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平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現階段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影響因素,著重探討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取材于生活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的能力。在指導寫話的同時,也要啟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大膽地創作,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看圖寫話;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看圖寫話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效提高學生在寫作方面的綜合素養。基于我國目前小學生看圖寫話的現狀,作為小學語文的教學重點仍有許多的不足有待改進和提高。根據現階段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發展特點,鑒于小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都相對薄弱,看圖寫話教學能夠在啟發學生學習潛能的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看圖寫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讓小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表達情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小學語文看圖寫話中的不足
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和推廣,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小學語文看圖寫話的教學要求。看圖寫話教學在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上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仍需要加以完善。
(一)小學生對圖形的理解能力較差
小學階段,小學生的生活閱歷較為匱乏,加上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導致了他們在分析和理解客觀事物時,依賴于形象思維無法提取圖片中的有效信息,不能充分理解所給圖像的內涵。例如,在“送傘”這一看圖寫話教學中,很多小學生忽視了媽媽提著菜籃子被雨淋的場景,也沒能讀懂小男孩兒媽媽的擔心這一情感,以及后續小男孩兒給媽媽成功送傘的故事結尾。大部分孩子僅僅對三幅圖不同的畫面進行描述,忽略了圖片與圖片之間的連續性,造成學生無法把圖片信息進行融合形成話語。
(二)學生缺乏表達能力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分析事物的能力較弱的因素,導致其在表述圖形含義的時候比較籠統、模糊,無法用準確的語言把所看的內容表述出來。很多小學生為了完成看圖寫話的教學任務,要么寫得過于直白,缺乏連貫性,要么采用問答式的表述方式,使上下文連接性缺失,小學生所寫的文章由于缺乏感情色彩導致文章失去語言的美感。
(三)看圖寫話的參與度較低
在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的過程中,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和觀察能力四個方面。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面對色彩單一的黑白圖片,學生在看圖寫話課堂上的參與熱情較低,未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部分學生對看圖寫話形成了不良情緒,對于老師留的作業也是抱著抵觸的心態來完成。
二、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和引導
看圖寫話的內容大多數源于生活,語言的美感也是從生活中得以提升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培養小學生的觀察力入手,引導學生了解生活與學習是相互聯系,二者密不可分。這樣不僅能夠使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多樣化,與此同時,還能夠幫助小學生傳情達意。針對我國目前小學生在語文看圖寫話學習中的不足,教師要意識到之所以會出現這類問題,與教師未能引導學生形成觀察生活的能力有較大的關系。若教師能夠時刻引領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就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生看圖寫話的不良情緒。教師也可以將課堂寫話與課后作業相互結合來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
例如,根據四季的變化讓學生記錄四季中的不同情節,并組織語言表述四季變化中的生活。譬如說,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冬天的變化,從氣溫、植物、動物、人類活動等入手,培養學生了解氣候的變化、動物冬眠、植物凋零、打雪仗等具備冬天的元素和特點的內容,組織學生定期分享自己的所見所感,以此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通過口頭語言的表述提升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也有助于孩子積累語言素材。
(二)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看圖寫話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不僅要順應新課程標準改革的發展,也要轉變傳統的看圖寫話教學理念,充分發揮看圖寫話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首先,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進行看圖寫話教學,這樣有助于循序漸進地提高孩子看圖寫話的能力;其次,發揮學生課堂主體性的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需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教師也要建立健全看圖寫話的評價機制,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積極的評價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三)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敢想”
很多孩子在觀察圖片以后,作文仍舊十分平淡直白,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學生未能發揮想象力,拘泥于圖畫中的點,就事論事。只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才能使學生的創作能力更加形象化、條理化。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法進行看圖寫話教學,為學生創立合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既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也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譬如說,給定的圖片1是躺在床上生病的小男孩兒;圖片2是另一名小男孩兒站在窗邊手中拿著一杯水,根據圖片隨機抽取兩名同學分角色扮演,通過創設相同的情境,讓孩子享受表演過程中,化難為易不再無話可說。甚至有些同學會延伸到父母對自己的照顧與呵護,這樣也有利于活躍課堂的氛圍。
(四)加強學生的寫話訓練塑造語言表達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看圖寫話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養成勤于記筆記、多思考、多觀察、多讀書的好習慣,能夠把聽、說、讀、寫融為一體,這樣小學生能夠掌握詞語的含義和使用方式,使看圖寫話更加通順完整,當然,教師也要強調標準符號的使用規范性。看圖寫話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說與看、想與寫是相互聯系的,在學生學會描述圖中具體現象的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感,啟發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教師要選擇合適的圖畫
在小學語文看圖寫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選擇圖畫的時候,要結合圖畫的色彩和內容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圖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此外,教師所選擇的圖片也要貼合生活的實際情況,藝術源于生活,這樣也會激發學生的主動創造性。選取具有想象空間的圖片,也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建設。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現階段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影響因素,著重探討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取材于生活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的能力。在指導寫話的同時,也要啟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大膽地創作,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林采菱.利用看圖寫話教學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J].學周刊,2014(35).
[2]姜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與德育結合之我見[J].名師在線,2018(25).
[3]劉婷.也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J].現代交際,2016(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