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君
摘? 要:小學音樂的教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讓學生體會音樂藝術的巨大魅力。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大多數時候教學的方式是教師通過歌唱和彈奏樂器來進行的,但是這種單純的教學方法,如果不結合具體的身體運動,顯然是比較孤立的,以及不全面的,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所以教師應該應用體態律動實施教學,它對音樂教學能夠產生巨大的作用。運用體態律動教學可以指導學生學習音調,引導學生體會音樂節奏,幫助學生鑒賞音樂作品。
關鍵詞:體態律動;小學音樂;教學策略;音調;節奏;音樂作品
所謂體態律動是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的簡稱,它是由瑞士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所創造的一種音樂教育的體系,主要觀點是認為在對兒童進行音樂教學時,僅僅通過彈奏樂器是不行的,還需要點燃他們的學習激情,將樂曲的情感轉化為一些具體動作、聲音和節奏等,指導學生學習音樂。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征,應用體態律動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進行音樂學習,使得他們能夠調動情感感受和學習音樂。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問題和體態律動教學的意義
小學生普遍具有活潑好動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性格特點,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由于教學形式單一,多運用教學領唱學生跟唱的形式,導致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不高,很容易出現走神的情況。應用體態律動的方式實施教學,則可以通過肢體和語言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一起互動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營造出歡快的學習氛圍,有效促進了學習。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時會教授一些音樂背景知識和樂理知識,這些知識相對較為枯燥和乏味,很容易讓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小學生走神。所以應用體態律動的方式實施音樂教學,能夠將這些枯燥的知識變得更為生動有趣。
例如在教授學生音樂節奏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示7個不同的音調,然后再通過拍手等動作表示一些節拍,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音樂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這些知識,提升了音樂節奏的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音樂舞蹈的視頻,讓學生在聽到音樂的同時也能看到肢體表演,引導學生跟隨視頻舞動,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二、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體態律動的有效策略
(一)應用體態律動指導學生學習音調
音調是聲音的三個主要的主觀屬性之一,在音樂學習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對于音調的教學來說,教師在應用體態律動實施教學時,可以借助手部的動作實施教學。比如在教授2/4節拍的時候,主要運用的動作是單手做向上拍的動作,對于弱拍則需要輕輕拍下腿部;在教授3/4節拍的時候,主要運用的動作是手部做向上拍的動作,對于弱拍則需要分別拍下兩條腿;對于4/4拍差不多也要做類似的動作,知識動作相對復雜一些:使用單手做向上拍的動作,對于弱拍則和第四弱拍動作是一樣的,對于強拍則需要雙手都做向下拍的動作,對于次強拍那么就需要做單手向下拍的動作。教師在做這一系列的動作的時候,要讓學生仔細觀察,在師范完成后讓學生根據這些動作進行練習。這些動作和相關的音調對應一致,能夠將音調具體和形象地表現給學生,學生在多種感官的沖擊下能夠加強記憶,更好地理解這些內容,提升音調學習的效果。
(二)應用體態律動引導學生體會音樂節奏
對于音樂學習來說,有音調就必然會有節奏,這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為表里的關系,在創作音樂時只有將音調和節奏充分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表達音樂,表現出不同的音樂和情感變化。不同的音樂節奏能夠表現出不同類型的音樂,比如節奏舒緩往往表現的是一些比較輕柔的、清新的、憂傷的音樂,而節奏比較快的快則表現的是一些激情、熱烈和歡快的音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不用的體態律動方式引導學生體會音樂節奏。比如讓學生欣賞人音版《頑皮的杜鵑》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跟著音樂做一些歡快的動作,讓學生在這些歡快的動作中感受音樂中歡快的節奏;在讓學生欣賞和學唱《搖船調》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跟著音樂做輕緩的劃船動作,讓學生感受音樂中舒緩的節奏。教師還可以應用指揮的動作引導學生體會音樂節奏,指揮動作也是體態律動的一種方式,比如小幅度的動作可以表示那些具有深情的、平靜祥和的音樂,較大幅度的動作可以表現那些慷慨激昂的、激情四射的音樂。比如在教授《白樺林好地方》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舒緩的指揮動作,表現這首歌穩定中略帶歡快的情緒的曲調風格;在教授《運動員進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激情和熱烈的指揮動作,表新出運動員那種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情感。
(三)應用體態律動幫助學生鑒賞音樂作品
音樂的鑒賞是一種高級的審美活動,要在具有豐富的音樂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才能對不同的音樂做出更好的鑒賞。小學生由于知識經驗有限,理解能力較弱,所以音樂鑒賞或者欣賞對于他們來說較為困難。但是,教師可以教授學生一些簡單的、基本的音樂鑒賞知識和技巧,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應用體態律動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實施教學,比如讓學生表現高音時要向上伸展身體,中音時平放雙手于胸前,低音時放松兩臂,從而讓學生感受音樂節奏和音調的變化。教師可以根據音樂教材為學生選擇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讓學生練習,從而學會鑒賞音樂作品的基本方法。
三、總結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學可以應用體態律動的方式實施教學。體態律動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音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學習音調,引導學生體會音樂節奏,幫助學生鑒賞音樂作品等教學策略實施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音樂。
參考文獻
[1]范瀅瀅.探討體態律動應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策略[J].音樂時空,2016(8):119-119.
[2]魏兆娜.探討體態律動應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