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慧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推進,世界經濟更加包容、開放和共享,這也加快了中國會計的國際化過程,這對中國的每個會計人員來說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會計人員是否能激流勇進?還是止步不前從此安于現狀?這就對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對會計自信方面進行探討,并對會計人員加強會計自信方面提出了幾點要求和建議。
關鍵詞:會計中國化;會計自信;自信;會計人員
一、自信和會計自信的內涵
(一)自信的定義
自信中“自”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自我、自己、自身”,“信”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信心、相信”,所以“自信”連在一起就可以理解為“有信心和十分相信自己”。從廣義上面來說,自信就帶有一定的積極性,是伴隨著自我評價的積極態度,自信的人會相信自己并且有足夠的信心能做好手上工作;從狹義方面來說,自信是與積極有關的事情,如果自信中沒有積極的因素,那么該自信就是不徹底的,不積極向上的。
(二)會計自信的定義
會計自信主要指的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指的是在經濟越來越開放和共享的當今世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經濟的發展程度決定著會計的重要程度,中國正在從中國會計國際化走向國際會計中國化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加強中國會計的自信力建設,習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大會上提到“四個自信”,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從這四個廣義的自信聯系到狹義的會計中來,也要加強中國的會計自信建設。另一方面則要從執業的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來說,會計人員在執業過程中不僅時刻要保持客觀、公正、獨立、謹慎和應有的關注等基本的職業道德,而且要樹立會計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干好本職工作,加強自身本領,在全球經濟政治一體化過程中積極推動國際會計中國化和人民幣國際化。
二、國際會計中國化下為什么要加強會計自信
所謂國際會計中國化指的是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中國會計的理論體系、規章制度以及行為方式的逐漸被國際所接納,中國會計逐漸被國際會計所認可。
(一)國際會計中國化的必然要求
“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推進,整個亞歐大陸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政治文化方面聯系的更加緊密,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相互碰撞。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世界經濟得到復蘇,中國經濟也得到全方面的發展,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所以加強我國會計人員的會計自信尤為重要。在中國從業的每個會計人員應該增強會計自信心,增強會計專業技能方面硬實力,同時也要增強同國際會計文化接軌的軟實力,將我國的會計準則同國際會計準則相結合,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每個從業的會計人員應該保持自信心,在中國會計國際化到國際會計中國化過程中保持應有的魄力和擔當,制定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法律法規體系,為推進國際會計中國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資本主義市場不斷完善的需要
我國資本主義市場相比于西方國家起步較晚,發展的很不成熟,正處于不斷發展完善的階段。企業的會計人員向市場提供的會計信息有時候并不能完全的反映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甚至有的會計人員為了私人利益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資本主義市場發生財務造假。少數參與財務造假的會計人員損害了絕大部分以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為標準來要求自己的會計人員的正當利益,正是因為這些會計人員財務造假,使得社會公眾對會計人員產生“信任危機”,這不僅對全社會執業的會計人員的個人聲譽產生影響,還打擊了一部分認真工作的會計人員的自信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增強會計人員自信,嚴厲打擊財務造假的社會現象,凈化資本主義市場造假風氣。
(三)我國的會計大環境存在問題
我國有關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度不夠完善,所以在執行過程中包庇會計人員的違法違規現象時有發生,對會計人員的一些執業行為不能進行有效的引導和規范;我國會計有關監管方面不到位,我國會計監管是國家監管、社會監管和企業監管三位一體的監管體系,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國家、社會還有企業往往聯系不密切,存在脫節的現象,使得同行業之間存在惡性競爭,某些會計人員為了達到私人利益而做出違反法律和道德的行為;我國會計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從業的會計人員存在著專業技術不強,創新實踐不強,情商靈商不夠高的問題,有些會計人員被迫或者自愿的提供一些虛假的財務報表,損害了報表使用者的利益,同時破壞了市場運行的秩序。我國的會計環境存在著諸如此類的問題,所以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要增加自我修養,培養會計自信心,共同構建綠色健康的會計環境。
三、加強會計自信的建議
(一)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
近幾年改革開放成果豐碩,加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我國的經濟呈現出空前的發展。但隨之產生的是“經濟爬坡,道德滑坡”的現象,為了維護私人利益而不顧全社會整體利益財務造假的事件時有發生,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樹立社會主義健康文明的會計新風尚,對于培養新時代德才兼備會計人員尤為重要。特別在國際會計中國化這樣的大背景下,要從源頭上培養會計人員高尚的職業道德,國家就要積極推進優秀的會計教師隊伍的建設,在傳統教育模式上要進行改革,創造出不同類型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同時增強學好會計的自信心。相關的機構也要推進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進行,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新時代,對每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要求也隨之提高。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不僅是提高自身職業道德建設的需要,也是順應國際會計中國化大潮流的需要。
(二)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
我國各企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老一輩的會計人員,這類會計人員大多數專業素質不高,再加上受到傳統做賬方法的干擾,他們不愿意緊跟時代的潮流學習新的賬務處理方法;第二類則是從大學剛剛畢業的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他們雖然對理論知識還有會計電算化知識掌握的比較熟悉,但是他們缺乏將理論同實際相結合的能力。所以針對這兩類會計人員在提高專業技能方面應該采取不同的方法:前者企業應該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另一個方法是進行繼續教育,提高他們專業技能;后者應該定期安排實習,增強他們理論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三)積極營造綠色健康的會計大環境
我國的市場經濟制度不夠健全,證券市場有效性不足,企業內部提供的信息嚴重失真,管理層管理疲憊,會計造假盛形,會計人員向外提供的財務報表等會計資料不公允、不合法。究其重要原因,是我國會計大環境不夠健康,國家要施行有效的政策,幫助市場的健康運行,同時規范會計人員的行為,要積極營造綠色健康的會計大環境,給每個會計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圍,樹立會計自信心,讓他們都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一定能做好本職工作,為社會公眾提供合法、公允的會計資料,幫助我國資本市場的有效運行。
四、總結
總而言之,會計自信是每一個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的修養和素質,這不僅是加強自身職業道德建設的需要,也是提高會計專業技能必備的要求。培養會計自信心,能夠增強會計人員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堅持不做假賬,減少甚至杜絕社會上財務造假的風氣,實現每一個會計人員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推動整個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所以加強會計人員的會計自信尤其重要,這不僅要靠社會外界的推動,也要靠會計人員自身職業素質的提高,只有這兩者同時運行,才能讓每個會計人員從潛意識形成會計自信的概念,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推動中國會計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李盼.關于會計自覺的探討——基于企業會計人視角[J].當代會計,2017 (4).
[2] 王開田,吳艾莉.關于國際會計中國化的思考[N].光明日報,2016,10,15.
[3]伍強.我國會計環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貿實踐,2017 (5).
[4]董曉芳.我國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現狀及應對策略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