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忠華
摘? 要:一些低年級體育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很難改變教學方法,這對于學生思維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都存在不利的影響。就今天的體育運動教學來說,我國開設體育課程的時間比較晚,但其發展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在小學、中學,甚至大學的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體育課程的設計,取得的效果很不錯。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很難再進行教學模式上的創新。
關鍵詞:小學? 低年級? 體育教學? 感覺統合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3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c)-0106-02
感知系統訓練在教學中的全面引入是一個十分重要和正確的決策,一些高風險項目作為一項新的體育項目被引入到小學體育課堂中,首先因為新鮮感吸引了很多學生不斷練習,但經過一些訓練后,大部分學生有自己的恐懼心理,在體育課堂上總是很膽小,甚至對體育課失去興趣。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了其存在的優勢,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及時改進,因此,接下來,本文將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對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融入綜合訓練研究的具體操作問題。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關于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教學中融入感覺統合訓練的研究,我們針對的主要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影響感覺統合訓練的主要因素有兩個,分別是先天因素和環境因素。而在這兩個因素中,先天因素也就是遺傳因素,導致一些孩子生下來體質虛弱,或者是思維方面不夠靈活等,所以針對這些孩子感覺統合訓練是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的。
1.2 研究方法
對比法、分析法、文獻參考。
2? 研究結果
2.1 實驗前后學生失調情況的分析
根據表1,筆者是針對實驗前后學生失調情況的分析。經過初步的實驗,并將數據進行整合對比,我們發現實驗前后學生的失調情況有所下降,這說明學生融入感覺統合訓練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2.2 實驗前后感覺統合能力的分析
根據表2,筆者根據實驗前后感覺統合能力的分析,學生對于感覺統合訓練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顯然感覺統合訓練能力是有所提高的,而且大部分學生都進一步融入到感覺統合訓練中,為以后得課程開展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3 實驗前后失調與正常學生感覺統合能力分析
如表3所示,經過實驗我們發現實驗前后失調相比于正常學生感覺統合能力來說會收獲到更多,在體育運動技能類課程教學方面,學生一直以來就認為上課就是需要教師進行講解的,以至于在體育課程方面也形成了這種思想。而經過訓練,這種思維會發生轉變,收獲的也更多。
2.4 實驗前后男女生統合能力的分析
表4是實驗前后男女生統合能力的分析,男生在任何階段相對于女生來說的體質都是比較好的,同時男生的反應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比較活躍。
3? 感覺統合訓練在低年級課堂中的實施策略
3.1 熟練掌握理論知識,為完成動作技能打下扎實基礎
理論是指導實踐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如果想要促進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必須提前做好充足的理論準備,應該由專業的教師為學生進行講解,為學生講清楚在具體實踐中,一些體育項目熱身動作,必須保證其的安全進行。
3.2 通過降低動作的難度,讓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學生在掌握熟練的理論知識后,如果依然有很多學生不自信,心理恐懼依然存在,教師就可以對訓練難易程度做出適當的調整。第一,可以適當的降低動作的難度,讓一些積極性較高、自信心較強的學生帶頭做訓練,給另外一些學生做榜樣,激發他們的潛能。第二,教師可以在訓練中加入游戲環節,幫助學生緩解緊張有壓力的氣氛,通過一些比賽及獎勵來帶動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熱情,有效的克服內心的恐懼。
3.3 針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春秋時期,孔子就將其提出,并將其作為他教育學生的一種方法手段。這種教學方法在當今社會依然適用,無論是針對專業課程還是一些課余課程,都發揮著它的有利作用。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在教育行業中,除了普通教育外,體育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體育課堂中實施的教育教學方法需要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要進行及時的改進。
4.2 建議
低年級學生各方面的培養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而關于感覺統合訓練在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因人而異。提出的有關建議就是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身體健康狀況,從而還要加強基礎設施方面的配置,保證訓練時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肖建忠,許麗.感覺統合訓練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啟示[J].體育學刊,2012,19(1):93-97.
[2] 楊強.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融入感覺統合訓練的實驗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3.
[3] 郭志鵬.體育游戲對小學低年級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影響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