL)售價8元,小瓶裝(400mL)售價3元。兩家商店為了促銷這種桃汁,分別推出優惠方案。小學數學老師針對這一類型的題目,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運算,或者是情景模擬出售飲料的場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放松心情,在自己探究中學好數學知識。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發揮好指導者的角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按照素質教育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開心快樂地進行數學學習,建立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