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昕暉 紀興華 陳軍 孫召瑞 李元寶



摘 要 在當前“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育理念、教學模式逐步發生變革,本文以高職“汽車單片機應用技術”為例,基于優慕課混合教學平臺實施了混合教學模式改革。實施過程中重新劃分了教學模塊、進行了混合課程設計、課程資源建設、評價體系建設等,并借助混合平臺對學習行為、學習效果、學習調查問卷等進行了數據分析。研究表明,混合教學模式的運用有助于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果較好,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 互聯網+ 混合教學 教學模式 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4.046
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educatio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teaching mode have gradually changed. This article takes the high-level "Automobile Single-chip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nd implements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reform based on the mixed teaching platform of Umooc.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teaching module was re-divided, mixed curriculum was designed, curriculum resource and evaluation system were constructed, etc., and data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learning behavior, learning effect, and study questionnaire by means of a hybrid platform.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use of mixed teaching mode could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is course, and students had better learning outcomes and higher satisfaction.
Keywords Internet+; mixed teaching; teaching mode; application effect
混合教學模式,目前通常指的是網絡線上線下的混合,是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優勢互補的一種教學模式,[1]它既可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可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2]
“汽車單片機應用技術”是高等職業院校汽車類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學生在接觸這門課程前,編程幾乎是零基礎的,對單片機應用技術也知之甚少,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這門課程具有較大的難度。而基于互聯網教育的混合教學模式以其多元化的特點為教學設計帶來了新思路,[3-5]也為該課程教學難題的解決提供了有效途徑,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必然發生改變。[6]
1 混合教學模式應用的必要性
1.1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需求
隨著互聯網在教育行業的滲透,[7]教育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逐步適應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教師應常態化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應用,[8]在這種背景下,為混合教學改革帶來契機。
1.2 學生學習基礎及個性化需求
當前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生對互聯網及其載體設備充滿著濃厚興趣,學生具有多種多樣的的個性化需求,[9]學生學習的方式及獲取知識的渠道變得不再單一,學生的學習基礎也存在著差異,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出發點,教師也應開展更加個性化的教學并進行個性化的評價。
1.3 課程性質要求
“汽車單片機應用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均很強的課程,課程的有些概念過于抽象,難度大,學生畏難,影響深度內容的理解,傳統課堂當中,學生在有限的課上時間既要理解概念又要進行實踐,學習壓力加大,教師教學壓力也較大,而開展混合教學模式改革課有望解決傳統課堂當中的難題。
2 混合教學模式在課程“汽車單片機應用技術”中的應用
基于“汽車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依托優慕課在線教育綜合平臺進行了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2.1 進行了混合教學設計
基于混合教學理念,依托在線教育綜合平臺,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具體操作任務為載體,進行性了混合教學設計。將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以動畫微課的形式在線上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課前得以掌握,課上更專注于實訓項目的思考與實際操作。基于混合式教學優勢,實現了教師的差異化教學,學生的自主式學習,并且建立了更加完善的評價體系。
2.1.1 劃分混合教學模塊、設計教學目標
基于項目式、模塊化教學需求,重新對課程教學模塊進行了劃分,將知識點構建于項目之上。基于具體明確、便于操作及評價的原則,運用ABCD法重新設置教學目標,其中一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如表1所示。
2.1.2 設計混合教學活動
基于優慕課混合教學平臺對“汽車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進行混合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活動分為課前 、課中、課后三個環節。
(1)課前環節。課前,教師在平臺上傳導學單、課前線上學習資源,學生可使用個人電腦及手機客戶端登陸優慕課在線教育平臺進行課前學習,完成課前測試,參與線上討論。教師將登陸客戶端與學生交流,查看課前測試結果,并基于學生課前學習的情況調整線下課堂的教學內容。
(2)課上環節。教師使用優慕課隨堂教學中的簽到功能,發起實時簽到,學生完成課堂簽到,教師可通過此功能掌握學生出勤情況;課上教學環境為信息化教學機房,課上教學分為前情回復、任務發布、任務講解、任務操作、總結提升幾個環節;教師可通過教學軟件隨時指導學生任務操作情況,隨時糾正學生仿真及編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對集中問題進行屏幕演示;學生完成后可將當堂操作任務上傳至在線教育綜合平臺,課上點評不完的任務教師將在課后進行細致評價。
(3)課后環節。課后,學生仍然通過教學平臺與教師交流并隨時參與線上討論,完成課后拓展任務。教師可通過平臺對學生進行全面細致評價并進行個性化指導,教師可獲得學生在線時長、登陸次數、作業提交次數、線上討論次數等數據。
2.1.3 建立細致全面的評價體系
通過混合教學模式的推行,可建立更加細致的評價方式。采取考試與考查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
成績構成及比例:總成績=60%線上+40%線下。 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2.2 建立了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
2.2.1 模塊化制作線上教學資源
教師團隊通過信息化手段,以微課、文檔、PPT等形式制作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按照課程教學模塊的劃分逐級制作學習資源,學習資源的建設呈現多樣化特點。
針對不同知識點以不同的形式加以呈現,比如:對與抽象的概念性知識點,制作微課動畫,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對框架性知識點通過思維導圖形式呈現等
除了知識點、技能點資源制作外,還需建設互動模塊,交互模塊以課前知識點測試、作業、討論等像是開展。課前有針對性地發布知識點學習測試、討論、作業等,檢測學生學習情況,便于獲取學生掌握程度以適當安排線下課上教學。課后也需要有討論、作業等有效互動形式。
2.2.2 通過教學平臺提供學習資源
教師通過優慕課在線教育平臺,提供制作的導學單、上傳教學資源、發起課前測試、討論、作業等,添加頁面如圖1所示。
教學資源地按照劃分的學習單元有序逐級提供,保證學習資源的條理性,每個子單元均提供導學單,以幫助學生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學習。
2.3 借助混合教學平臺開展混合教學
借助優慕課在線教育綜合平臺,基于混合教學設計,開展了“汽車單片機應用技術”的混合教學,課前在平臺發布導學單、課前學習任務、課前測試,課后發布拓展等,每個任務都明確時間節點。超過限定時間,學生將無法進行測試、提交作業等,以此督促學生規定時間內進行學習。通過平臺統計可獲得學生課前測試情況如圖2所示,表明學生都參與了課前學習,學習情況也較好。還可應用教學平臺統計學生在線時長,作業提交情況等,如圖3所示。可應用教學平臺核算學生成績,核算方式、比例可由教師決定,如圖4所示。
3 混合教學模式應用效果
3.1 學生滿意度調查
為了解學生對“汽車單片機應用技術”開展混合教學的滿意度,利用線上平臺開展了線上問卷調研。授課對象人數42人,收回有效問卷數42份。調查顯示93.2%的同學喜歡混合教學模式,90.4%的同學表示通過混合教學模式,更加有利于課程學習,有85%的同學對課程學習的作業量及作業難度是滿意的。90%的同學表示能夠掌握教師課前上傳的學習內容。
3.2 學生平臺應用情況分析
通過優慕課在線教育綜合平臺,對學生資源訪問情況、在線人數、資源訪問情況進行了統計,從圖5中看出,學生普遍使用了在線教育平臺進行了學習。
3.3 學生學習效果分析
課程進行一個學期后,對34名參加混合課程改革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94.1%的同學清楚每次課程的學習目標,在導學單的引導下,91.2%的學生清楚學習的步驟與策略。所有受調查同學表示混合課程改革對學習的促進作用明顯。調查充分表明,混合教學模式對學生可增強學生學習的目標性、條理性,可使學生獲得滿足感。
通過對期末測評成績的分析,與往屆傳統課堂教學的學生相比,開展混合教學后,學生的及格率由原來的89%提高到94%,優秀率提升至53%;在課上教學中,由于學生需當堂提交任務,學習積極性有了顯著的改善;由于課前學生進行線上學習,課上可更專注于項目的學習實踐,實訓時間充分。
4 總結
為解決“汽車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痛點,基于“互聯網+”背景,對課程進行了混合教學模式改革,進行了混合教學設計、建設教學資源等,依托優慕課在線教育綜合平臺進行課程的混合教學。實踐表明,混合教學模式的運用有助于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果較好,滿意度較高。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從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3):1-6.
[2] 彭璐.基于云課堂在線學習平臺的混合學習資源建設及教學實踐研究[D].現代教育技術,2016(5).
[3] 陳葉芳,王曉麗.混合教學模式下程序設計課程在線實踐探索[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01):103-107.
[4] 劉立云,王永花,田娟.“互聯網+”時代下多元混合教學模式應用研究——以超星學習通在《C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1):27-30.
[5] 王貴玲,李國斌.基于微課的混合教學模式在繼續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C語言程序設計”為例[J].無線互聯科技,2018.15(22):95-97.
[6] 張韻,李芒,鄭春萍等.“互聯網+”時代的新型學習方式[J].中國電化教育,2017(3).
[7] 楊城.混合多元教學法在古代文學課程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51):209-210.
[8] 教育部.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Z].2012(3):3.
[9] 米云云,胡春.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8(5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