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桂英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將兩者有效的融合則可以強化學生的思維獲取完整的知識體系,讀寫結合教學不僅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對學生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很大的挑戰,所以對于如何開展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則是目前面臨的教學困境,文章將從多個角度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改進方案,優化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語文素質
從當前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在開展語文讀寫教學過程中依然面臨著很大的教學困難,讀寫結合對教學而言是極大的挑戰,如何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在此過程中發揮學生最大潛能是教學的重點所在,對于課堂教學活動開展要更加有深度和厚度,增強課堂凝聚力,如此推動教學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重視學生情感體驗,加深讀寫教學效果
隨著新課改的有效實施,新的教學理念已經在小學語文讀寫課堂得以有效應用,根據新課改的最新教學要求,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應該轉變教學方式,不能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并且摒棄“千人一面”教學弊端,同時避免“大作文程序”現象的出現。讀寫教學的教學實質是讓學生對于課本理解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并且對于生活或是事物應從自己的視角出發,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保留學生個性化特征。基于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嘗試體驗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體驗,并對生活有自己的感悟。針對小學語文讀寫教學而言,其教學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因而他們的心理發展并不健全,具有極強的依賴性;而另一方面是與讀寫本身有關,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時注重學生對于生活的體驗式教學,教師首先讓學生熟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在此基礎上挖掘課文所要表達的含義,針對課文內容教師準備了相關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假如那位父親不堅持自己去挖掘廢墟,那14位學生會不會獲救?大部分學生回答不會,但也有少數同學認為會,教師讓其中一位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他說即使那位父親不去挖掘廢墟,消防人員也會通過相應的儀器發掘有生命存在的,對于學生的不同角度的回答,教師都給予肯定,然后教師接著出示問題,其他的孩子家長沒有像那位父親那樣堅持,他們是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教師拋出這樣的問題,很多學生開始積極思考,并且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學生認為那部分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而有的學生則說他們也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沒有能力解救自己的孩子,學生憑借自己在生活學習中的積累給出了自己的回答,這樣的教學能夠引發學生全面的思考,從而提升學生讀寫整體能力。從長遠層面分析,讀寫結合是為未來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趨勢,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組織恰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參與其中,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強化核心教學效能,積極應對教學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得以顯著的改善。
二、積極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組織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教師采取讀寫結合的模式能夠促使教學呈現的更為全面,同時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完善教學效果,加深學生語文情感體驗。通常來說,教師則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展開教學:首先,提煉關鍵詞。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關鍵詞,為閱讀與寫作的聯結提供聯動點,一些文章中的關鍵詞甚至直接能夠表達出文章的核心,體現作者的思想情感,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找尋關鍵詞,并理解其中的深刻內涵。例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里,“碰壁”這件事中,“碰壁”就是一個關鍵詞,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碰壁”究竟指什么,而魯迅先生又為什么會碰壁。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將得到極大的激發,在日后的寫作中也可能會對關鍵詞加以應用。其次,找到留白處。有些作者在寫作中可能會采用特殊的寫作技巧與方法,省略或者簡寫某些不重要的內容,因此在行文中可能出現一些看上去不夠連貫的段落,內容或形式上存在跳躍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引導讓學生對出現跳躍的段落進行補寫,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用自己的語言對缺失的內容進行補充,實現從閱讀到寫作的完美過渡。最后,發揮插圖的作用。語文課本中的一些文章會配有插圖,這些插圖或表現了文章中的某一故事場景或表達了某種情感,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插圖內容進行描述,并發揮想象力,猜測除了文章中的內容外,插圖還表現除了細節,這些細節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有哪些作用。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教師在講解中可以讓學生從插畫中找出魯迅,并描述魯迅的衣著、樣貌特征。
三、結語
總體來說,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作用極為顯著,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從各個層面展開恰當的教學,組織學生能夠對課內外的知識能夠掌握更全面,從根本上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文章重點論述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模式在教學中的具體實施,以教學策略的完整應用強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方瓊.重視開展讀寫結合提升學生語文素質[J].中華少年,2017,(19):91.
[2]劉恒圣.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32):53.
[3]馬慕菡.重視綜合性學習促進多元化發展[J].小學教學參考,2017,(33):10.
[4]孟婕.初中語文學生文本解讀能力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