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摘 要】目的:研究與分析臨床路徑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8月到2019年2月期間收治的32例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臨床護理方式的不同把他們分成護理組A和護理組B,兩組患兒都是16例,護理組A實施一般護理,護理組B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對比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與患兒家屬滿意度。結果:護理組A的總有效率是75.0%,護理組B是93.8%,護理組B比護理組A高,二者數據比較差異大(P<0.05);護理組A的患者滿意度是81.3%,護理組B是100.0%,護理組B比護理組A高,對比差異大(P<0.05)。結論:將臨床路徑護理運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中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有助于提升治療效果,提高患兒家屬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臨床路徑;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62.2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132-01
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幼兒期常見的喘息性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具有病情變化快、難以治愈的特點,其中有一部分小兒喘息將反復發作,甚至發展成哮喘[1]。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明顯提高療效。鑒于此,為探究臨床路徑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本院以32例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為對象,分別給予一般護理與臨床路徑護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相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篩選出本院符合本文要求的32例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根據臨床護理方式的不同把32例患兒分成護理組A和護理組B,兩組都是16例。護理組A:男9例,女7例;月齡2~23個月,平均(11.6±2.9);病程3d~6個月,平均(1.5±0.2)個月。護理組B:男8例,女8例;月齡2~24個月,平均(11.6±2.8);病程3d~6個月,平均(1.4±0.3)個月。比較護理組A與護理組B的基本數據,差異不大(P>0.05),可進行數據間的對比分析。
1.2 方法
護理組A實施一般護理。護理組B實施臨床路徑護理,①成立護理小組。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對組內成員進行專業化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并考核,考核通過之后才能開展護理工作,按照患兒的實際病情對護理內容進行制定,并積極開展護理工作。②臨床路徑護理的實施:嚴格按照制訂的臨床路徑進行護理,在治療方面成立實施小分組,針對患兒病情進行相應護理,充分體現以患兒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具體實施內容包括:入院1~2 d,準確作入院護理評估,對患兒進行生命體征監測,介紹醫院的環境、責任醫生及護士,告知醫院的相關制度,為患兒沐浴、更換病號服,觀察患兒的基本情況,指導患兒正確咳嗽與排痰、用藥及健康飲食(宣傳科學喂養,為哺乳期嬰兒家屬,多講解哺乳喂養及及時添加輔食的重要性,預防偏食與過食、飲食結構變動等情況。)加強病房巡視。入院3~4 d后,觀察患兒一般情況,包括痰液顏色、治療效果、藥物不良反應等。住院5~7 d后,實施針對性健康宣教。住院8~12 d后,實施出院指導,囑咐患兒家屬避免帶其出現在公共場所,并監督患兒按時服用藥物[2]。
1.3 觀察指標
(1)對比護理組A與護理組B患兒的治療效果,評價標準是①顯效:治療后3d內,臨床癥狀消失,肺部喘鳴音好轉;②有效:治療后7d內,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肺部喘鳴音好轉;③無效:治療7d后,臨床癥狀仍未好轉;總有效率=(顯效+有效)/N×100%。(2)對比護理組A與護理組B的患者滿意度,運用本科室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由患兒家屬填寫問卷,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一般)/N×100%。
1.4 數據統計
實驗中所得數據利用 SPSS21.0 進行處理和分析,統計方法為對計量資料采取 t 檢驗進行分析,對計數資料樣本率則采用 X2檢驗進行分析,當判斷指標 P < 0.05 時,表明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比較
護理組A的總有效率是75.0%,護理組B是93.8%,護理組B比護理組A高,對比差異大(P<0.05)。詳見表1。
2.2 患者滿意度比較 護理組A的患者滿意度是81.3%,護理組B是100.0%,護理組B比護理組A高,對比差異大(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的發病部位多為毛細支氣管與小氣道,患兒一旦發病,氣道極易產生組胺、白三烯等炎癥物質,進而收縮氣管平滑肌,使得腺體分泌變多,細小氣道便因此受阻。擴張氣道、抑制炎癥物質產生是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的基本原則, 根據研究表明[3],對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采取精心護理干預,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干預效果。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標準化、科學化的護理模式,可以為患者制定有效的護理方案,有嚴格的工作流程以及確切時間要求,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及對患者的病情的預見性;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避免產生護理差錯,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屬滿意度,本研究對比一般護理與臨床路徑護理的實施效果,發現:護理組B的總有效率(93.8%)比護理組A(75.0%)高,且護理組B的患者滿意度(100.0%)也比護理組A(81.3%)高,說明護理組B的護理效果比護理組A好,提示臨床路徑護理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的實施效果優于一般護理。
綜上所述,臨床路徑護理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的實施效果滿意,有助于提升治療效果與患者滿意度,推薦應用。
參考文獻
[1] 黎莉.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的護理心得[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1):2107-2108.
[2] 趙維笑,宋文秀. 臨床路徑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導報,2016,13(2):142-144.
[3] 郭敏慧.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6,29(21):1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