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要】 目的:觀察人文關懷護理在產房的應用效果,分析其對產房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抽選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產房分娩的產婦12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63)及人文組(n=63),對照組行常規產房護理,人文組行人文關懷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患者配合度及術后2h出血量的差異。結果:人文組滿意度(96.83%)及配合度(98.41%)均優于對照組(85.71%、87.30%)(P<0.05);且人文組產后2h出血量(62.46±21.37)mL相比對照組的(103.29±28.71)mL明顯更少,第二產程持續時間(38.69±11.58)min相比對照組的(63.46±13.75)min明顯更短(P<0.05)。結論:人文關懷護理可顯著提升產房護理質量,增強產婦分娩配合度及護理工作滿意度,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 產房;人文關懷;護理質量
分娩是產婦必經的生理階段,將為產婦帶來強烈、持久的應激反應,并會使產婦出現劇烈疼痛等不適感[1];隨著社會對母嬰安全關注度的逐漸提升,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對產婦護理質量的要求也逐漸提升;而產房作為產婦分娩的主要場所,不適的產房居住體驗將使產婦產前出現嚴重負面情緒[2],并會延長第二產程時間,增加分娩出血量,影響正常分娩過程,甚至對新生兒的健康造成影響[3];而通過人文關懷護理,產房環境可充分滿足產婦待產、分娩需求,且在產后康復階段產婦無需轉移,是一種高水平的護理模式,因此加強產房護理干預,提升產婦分娩體驗,對保障母嬰健康意義重大。為進一步提升產婦產房護理質量,本院特將人文關懷護理運用于產房護理中,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126例產婦,分為對照組63例,年齡23.5~37.4歲,平均(28.34±3.46)歲,孕周37.5~40.5周,平均(39.01±0.32)周,其中經產婦21例,初產婦42例;人文組63例,年齡23.1~38.5歲,平均(27.59±3.62)歲,孕周37.2~41.0周,平均(39.13±0.45)周,初產婦39例,經產婦24,本組產婦均為單胎,且未攜帶嚴重遺傳疾病及嚴重血管、重要臟器病癥。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由科室護士長監督管理臨床護理工作。人文組行人文關懷護理,包括:1)生活環境關懷:為產婦提供溫馨舒適的家庭式產房環境,產房內配置多功能產床及儲物柜、24h開水等日常便民措施;并為產婦提供音響,播放音樂,幫助產婦放松精神,以提高其生活質量[4];2)產前人文干預:產前主要需注重產婦心理干預,為其提供藥物鎮痛及陪伴關懷分娩服務;大多產婦在分娩中會出現較為強烈的陣痛,此時產婦(特別為初產婦)非常需要精神鼓勵安慰,因此,當產婦宮口開到3cm后,可由產婦最信賴的家屬進入產房聯合助產士疏導其負面情緒,并由助產士向其介紹分娩過程及注意事項,提升產婦對分娩的正確認知,消除心理恐懼;并合理使用鎮痛藥物予以鎮痛處理,為產婦提供舒適護理服務[5];3)產程人文護理:產程中盡可能減少藥物干預,可指導待產婦自主進行看書、娛樂活動,根據患者喜好及舒適度自由選擇體位;在情況允許下可根據產婦的意愿為其提供分娩球,并由助產士指導產婦在宮縮間歇期坐在分娩球上,宮縮時上下顛動或左右搖擺以減輕產程中的陣痛,緩解腰部不適,從而達到非藥物鎮痛效果。分娩生產前,需再次安撫產婦,予以精神慰藉,提升產婦信任度,加強醫患間接生配合,正確指導產婦借助腹壓輔助生產;同時可在宮縮間歇期,為產婦提供高能量飲料,以補充產婦體力[6];4)產后人文關懷:主要以溫馨周到為原則。①及早予以新生兒母乳喂養;通常在其出生后即可幫助新生兒與產婦接觸吸乳;并指導產婦正確喂養姿勢,使產婦體會為人母的責任感[7];②產后由專業護理人員留守產房觀察2h,為產婦詳細講解產后的作息規律、沐浴、皮膚清潔、大小便等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并介紹新生兒嗆奶等常見問題解決措施;為產婦提供科學產后營養餐,日常飲食多以營養豐富易消化食物為主,忌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③產后2h需積極鼓勵產婦下床排尿,出產房前,需使用溫熱水擦拭產婦身體污漬,穿戴整潔衣物,保持產婦個人形象,并由助產士護送產婦至產科病房;④住院期間定期觀察會陰切口恢復情況,并指導產婦加強盆底肌肉康復訓練,產婦出院后也需將人文關懷延續至家庭及社區,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了解產婦產后恢復情況,以及新生兒健康情況,提供回答咨詢,并叮囑產婦產后42d到院復查;5)新生兒人文護理:胎兒出生后,適量延長斷臍時間,提升循環血量,將胎兒體表羊水、胎脂等異物擦凈后,將其置于輻射臺保溫,并觀察記錄新生兒肌張力、呼吸、心率、皮膚顏色等體征情況,測量記錄新生兒體質量、身高情況,并將檢測結果及時告知產婦及家屬;并對新生兒完成早接觸早吮吸等工作。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及產后2h出血量;通過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估產婦滿意度情況,共100分,將≥90分視為很滿意,將75~90分視為滿意,<75分視為不滿意;由產科醫生和助產士對產婦配合度進行綜合評估,共100分,分值≥90分為非常配合,分值80~90分為配合,分值<80分為不配合。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納入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第二產程時間及產后2h出血量
人文組第二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產后出血量更少(P<0.05)。
2.2?比較滿意度
人文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3?對比患者配合度
人文組配合度相比對照組更高(P<0.05)。
3?討論
隨著近年來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人們健康認知程度的提升,人們對醫院康復護理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對于婦產科產房護理水平而言,更加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加之現代醫療市場間的競爭日漸激烈,科學、高效的護理措施也成為產房提高母嬰健康安全、增強產婦舒適服務享受、提升醫院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因此,醫院產房護理干預工作必須從人文角度出發,充分展現個性化理念,盡可能提升產房護理質量。
本研究中,通過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為產婦提供全面舒適的家庭化產房環境,并通過產前、產程中及產后全方面的護理服務,可大大提升產婦對護理服務的信任度,緩解恐懼、緊張的情緒,可使產婦積極配合護理服務有序進行;據本研究分析,研究組產婦配合度為98.4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配合度87.30%;運用人文護理還可有效加強護患間交流溝通,研究組產婦對護理服務滿意度96.8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71%;減少不良醫療事故的發生,保障母嬰健康。研究組第二產程時間為(38.69±11.58)min、產后2h出血量為(62.46±21.37)mL,對照組為(63.46±13.75)min、(103.29±28.71)mL,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在產婦產房護理中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可大大縮短第二產程時間,減少產后2h出血量,保障產婦健康,并能顯著提升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及配合度[8],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紅.人文關懷護理在產房護理中的實施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07):191.
[2] 李朝紅.護理角色轉換在產科人文關懷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01(18):167-168.
[3] 徐振彥,初鈺華,韓菲菲.淺談人文關懷護理在產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03(11):111-112.
[4] 符李茹.人文關懷應用在產科分娩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02):201.
[5] 謝風華.人文關懷護理在婦產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03(16):150.
[6] 陳煥平.人文關懷在人工流產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7,32(02):112-113.
[7] 李媛媛.人文關懷在產科助產宮底按壓助產法實施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03):171-172.
[8] 王麗.產科分娩護理中實施人文關懷對其護理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探討[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04(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