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游
摘 要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持續深入。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教師應該把握好機會,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其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素質教育及社會現實的客觀要求,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本文就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展開探討。
關鍵詞 高中數學 學生培養 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而高中的數學對學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邏輯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高中的數學需要得到教師和學生的充分重視。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會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建立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核心目標,以全面發展學生為最終目的的教學策略。
1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意義分析
數學作為一門工具學科,與其他學科聯系緊密,尤其是與物理化學聯系更為密切,學好數學、培養好數學思維能力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有顯著的促進作用。(1)推動我國素質教育教學的開展。素質教育對于學生的德智體美有全面的要求,著重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高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切合素質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智力發展的要求,通過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勤于思考、敢于創新、積極探索。轉變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過度的強調學生的成績,忽視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弊端。(2)適應當前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社會在不斷地進步與發展著,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于人才的素質要求在不斷地提高,如何做到與時俱進,積極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當前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關注的問題。學生在自身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會構建自身的數學知識體系,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懂得應時而變,隨時轉變自身的思想,適應當前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
2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2.1培養主動思考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著手,引入生活場景,配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形成主動探索、積極解決的良好習慣,加深其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以《等比數列》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比較生動的情境來吸引學生注意力:龜兔賽跑,兔子在烏龜前進100m后出發,假設雙方速度恒定,兔子的速度為烏龜的10倍,則當兔子前進100m,烏龜僅僅前進了10m,兔子再跑過10m,烏龜前進了1m……,在設定好相應情境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果讓你進行命題,在經過上述文字描述后,你會提出怎樣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對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進行培養,在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拓展。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出相同時間內,兔子和烏龜分別前進的距離,然后判斷兔子是否能夠在一定距離內追上烏龜,通過相應數列的特點,引出等比數列的概念,以此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知。
2.2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進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施分層教學理論的第一步就是將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分組,學習能力相當的人分為一個小組,這樣能夠讓教師將學習進度快的小組和學習進度慢的小組分別開來。對待學生進度快的小組,教師可以布置相對多的學習任務,對待學習進度慢的小組,教師可以少布置一些任務,這樣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跟上教師的進度,學生在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上也能夠循序漸進。在我國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讓所有的學生學習同樣的知識,學習進度快的學生就會有很多的精力派不上用處,學習進度慢的學生跟不上教師的進度,從而喪失學習的信心。將學生分開對待體現出了新課標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讓每名學生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分組學習的方式還有助于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相同進度的學生會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2.3引導學生解題總結與反思,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全面性
在數學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進行各種解法分析,探討各種可行性外,還要教會學生適時反思、總結,深入思考問題的合理性,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全面性,這也是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解完一題后,可以要求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和反思:(1)這題包含了那些基本概念?它們是怎樣聯系起來的?(2)解這題后,運用了那些基本定理或公式?(3)這題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來解?哪種方法最簡單?變更這個問題的條件能否產生新的結論,即對這一問題進一步推廣。解題教學在數學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是多元化的,是啟發積極思維、激發創新意識、發展創新能力和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方法的重要途徑。
2.4培養實踐操作能力
傳統數學教學模式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片面強調理論教學而忽略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甚至存在“全理論零實踐”的問題,引發了“高分低能”等現象。事實上,數學思維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存在非常密切的關聯,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也能夠推動生活實踐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明確目標,制定計劃,對學生的時間操作能力進行培養,將教材中的知識、規律等與現實生活融為一體,在鞏固學生印象,加深記憶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其拓展數學視野。
3結語
教師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應該將高中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充分活躍課堂的氛圍,選擇最適合高中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充分地融入課堂中來。在課堂中引入一些因素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充分地融入課堂中來,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媛媛.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1):164.
[2] 李曉潔.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6.
[3] 彭云.高中數學過程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校園數學,2015(78):56-57.
[4] 胡娟.基于多元智能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的行動研究[J].上海外國語大學,2016(6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