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銀
引言:隨著學生年齡的成長與知識的積累,高年級是小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高年級是形成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的重要階段,加強小學高年級的學習管理十分必要。改善小學高年級學生不良學習習慣、減少計算錯誤是對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計算速度十分重要,本文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計算錯誤的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
隨著小學教育的改革,高年級的數學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都有著非常大的延伸,所以要求在小學高年級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期望,讓學生的學習期望與數學的難度成正比。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要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期望相掛鉤。但是,現階段我國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計算方面的能力還有待加強,計算能力的不足嚴重影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綜合素質上的提高。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因為學生的不同,教師的不同,教學方式的不同,學校的不同而產生。
1.1 計算結果出現錯誤
小學高年級的學習過程中有關計算錯誤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計算結果的錯誤。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會經常出現計算結果錯誤,經過調查,計算結果錯誤問題的出現,并非是由于對教學內容、內涵及知識點的不熟悉,只是單純的出現計算結果錯誤,這種情況的發生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成績,造成學生學習非常努力但是分數較低,影響數學教學,讓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1.2 計算速度緩慢
計算速度緩慢造成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不能快速提高,計算速度緩慢的問題非常容易讓人忽略,正是由于這種隱蔽性讓學生、老師以及家長不能重點關注,最后導致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越來越低。通常情況下,普遍認為學生能夠清晰理解題意,最終得出正確結果,就認為沒有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因為計算速度緩慢會導致學生的成績低。
1.3 看錯題目
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中最為普遍出現的問題就是,審題不細致,經常性的看錯題目。學生看錯題的原因主要是在審題,學生在審題過程中會向傾向于對自己更為熟悉的方向偏離,這種傾向引起的視覺誤差就導致學生經常性的看錯題,給學生的計算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1.4 對數學運算法則的不熟悉
小學高年級學生從書本上接收的知識內容中更多的是凝練和籠統的,所以教師根據書本知識通過運用例題進行講解,對于公式運用的重點要進行剖析和詳細的解讀,讓學生接收的知識更為細化,減少學生的認知障礙,減少計算錯誤的產生。
1.5 算理不理解的錯誤
學生在學習中要對運算法則及數學規律進行掌握,數學科目是一項具有邏輯性的科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對于運算法則的傳授,會造成學生在運算上出現錯誤。同時教師在教授時不能只教授應用和計算,還要講授運算的原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從而讓學生真正的學會運用算理計算。
小學高年級計算能力存在問題的原因比較復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2.1 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小學高年級的數學知識學習是要以低年級所學習的知識作為基礎,數學計算掌握基礎知識尤為重要。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可以避免低級錯誤的出現。
2.2 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
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態度,沒有端正的態度就相當于沒有保障的汽車,能夠行駛但不安全。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端正學習的態度就會獲得優秀的學習成績。小學高年級缺少端正的學習態度影響教學質量也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2.3 心理方面導致的計算錯誤
小學高年級學生身體和心理都進入到了少年期,從幼稚慢慢向成熟轉變,這個過程需要經歷半幼稚半成熟的矛盾期。隨著身心的成長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逐漸形成對于問題的獨有見解,又因為學生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這種對于問題的見解觀點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發育較早的學生已經開始了叛逆期的初級階段,這種情況的發展需要家長和老師雙方重視,一方面注重學生的想法,與學生平等對話,不給學生造成居高臨下的感覺,另一方面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在高年級學生面臨學習難度和強度增加以及升學的壓力時實行符合實際的教育方法,不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順利的度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叛逆初期。
3.1 強化知識教學
解決小學高年級計算能力的問題首先要強化知識,讓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萬米大廈始于地基,基礎知識不牢固就會造成學生對知識的一知半解,所有的中、難題都是在基礎知識上提高難度。沒有基礎知識是不能做到迎刃有余的解題,小學高年級學生應該做到不好高騖遠,階段性的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
3.2 改進不良計算習慣
小學高年級中很多學生的學習習慣經過幾年的學習已經養成,改變已經形成的不良學習習慣是不容易的。但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小學高年級學生計算錯誤的問題,就要不斷的去糾正這方面的問題。首先,對于抄錯題的問題,糾正的方式要以教學中的不斷強調為主線,作業批改為輔線,讓學生不間斷的面對問題,有意識的糾正抄錯題的問題。其次,對于不使用草稿的問題,教師要規定草稿的用紙、寫法并進行作業檢查,通過這種規定讓學生形成規范草稿的使用。讓學生在出現錯誤時及時的在草稿上找到問題原因,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3.3 借助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通過兩方面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引導學生的興趣轉移,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形成了自己的喜好,也有了自己的興趣方向,教師可以對這類學生進行引導慢慢的將興趣調整為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興趣為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愛上學習,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其次,對于缺少興趣的學生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興趣,通過案例分享與引導讓這部分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4 借助算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數學是要運用邏輯進行學習的一個學科,教學過程要重視算理的應用。算理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計算速度慢以及準確率低的問題。學生學習算理,在面對一道數學題目時不會直接進行計算,而是能夠按照層次與步驟順序展開,通過算理的應用學生可以比較容易得到正確的結果。數學算理的教學是讓學生形成邏輯思維模式的過程,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知其然,并且能夠知其所以然。
3.5 借助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古語有云“熟能生巧”,通過大量的科學練習能夠促進學生在計算能力方面的提高,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解題速度,也能鍛煉學生在知識運用方面的技巧。按照特定的方式反復的練習口算能力能夠帶給學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口算是數學計算準確率和計算速度的基礎,學生提高了口算的實力,數學的計算能力就會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3.6 借助心理輔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身心方面還在不斷的成長與發育,所以學生的心理和智力方面也都是在不斷的成長著,成長的階段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質量。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外時刻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促進學生正確的學習認知,對于學生出現的馬虎等不良的學習習慣,要及時的跟進,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
小學高年級學生計算錯誤的成因不只是由于知識學習的不足而產生,還有很多是由于心理和習慣產生的錯誤。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學生還要面臨升學的壓力,所以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能夠解決部分在計算上出現的問題。好的學習習慣更多的是在小學階段養成的,不重視高年級計算錯誤產生的原因會讓學生錯失調整的最佳時機,所以學校、老師、家長都要關注小學高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
(作者單位: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養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