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

【摘 要】目的:探究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在心理及生活方面所產生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間于我院進行治療的80例肺結核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即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取正常護理措施,實驗組采用護理干預。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實時觀察,分別比較兩組患者在焦慮、抑郁、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等各方面的評分。結果:經護理后,患者在各方面的評分都呈現出一定的變化,且實驗組的結果優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差異性P^0.05,并且實驗組患者經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較之對照組也要高,其差異性P^0.05。結論:護理干預,可明顯減少肺結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抑郁情況,并使其之后的生活質量也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還能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療,可廣泛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539【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138-01
引言
肺結核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發生于呼吸道內,并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此病主要由結核分歧桿菌所致,并且病程較長,病情還極為復雜且經常容易復發,一旦得病往往不能在短期內治愈。而由于治療肺結核所需時間也較長,患者在治療期間不可避免就會產生多種不良情緒,長期治療會給患者帶來巨大傷害,同時還降低了其生活質量。因此,為有效提升治療質量,經研究我院對患者實行護理干預以協助治療,通過全面護理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所收治的病患中選取80例肺結核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即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齡最小24歲,最大73歲,平均年齡(46.3±9.8)歲;實驗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16例,年齡最小30歲,最大69歲,平均年齡(48.6±8.7)歲。所有患者均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并且所有患者本人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均已知悉,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基本情況上組間差異并不顯著,P>0.05,可不進行統計。
1.2 方法 對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方式,而對于實驗組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干預 當患者入院后,醫護人員應在日常治療期間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通過了解患者基本信息這一過程逐漸與患者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并不斷提升患者對治療工作的信任度。由于肺結核的傳染性,多數患者在患病后由于害怕將疾病傳染他們,久而久之就會纏身一定的自卑感,從而逐漸減少了與外界的交流,再加上由于缺乏對病癥的認知,一旦發病就會產生恐慌,從而導致大多數患者在患病后都會產生多種不良情緒。因此針對這種情況,醫護人員應當及時了解到患者的心理變化,并對其進行疏導,在日常也要不斷給予患者一定的鼓勵,增強其治愈疾病的信心。
1.2.2 健康宣導 醫護人員應當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宣導,使其能正確認識到肺結核這種疾病,以及治療此疾病的重要性,同時還要鼓勵患者積極治療。此外,醫護人員還應在治療期間加強對患者日常飲食的宣教,如應加強營養,且飲食應當主張高熱量,同時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最后還應將一些健康知識編輯成冊,主動向患者進行發放。
1.2.3 藥物指導 當向患者發放藥物時,醫護人員應當主動向患者講解藥物的療效以及其可能會導致的不良反應,并要告知患者當出現不耐受現象時應當及時進行告知。此外,還應向患者強調一定要嚴格按照醫囑配合治療,切不可擅自更改藥物或者藥量。
1.2.4 出院指導 當患者治愈出院后應做好對患者的出院指導工作,告知相關的注意事項,如藥物用量、復查時間,同時還應做好隨訪及記錄工作。
1.3 評價方法 使用抑郁自評表SDS來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價,其得分越高則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差,使用MOS問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主要評估內容為患者的情緒、軀體、社會以及角色等當面的功能,其評估分數越高,則患者的生活質量也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軟件為SPSS19.0,計量方式為(x±s),t檢驗,組件比較使用x2校驗,P<0.05時具有差異性,當P>0.05時可不統計。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SDS評分都有所下降,且對照組要明顯低于實驗組,P<0.05。如下表1.
2.2 護理干預后,實驗組的生活質量中各項功能的評分都要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下表2。
3 討論
肺結核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傳染病,如果在早期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將會引發一定的并發癥并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而由于此病治療時間較為漫長,且需要長期服藥,并且還極易反復,患者長期患病難免會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反應,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心理健康,進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對患者進行疾病治療的期間,也應注重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減輕患者因得病治病而產生的心理負擔。通過護理干預,對患者從多方面進行指導,患者可以對疾病有更多認識,有效提升了患者在治療期間的配合程度并增強了其抵抗疾病的信心。因此,治療期間的護理干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可進行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超, 李紅, 夏晨曦,等. 護理干預對老年肺結核患者抑郁焦慮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醫藥導報, 2014, 11(3):128-130.
[2] 楊莉, 冒晶. 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269-270.
[3] 周明芳. 肺結核患者施行護理干預對其心理狀態與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6(5):24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