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華 莊苒 曾真
[摘要]研究目的:推動GSP教學改革。方法:依托仿真軟件對高職藥學類專業《GSP實務》課程進行實訓教學改革,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課程結束后通過抽樣調查的方法收集兩組學生意見,綜合課堂效果,對實訓教學方案進行探討。結論(改革建議):采用仿真軟件;采用角色扮演;采用案例教學;利用模擬藥店和實訓基地;借助真實工作材料和工作場景;鼓勵學生參賽。
[關鍵詞]GSP;仿真軟件;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4-012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4.057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在藥品經營企業必須通過GSP(全稱為《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強制認證的行業背景下,《GSP實務》課程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專業課。傳統的教學往往以理論講授為主,實訓部分相對弱化,學生缺少操作實踐的機會,缺乏學習的熱情,課堂較為沉悶。學生反映法規條款多內容瑣碎,學起來枯燥乏味,興趣不濃。但《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是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課,是藥品在流通過程中保證藥品符合質量標準的一整套管理標準和規程。為探索有效的《GSP實務》實訓方案,促進職業技能提升,我院引入了GSP仿真軟件,助推教學改革。為驗證此次教學改革成效,于課程結束后開展了教學滿意度調查,在調查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為高職藥學類GSP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一點思路。
一、教學改革設計
在《GSP實務》課程的實訓課部分對兩組學生采用了不同的方案。
實驗組:包含本院藥學系16級藥品經營管理專業、藥品生產技術專業、藥品質量安全專業(約130人)。實訓課時增加到16節,4節/次。實訓內容基于醫藥商品購銷員、儲運員職業技能模塊,依托3D仿真軟件,將藥品經營企業的收貨、驗收、入庫、揀貨、出庫復核、運輸配送等環節設計為一個個通關游戲,教師每次課前發布任務、講解注意事項,課中對學生進行操作指導,課后查看成績(系統自動生成),跟蹤學生進度。
仿真軟件有兩種運行方式:一是任務教學:每個學生在仿真環境下獨立完成一個任務。學習模式是學生自主式學習,在“做中學,學中做”,從自己的錯誤中提高。二是項目教學:多個學生組成團隊,在同一個仿真環境中進行角色分配,共同完成一個項目。學習模式是有引導的探索,團隊之間相互學習提高。適用于課程學習的最后階段。
對照組:包含本院藥學系16級藥學專業(約70人)。實訓課時為4節,2節/次。不用仿真軟件,采用傳統的實訓方式。實訓內容簡化為教師對藥品經營企業的收貨、驗收、入庫、揀貨、出庫復核、運輸配送等環節的工作流程進行講解,以理論講授和教師演示為主,學生很少操作或不操作。
學期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開展教學滿意度的抽樣調查。圍繞學生對仿真實訓教學和傳統實訓教學的反饋,設計了調查內容。通過問卷星工具對問卷進行了編輯,發送至兩組學生的微信群和QQ群,以及部分本院藥學類畢業生的班級群,由學生自愿如實填寫。
二、結果統計與分析
(一)問卷調查
回收問卷共計136份,有效問卷136份。實驗組學生提交問卷66份,對照組提交問卷42份。還有28份為未修過《GSP實務》的藥學類學生。
分析:調查有效覆蓋了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同時接收了藥學類專業的部分已畢業學生(之前未開設此門課程)。樣本量具備統計學意義。
(二)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53.68%的學生在醫藥倉庫(藥品配送中心)相關的崗位工作或實習過(所有被調查學生均已進入實習或已畢業)。
分析:過半數的高職藥學類學生的工作場景跟GSP是相關的,鑒于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在GSP相關課程的授課中,應該充分結合到相關崗位的職業技能要求,采用情景教學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等,而3D仿真軟件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工具。
(三)對GSP實訓教學的建議
部分學生提出增加團隊任務,讓學生組隊在同一場景中分不同角色完成任務;提出到企業去實地參觀實踐;提出實訓課應該設計得更加有趣。
分析:學生認為團隊合作完成任務是有樂趣的事情,之前因課時的限制,仿真軟件的團隊項目做得較少。在之后的教學中,將根據學生進度靈活安排,讓進度快的學生嘗試組隊完成團隊項目。還有學生提出去企業實地參觀實踐,為他們呈現真實的工作場景,我們將在后續教學中靈活安排學生到藥品配送中心和零售門店進行實地參觀,讓一線的倉儲和零售人員為學生進行展示和講解。學生喜歡有趣的課程,教師盡量在教學設計中增加“有趣”的環節和內容。
(四)仿真軟件對該崗位實際工作的幫助程度
實驗組學生認為幫助較大、幫助不大、不確定的比例分別是92.42%、3.03%、4.55%;對照組學生認為幫助較大、幫助不大、不確定的比例分別是80.95%、7.14%、11.90%。
分析:絕大多數學生肯定仿真軟件對實際工作的幫助,相當于給學生提供一個工作場景,走一遍工作流程,進行上崗前的“熱身”。且實驗組對“仿真軟件對工作幫助較大”的認可比例(92.42%)顯著高于對照組(80.95%)。
(五)課程結束后,對醫藥倉儲相關崗位的工作內容和流程的熟悉程度
實驗組學生基本熟悉、有點印象、沒印象分別占65.15%、34.85%、0%;對照組學生基本熟悉、有點印象、沒印象57.14%、40.48%、0。
分析:在知識和技能掌握方面,實驗組的效果(65.15%基本熟悉)略高于對照組(57.14%基本熟悉)。可見傳統的實訓方式雖然課時少,內容精煉,但教師如果經驗豐富,也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課程內容,所以不能完全否定傳統實訓方式,如教師講解案例等方式。
(六)實驗組樣本研究
實驗組樣本中,84.85%的學生認為仿真軟件有一定挑戰性,比較好玩,在游戲中熟悉了GSP工作流程和工作場景,有12.12%學生認為軟件對課程有幫助,但難度較高,影響學習熱情,有3.03%學生認為軟件對學習沒有幫助,是在浪費時間。
分析:絕大多數學生肯定了仿真軟件對學習的幫助,樂意使用軟件,在“玩中學”“做中學”;少數學生認為仿真軟件有用但難度高,原因可能是3D軟件容易引起用眼疲勞,以及有些學生從未接觸過網頁游戲,對快捷鍵的操作不熟悉而產生畏難情緒。
(七)對照組樣本研究
對照組樣本中,對“GSP課程實訓增加3D軟件仿真模擬,把GSP各環節的工作設計成通關游戲”的態度:88.57%的學生表示期待;8.57%的學生表示無所謂;2.86%學生反對。
分析:絕大多數學生期待實訓教學采用仿真軟件,用游戲的理念來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習變得更有樂趣。
結論:仿真軟件作為實訓教學工具,因其有趣、互動,能呈現工作場景,幫助學生熟悉工作流程,即時生成實訓成績,提示操作錯誤,廣受學生歡迎和認可。從課堂情況來看,上課氛圍好,學生參與熱情高,在項目進程中互幫互助,培養了團隊協作意識,培養了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師生互動更加頻繁,總體上課效果優于傳統課堂。
三、對《GSP》實訓教學的討論
此次調查結果表面上看是體現了學生對仿真軟件的喜愛,實際上是學生對這種生動立體的教學方式的喜愛。所以教學改革的核心是“有趣”“互動”,從視聽覺各方面調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享受課堂。基于這樣的教改方向,對GSP相關的課程實訓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一)采用仿真軟件。仿真軟件在本課程教學中,得到絕大多數學生的認可和歡迎,且被認為對實際工作的幫助很大,好玩有趣,是行之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教師需提前熟悉軟件的各教學模塊和游戲的注意事項,導入學生信息。任務發布前,教師向學生說明實訓的目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項。任務進行中,因學生進度各不相同,教師及時關注學生特別是不熟悉網頁游戲的女生的進度,及時給予指導,甚至鼓勵進度領先的學生來幫助進度落后的學生。任務結束后,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結合課程內容,回歸實訓目的,而不能把實訓弱化成純游戲。
當然,仿真軟件只是教學手段中的一種,要充分推進教學改革,還應綜合其他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
(二)采用角色扮演。對于高職藥學類專業的學生來說,沒有法學基礎,GSP理論學起來晦澀難懂,單一理論教學不容易激發他們的興趣,可采用更靈活的教學方式,比如對藥品入庫、出庫進行場景模擬,讓學生熟記流程,分配不同角色,完成相應崗位的操作。比如講到GSP認證準備,讓學生扮演藥店工作人員,教師扮演藥監檢查人員,對學生進行隨機提問。通過課上的角色扮演,增加學生的課堂緊張感、學習的緊迫感,以及完成任務后的成就感。
(三)采用案例教學。平時積累課程相關素材,收集整理或者編寫一些相關案例,特別是藥品經營企業違反GSP規定的一些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從而加深印象。可結合醫藥批發和零售企業GSP現場檢查中常見的問題,整理編寫成案例的形式,以課堂討論的形式進行引導和講解。
(四)利用模擬藥店及校外實訓基地。仿真軟件側重藥品批發企業的工作場景模擬,而藥品零售企業的工作場景較少,涉及藥品零售GSP實訓時,模擬藥店可以實際操作給學生看藥品如何陳列,如何養護。如藥品分類陳列的實訓任務,可將學生安排在模擬藥店,隨機分配藥品(空包裝),讓學生對藥品貨架和柜臺進行分區、標識,把藥品放在對應區域。校外的藥店、實訓基地更多地給予學生觀察發現現實工作中應該如何實施《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五)借助真實的工作材料和工作場景。可以準備一些企業的入庫單、出庫單、檢驗報告、首營企業審核、首營品種審核等相關文件資料的復印件,供學生實訓使用。同時創造條件安排學生到企業實地參觀,安排企業行業的專家為學生展示和講解工作職責和流程等,學生與行業專家面對面進行交流與探討。這樣的方式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認識到學習是有用的有趣的,對崗位職責有直觀的認知,從而激發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六)鼓勵學生參賽。鼓勵學生參加醫藥商品購銷員、醫藥商品儲運員等工種的職業技能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事為契機,向國內同類院校以及醫藥流通企業進行學習。教師有了帶隊參賽的經驗后,將比賽的要求潛移默化為教學的要求,通過比賽來反思教學,吸收行業經驗,促進教學改革,指導實訓設施建設。甚至可以把比賽的賽程和規則設計到實訓教學中,既推動了教學改革的,又從中選拔了參賽人選,既強化了學生的技能,又提升了教師教學水平。
以仿真實訓教學改革為契機,綜合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靈活運用,相信高職藥學類《GSP實務》課程能夠真正做到工學結合,讓學生“玩中學、做中學”,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水平,為快速適應將來的相關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