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莉
【摘要】《論語·雍也》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以遞進的形式向我們呈現了三種不同的學習境界:知之、好之、樂之。其中,樂之是最佳的學習境界。所謂樂之,即是富有激情地,饒有興趣地進行學習活動。也正是因為“樂之”,所以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基于此,教師在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中,應當采取有效策略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成為作文教學活動中的樂之者。
【關鍵詞】寫作興趣;片段訓練;思維導圖;讀寫結合;自改互評;獎勵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學校對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寫作興趣給予了充分重視與格外關注。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中年級作文教學的時候,應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從而使他們產生寫作靈感,進而使學生脫口成章,妙筆生花。鑒于此,本文結合我自身的作文教學實踐,就如何培養中年級小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行如下探究。
一、加強片段訓練,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如果說寫作教學是一方澄澈如洗的天空,那么片段訓練則是這方天空中必不可少的一朵云彩;如果說寫作教學是一片翠色欲滴的草原,那么片段訓練則是這片草原中必不可少的一抹綠色。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只有把段落寫好,才能把作文寫好,寫得出色,寫得精彩。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片段訓練是寫作教學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更適應于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當巧借“片段訓練”之東風,助力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與培養。例如,我在讓學生以“媽媽的愛”為主題進行寫作時,是這樣做的:
一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以‘媽媽的愛為寫作主題,進行片段訓練。下面,請你們先寫一寫作文的開頭。在寫的過程中,要注意語句通順,緊扣主題。”隨后學生們以“媽媽的愛”為主題,對開頭進行構思與寫作。我隨機巡視,適時地提醒他們:“寫開頭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開門見山,可以設置懸念,也可以運用修辭,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種。”最后,我讓幾名學生展示他們完成的片段。有的學生寫的是媽媽的愛猶如一首田園詩,清新淡雅,意境深遠;媽媽的愛宛如一首琵琶曲,婉轉動聽,惹人心醉;還有的學生寫的是媽媽的愛是一縷春風,給我以慰藉;媽媽的愛是一束春光,給我以希望……如此一來,這不僅為學生寫好作文打下了基礎,還激發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二、巧借思維導圖,誘發學生寫作興趣
思維導圖是一種充滿活力與生機的教學方法。它不僅具有圖文并茂、一目了然的優勢,還具有化繁雜為簡潔、化凌亂為有序、化抽象為形象的奇效。因此,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把思維導圖融入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中,從而助力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
如以《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的習作為例。上課伊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的寫作主題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對于這個主題,你們想寫哪些內容呢?下面,請你們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構思,老師還會根據你們繪制的質量評選出優秀獎。”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們精心繪制,積極思考。有的學生以春節為關鍵詞,劃分出“桃符、春聯、餃子”等分支;還有的學生以中秋節為關鍵詞,延伸出“品嘗月餅、觀賞明月”等分支。總之,這樣的方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寫作興趣。
三、運用讀寫結合,強化學生寫作興趣
教學實踐表明:讀寫結合法對于強化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在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中,需要積極主動地把讀寫結合法融入作文教學中,從而強化學生寫作興趣。
以一次聽課摘錄為例進行闡述。教師講完《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后,讓學生模仿這篇課文的寫作手法。她問學生:“同學們,請你們說一說作者在寫作《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時候,運用了哪些手法?”有的學生說:“課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使用了引用這種修辭手法。”有的學生說:“就課文的第二段內容而言,這一自然段主要運用了排比,夸張,比喻的修辭手法。”還有的學生說:“作者在描寫桂林的山的時候,充分運用了排比修辭手法,如,有的像……有的像……”教師對他們的回答進行點評后提出要求:“請同學們自選主題,利用這篇課文中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隨后,學生們開始進行仿寫。最后,教師讓學生相互分享他們所仿寫出來的文章。這種讀寫結合,學法遷移的方法充分強化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加強自改、互評,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眾所周知,小學生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閱歷尚淺,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與寫作經驗。如此一來,會對學生的寫作帶來一定的困難。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自改、互評,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動力,還能誘發學生寫作興趣。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中年級作文教學中,應當充分加強自改、互評,使學生在相互修改的過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與優點,增強自身的寫作能力。
在一次《難忘的一件事》習作課堂上,我讓學生當堂進行作文的修改。首先,我把修改作文的標準告訴學生:作文內容是否體現了“難忘”這一主題;語言是否通順流暢,富有文采;結構是否嚴謹;是否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其次,我把修改作文的常用符號以及修改方式告訴學生,并讓他們利用紅筆進行批閱修改。之后,向學生介紹自改互評活動的流程:學生先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而后同桌之間相互修改評閱。隨后,學生們進行自改互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能發現作文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還能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如此一來,可謂一舉多得。
五、采取獎勵措施,提高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常常發現小學生有較強的自尊心,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此時,教師若能采取獎勵措施,那么不僅能提高學生寫作興趣,還能增加學生的榮譽感與自信心。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中年級寫作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采用獎勵措施,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進行作文評比。對作文得分高的學生給予表揚與獎勵;對作文水平進步快的學生,頒發進步獎與小紅花。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室的一角開辟一個“優秀作文”的專欄,以便及時地把學生的佳作張貼在專欄上面。教師還要在佳作中寫上自己的評語。這樣能夠增加學生的自豪感。結合我班級情況,在獎評《說給媽媽的心里話》作文的時候,為班里一個十分內向,自卑心嚴重的學生設計了如下評語:“你的作文內容充實,言之有物,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書寫又十分認真工整。其實,你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老師為你點贊。相信自己,你能做得更好。”后來,在我的不斷鼓勵下,這名學生逐漸地樹立了自信心,他的作文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總之,作文教學中實施獎勵與激勵措施,能夠有效地增加學生的榮譽感與自信心,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興趣與日俱增。
綜上所述,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通過加強片段訓練,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巧借思維導圖,誘發學生寫作興趣;運用讀寫結合,強化學生寫作興趣;加強自改互評,培養學生寫作興趣;采取獎勵措施,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方式,對中年級作文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從而使中年級作文教學充滿趣味性,進而使小學生快樂寫作。
參考文獻
[1]周修簪.小學中年級作文如何做到言之有物[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
[2]吳笑娥.放飛孩子自主寫作的翅膀——中年級作文教學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37).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