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吳文浩 潘燕
[摘要]本文通過對泰州市產學研協同合作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針對現階段泰州市產學研的現實情況,分別從發揮政府部門服務和引導帶頭作用、創建區域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組織、促使并加強高校向技術型院校邁進、基于企業建立產學研技術創新體制、全面組建技術中介部門和經紀團隊等方面,提出了泰州市產學研協同合作發展的有效路徑。以期能夠進一步推動泰州市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構成強大的合力。
[關鍵詞]泰州市;產學研協同合作;現狀;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4-002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4.011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產學研協同合作是當代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推動產學研協同合作是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健全創新體系、促進創新型城市發展的關鍵舉措。近些年來,泰州市為了達到轉型和升級的重要目標,對技術創新高度重視,也在不斷追加投入,技術創新管理效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卻和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基本要求存在一定的距離。對此,探究泰州市產學研協同合作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利于找到問題的根源,進而提出針對性地解決措施。
一、泰州市產學研協同合作的現狀及主要問題
(一)產學研現狀
從泰州市當前產學研協同合作現狀的整體調查情況看,首先是實施產學研協同合作的根本動力。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實施產學研協同合作動力要素中,泰州許多企業表示跟蹤行業或是相關領域的科技發展動態,產業升級及發展的實際需求、市場競爭以及對手壓力是較為關鍵的動力要素。其中44%的企業表示跟蹤行業與相關領域科技發展情況是最重要的動力要素,這說明泰州當地企業在技術創新上有著一定的前沿性意識。相對來說,因培養專業人才和運用外界創新資源而實施產學研協同合作的較少。其次是尋找產學研協同合作伙伴的途徑。根據所調查的企業顯示,政府部門推薦與中介機構推薦是企業尋找產學研協同合作的常用途徑。其中,有38%的企業表示,政府部門的推薦更加有效,這表明泰州市政府在產學研協同合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再次是產學研協同合作的基本模式。產學研協同合作可劃分成三個維度的合作,即低層次項目引入,包含技術轉讓、重要技術項目引人、委托開發。中層次合作研發,高層次培養技術性專業人才,包含共同創建研發中心、經濟實體等。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企業更加傾向低層次的合作模式,這說明泰州市當前產學研協同合作的整體層次較低。
(二)產學研主要問題
首先,政府部門相關政策和體制不健全,嚴重影響了產學研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由于不同級別行政部門獨立為政,市場監管制度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平等,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不健全,讓產學研協同合作出現了松懈、臨時等情況。甚至發展利益爭議、法律糾紛等,造成產學研協同合作缺少強勁動力。此外,政府部門公共服務崗位缺失,導致技術資源零散,資源使用與投入產出整體效率偏低,進而阻礙了產學研協同合作的深入開展。若是不轉變產學研協同合作現狀,技術創新、創新推動轉型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等愿望便會全部落空。
其次,企業缺少中高等技術人才,企業科技創新水平有限。技術型人才到底素養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企業自主創新的成功與失敗。泰州市企業人才不僅整體數量較少,并且高水平的人才比重較低,和企業創新的實際需求嚴重不吻合。大部分企業通常存在高等人才引進困難,中等人才無法留住的情況,而且缺少人才招聘、培養與鼓勵等方面的有效機制,從而造成企業科研團隊水平較低,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獨立科研項目較少。
最后,產學研協同合作形式少、周期短。很多企業和高校科研中心建立的合作關系,但通常以短期或是臨時的合作為主,構建長期合作關系以及合作創新平臺的少之又少,無法實現風險共同承擔、利用彼此分享、優勢互補的目標。協同合作形式主要以科技服務、協作研發和委托研發等低層次上,共同創建研發中心與科技聯盟的深層次協作較少,而發達國家則是運用合作研發或是共同創建研發中心與科技聯盟等形式深層次合作形式。
二、促進泰州市產學研協同合作的有效路徑
(一)發揮政府部門服務和引導帶頭作用
泰州市政府在區域協同合作創新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區域協同合作創新的引導者與推動者。首先應簡政放權,依舊市場化體制,建立良好的發展環境。政府部門應從核心科技資源分配向引領、監管、規范等方向轉移,重點強化政策法律規定體制的建設,為不同主體的密切協作提供有利的體制保障。其次應制定相關的資助優惠制度。發達國家的實踐經驗證明,加大政府投資比重是對自主創新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對有關當地產業重要共性科技的開發,政府部門應系統應用技術創新發展基金、稅收減免、風險補助以及貸款緊貼等有效形式,為合作創新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最后應建立專門的產學研合作創新管理中心。構建以政府為引導,行業企業、技術服務、金融組織共同參加的管理中心,統籌并全面協調各項工作,制定長期有效的互動體制,為產學研深層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利的組織保障。
(二)創建區域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組織
首先應創建產學研協同合作創新聯盟組織。產學研協同合作創新聯盟組織是企業、高校以及科研中心等主要創新主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資源及探究專長,在政府部門、技術中介機構、金融組織、終端客戶與其他非政府部門的配合下,共同實施科學探究、技術研發與成果轉換的創新性活動。促進泰州市產學研工作,需要不同創新主體凝聚在一起,強化聯系與交流,利用各個市場主體的合作及資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創新價值。其次應堅持以項目、隊伍、平臺為協同合作創新聯盟創建的核心元素,拓展產學研協作形式,提高合作效率和質量。支持探究型高校以及應用型高校共同建設、校企協同建設、政府高校共同建設、政府高校和企業協同建設平臺,利用合作開發或是協同構建研究機構與技術聯盟的方式,面向產業群集聚實施共性技術開發項目,根據項目的實施、平臺的構建整合各方面專業人才,打造專業精英團隊。
(三)促使并加強高校向技術型院校邁進
西方國家產學研協同合作與創新的實踐經驗證明,產學研需要探究型院校的大力支持,更加需要當地應用型院校的配合與參加。目前,泰州當地高校應密切圍繞我國教育發展規劃,努力向應用技術型院校方向發展,全面落實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鼓勵應用型探究及服務區域發展的基本任務。對泰州當地高校而言,重點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其一,應堅持地區性、應用型發展定位,走轉型建設、內涵提高的道路,為經濟轉型、創新推動、科技變革等提供有利的技術與人才支持。其二,建立具有地域性、個性化、應用性的專業。結合當地核心產業與新興產業,適當調整過去專業,增加全新專業,交錯結合發展專業,提高院校專業和當地產業之間的契合度和緊密度,讓專業向地域性、個性化及應用性的方向靠攏。最后,注重應用性探究。泰州各大高校應基于地區、行業企業的現實發展需求,以有效解決現實問題為切入點,突出實用性,將科研成果轉換成教學能力以及社會服務技能。
(四)基于企業建立產學研技術創新體制
《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構建以企業為核心、產學研有機融合的科技創新系統,并將其當作全方位促進我國創新體制建設的切入點。泰州產學研的協同合作應構建在以企業為引導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制,以市場實際需求為主要動力。重點企業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帶頭作用,建設研發機構,加強研發資金投入,按照市場與自身發展的基本目標構建技術開發方案。此外,還要作為項目委托人或是贊助方和當地高校或是其他研究中心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主動參加科技研發。而中小型企業應重視自身的創新能力,中小型企業相對來說更為靈活,能夠針對市場變化及時做出反應,因此創新意識和需求更加強烈。要利用技術獎勵、物質與金融等社會公共服務制度,吸引并整合創新資源,努力建設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創新群體。
(五)全面組建技術中介部門和經紀團隊
科技成果的宣傳與使用是影響技術創新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而發達的技術中介服務組織構建了科技成果與產業實際需求之間的有效橋梁,成為技術創新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構成部分。泰州市應高度重視科技服務行業的建設和發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學習著名科技服務組織的成熟工作流程及方式,推動當地科技服務組織的發展,創新服務方法與商業模式,培養科技服務行業群。此外,強化對科技服務行業工作人員的培養和專業培訓,注重引進與培育一批了解市場、懂得技術、擅長管理的技術經紀團隊,努力增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及綜合能力。
三、結語
和常規意義上的產學研協同合作相比,地區產學研協同合作與創新注重的是一體化的深層次協作。雖然在日常工作實踐會比較復雜,但泰州市政府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在實踐過程中因地制宜、不斷進行調整和改進,努力探索適合當地發展的產學研協同合作與創新模式,完善相應的運行體系,積極尋找技術和經濟、革新和產業、產業與區域的有機融合發展道路,從而更好地推進本市的轉型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