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桂霞
【摘要】德育教育是中職學校教學中關鍵的一部分。德育教育的成敗直接關系著勞動者的素質。班主任是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施教者。本文著重分析中職學生的特點及成因,探討中職學校服裝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學校? 德育工作? 興趣?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96-01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舵手,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學生德育工作。加強德育工作,是時代和社會的客觀要求,也是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適應形勢,提高德育工作,是每個中職學校班主任面臨的一項艱巨的任務。
一、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
(一)中職學生普遍缺乏學習毅力,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文化基礎較差,有自暴自棄心理。
(二)日常行為不規范,紀律意識和自控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缺乏集體榮譽感,個別學生害怕吃苦,拈輕怕重。
(三)性格較為叛逆,厭煩說教,個別學生比較為固執,不聽勸阻,容易出現意氣和感情用事,缺乏正確判斷是非觀念的能力。
(四)缺乏自信,對自己的職業未來較為盲目,認為畢業即失業,找到工作也是沒有出息的。
二、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許多家長為了家庭生活,外出打拼忙于工作,對孩子缺少關愛,對孩子的學習、教育不夠重視。部分家長對孩子要求過松,甚至對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問。還有些家長文化水平低,不會管教孩子,甚至溺愛孩子。因此,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導致學生養成了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二)學校原因
學校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學校的一些不良因素對學生也產生不良的影響。教材知識陳舊,學生對教材內容不感興趣,影響學生的成績;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死板,沒有創新意識,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學校課余活動單調,只重視傳授知識而忽略思想教育,導致學生得不到全面發展。
(三)社會原因
目前, 社會上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歧視,認為“職業教育是二流教育,學生也是二流學生”,致使不少學生迷失了人生方向。此外,大眾傳播媒體的文化中,不良的因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負面作用,對自我約束力較差的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不良的影響。
綜上所述,要做好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對中職學校來說確實是件頭等大事,尤其是直接負責德育教育的班主任。因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對學生的德育管理,是擺在每一位班主任教師面前必須思考和解決的課題。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班主任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法國羅曼·羅蘭說得好,“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都會變得黑暗”。班主任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對待學生應做到一視同仁。尤其對后進生,更應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尊重。例如早晚自習課多到教室去轉轉,休息時間多到學生中間去聊聊,有人生病及時地關照,有人生活費不足了,班主任及時予以解決。班主任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關愛學生,才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班主任就會受到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只有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班主任教師產生共鳴,從而親其師,信其道,繼而構建起“良師益友”型的師生關系。
(二)教師要有良好的素質,做學生的表率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作為德育工作的施教者,班主任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高尚的職業道德,淵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技術,才能博得學生的愛戴與尊敬,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團結帶動全班學生,使大家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合力,自覺做好班集體的各項工作。根據服裝專業的特點,從新生入學開始,通過班會、周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愛崗敬業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綜合素養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專業目標,計劃良好的職業生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三)培養優秀的班干部,建設優良班風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屏車頭帶”。班主任處處以身作則,學生必然會受到班主任言行的影響,去改善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班級管理并不是班主任一人之事,而是班級全體學生共同的事情。因此,還應該培養優秀的班級干部。當選的班干部首先要有好的性格,樂于助人;其次應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精心培養班干部,發揮班干部榜樣的力量,維持好班級的正常秩序和優良的班風,建立健全班級各項制度,通過各項活動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營造“班興我榮, 班衰我恥”的思想,在合作過程中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
(四)激發學生興趣,強化服裝專業思想教育
為了使學生在校學到更多的服裝專業知識,班主任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安排學生到企業參觀,教學見習,讓學生熟悉服裝行業的流程,有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強化服裝專業學生的思想教育。學生畢業后進入服裝企業,所招聘的崗位可能有裁剪師、工藝師、縫紉機臺工、服裝營銷人員等工作。在工作中要求學生不僅具有相關的崗位知識與技能,還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標。如教育學生在工作中,必須具備吃苦耐勞,愛崗敬業,遵章守紀,恪盡職守的高尚品格。
(五)家校合作,共創輝煌
加強家校聯系,讓家長也參與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定期走訪與家長進行溝通,對學生在家里的表現進行了解和掌握,以便于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通過家校合作,家長可以把自己的家庭背景、生活情況告訴老師,以便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教師也可以把學校的教育計劃、教育方法告訴家長,讓家長對學校教育有一個簡單的認識。這樣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健康成長,增強學生的綜合實力,使學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四、結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總之,德育教育工作僅靠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和家庭的配合,齊抓共管,形成“三結合”的德育管理網絡,才能使德育工作得到延伸和擴展,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慶輝.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存在問題及其對策初探 科技信息,2008(22)
[2]李萍.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方法和學生管理策略[J].職業,2011(14)
[3]孫德勝.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藝術[J].職業,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