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色小鎮建設能夠對地方經濟發展形成有效帶動,是一種新型城鎮發展策略。高水平的特色小鎮建設,不僅能夠促進地方城鎮化發展,同時還可有效縮小城鄉之間差距,對中國特色化社會主義建設有著極為積極的影響。通過對特色小鎮產業的分析,對小鎮生命力以及建設路徑展開全面論述,旨在提升特色小鎮生命力,實現理想化小鎮建設與運營模式。
【關鍵詞】建設路徑;特色小鎮;產業;生命力
與普通意義上的“鎮”有所不同,特色小鎮是按照共享、創新以及協調等發展理念,以特色產業為基礎,通過對區域各項資源的合理開發,所形成的重要功能平臺。會在較大空間載體中進行產業與功能布局,具有文化內涵、產業定位等特征,對地方綜合發展而言,極為有利。為保證特色小鎮發展持續性,深度挖掘、利用小鎮優勢與潛在功能,研究人員首先應對特色小鎮產業類型進行明確,以為后續建設提供信息支持。
1、特色小鎮產業
小鎮建設與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是小鎮城市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延長小鎮生命力的有效手段,是小鎮發展的重要支柱【1】。目前特色小鎮產業,主要有旅游、商貿物流、教育、制造、科技、雙創以及健康等。其中雙創和科技、智能化制造高度有密切關聯,以雙創為主的特色小鎮,會將主要精力集中在現代服務業以及科技創新等領域之中,一般在沿海發達城市中較為常見。
因為各地方在地理位置、人文文化以及經濟發展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各地區產業建設選擇并不相同,不可直接套搬其他地方產業建設模式,需要按照自身綜合情況,科學進行產業選擇與組合,以為小鎮長久性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特色小鎮生命力與建設路徑
2.1實施科學規劃,保證小鎮特色
特色小鎮的生命力,在于“特色”二字,在進行小鎮建設時,需要保證小鎮特色鮮明程度。建設人員需要展開科學規劃,要將特色建設作為小鎮建設首要準則,以為小鎮發展提供有效不斷的生命力。一方面,應積極與上級進行溝通,緩解政績方面所存在的壓力,應穩步展開各項工作,不可操之過急,需要按照實際情況,腳踏實地展開規劃與指導;另一方面,將小鎮建設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有機結合在一起,明確自身資源、產業優勢,準確做出正確發展定位與規劃,以便按照規劃,有序展開各項工作【2】。同時應加大文化內涵挖掘以及傳統文化保護力度,保持小鎮特色,避免同質化問題,切實增強小鎮綜合競爭實力。
2.2注重文化建設,保證小鎮知名度
鄉土文化是小鎮文化核心內容,是提升小鎮吸引力的關鍵要素之一。在進行小鎮建設時,需要在保證小鎮特色的同時,做好鄉土文化鮮活性、原生性保護工作【3】。應通過進行文化建設的方式,不斷提高小鎮文化內涵,以為小鎮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生命力。同時小鎮需要按照發展規劃,建設代表性品牌,以通過此種方式,不斷提高小鎮內涵與形象水平,保證小鎮特色化發展。在進行品牌建設時,需要按照綜合情況,打造出針對性較強的品牌核心發展規劃,要不斷對特色元素進行挖掘,以為品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斷提高小鎮知名度。
2.3理清各項關系,實現多元化發展
國內多數小鎮都采取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的運作模式,政府部門在小鎮建設與發展中,有著極為積極的作用。政府有關部門應明確自身職能,將自身所具有的市場機制作用、指導引導作用以及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職能充分發揮出來,理清各項關系脈絡,以便按照社會化模式,為小鎮建設保駕護航。同時要按照以人為本原則,積極推進小鎮治理主體多元化發展模式,為市場第三方以及居民提供更多參與機會,實現民主治理。此外還要加大小鎮運行機制網絡化以及平臺化建設力度,應利用政府工作信息平臺,為小鎮建設提供監督管理、信息傳遞以及中介服務等一系列服務,加快負面清單、權利清單以及責任清單等管理模式落實進程,以為小鎮多元化發展提供有利支持。
2.4優化創業環境,吸引優質項目
正如上文所述,產業發展是小鎮發展重要保障之一,如果產業發展較為理想,便可吸引更多人流以及資金流,能夠為小鎮各項建設工作開展提供可靠保障,實現對當地民生以及就業等問題的有效改善。所以有關部門應加大對創業環境的優化力度,做好優質項目引進,確保大眾創業項目入駐時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能夠真正在本地“生根發芽”。政府應按照相應政策內容,為創新項目開展提供一定便利,尤其應加大對潛力創業項目的扶持力度,以保證小鎮整體活力。同時在進行項目引進時,需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展開相應調查、審批工作,推行多元化投資模式,以為各項目健康發展提供可靠保障。此外,需要對小鎮自身項目結構動態化特征進行保證,需按照小鎮發展情況,及時展開相應調整,以對項目所具有的支撐作用進行充分挖掘與利用。
2.5升級傳統產業,滿足消費要求
由于消費者存在審美疲勞的情況,如果不能準確把握市場走向,明確當代民眾實際需求,會使小鎮發展受到嚴重限制,所以小鎮需要做好時代發展研究,應及時明確消費者具體要求,積極做好傳統產業升級工作,以對消費者消費欲望形成有效帶動。產業管理部門需要密切關注產業發展情況,明確消費削弱問題產生本質原因,以便展開針對性處理,選擇出更加適合的經濟增長點以及消費點。同時應做好產業細分以及精品率提升工作,確定新消費點,以將各方面資源、優勢全面結合在一起,形成特色化產業,保證產業升級、創新質量,從而為小鎮獲取到更多的經濟收益。
結語:
通過本文對特色小鎮相關內容的論述,使我們對特色小鎮產業以及建設路徑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各地區應明確認識到特色小鎮建設在地區發展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要在對地區基本情況進行明確的基礎上,按照地區資源特色,打造出具有鮮明特點的特色小鎮,確定小鎮發展生命力來源,以通過保持特色、優化創新環境、升級傳統產業等方式,實現對小鎮建設與發展的有效推動,從而為地方發展貢獻出更多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陳楚嵐,許正松.探究特色小鎮建設中PPP模式的有效應用[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8.
[2]謝海生,王艷飛.新時代特色小鎮的成功要素探究[J].中國房地產,2018.
[3]李寅峰,馬惠娣."特色小鎮"建設熱中的冷思考——"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文化汲取與傳承[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8,35(3).
作者簡介:
李璞穎,貴州商學院,貴州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