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敏
【摘要】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需體現“以讀代講”的教學思想。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正確并合理地應用“以讀待代講”來充分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提高學生主動讀書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在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及感受語言魅力。文章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探討“以讀代講”的具體實施策略,希望給相關教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以讀代講 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在教學中有重要意義。通過課文朗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相關作品的思想內容,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取“以讀代講”的教學方式,使其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提供服務,繼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一、以學生個人興趣作為著力點,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充分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并且讓學生從教師要“我讀”轉變成“我要讀”的意識。對小學生而言,朗讀常需借助一些誘因,激發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尤其針對對語文朗讀失去興趣的學生,相關教師可應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創建相關情境及特定畫面,更好地烘托朗讀氣氛,調動學生情感及激發學生想象,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
比如在教學小學語文《春天的色彩》這一內容時,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來為學生播放輕音樂,通過播放音樂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得到美的享受。在學生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后,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課文朗讀,并且朗讀的時候同時播放音樂,如此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朗讀中,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及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二、指導學生在朗讀后進行表演,讓學生獲得深刻的理解
一味的進行朗讀,學生易失去學習興趣。為提升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可將學生語文朗讀同豐富的肢體動作結合,以更好地體現語文朗讀的價值。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及場景需求,借助課文朗讀及肢體動作表演,生動形象地再現文章相關內容,加深學生的理解。此外,為了更好地展現課文內容情境,還可指導學生進入到文章主體角色中,使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小白兔與小灰兔》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扮演“小白兔”與“小灰兔”,指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做對話表演。在學生朗讀及表演中,學生借助自己的肢體動作及語言展現,將課文畫面栩栩如生地展現到學生的面前。借助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對小白兔及小灰兔不同的性格特征獲得深刻的了解。通過學生的角色表演,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滲透到課文內容情境中,對內容把握貼切,進而達到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
三、語文朗讀上做到層次遞進,讓學生讀有所感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朗讀上需層次遞進,體現循序漸進的精神。課文朗讀中教師可教導學生初讀、再讀及精讀課文,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黃山奇石》這一課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在初讀階段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時間,主要讓其通讀文章,感受文中的信息。在初讀語文時,可進行自主性的初步感知及探究,學生遇到不懂的地方可引導學生停一停,力求讓學生均有自讀、自悟時間,如初讀文章的時候,學生難以想象“仙人指路”、“天狗望月”及“仙女彈琴”等內容,對于這一內容可讓學生回過來讀一讀。初讀文章后可讓學生再讀課文,再讀文章的時候主要讓學生對其中的重點詞句進行品味,如品味文中“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遠遠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這些語句,如此可讓學生對文章內容獲得深入的理解。再讀文章后可讓學生精讀課文,在這一階段的課文閱讀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的閱讀過程,理解文章內容,并透過內容獲得深入的感悟,包含對一些思想內涵的感悟,充分體現語言文字的工具性及思想內容人文性的統一,如學生借助這一階段的朗讀讓其可體驗到作者對黃山的喜愛之情。
四、讀通并讀懂課文,使其可體會到語文的蘊意及美感
小學語文中收錄了大量優秀的文章,學生通過多朗讀可深刻地體會語文的深刻內涵。對于相關文章的講解,教師若只是簡單地講解相關的內容,常難以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不能從中體驗中課文的美感。為了讓學生深入地感悟文章思想情感及內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及由此及彼地品味文章的內涵及意蘊,將文章內涵轉變成自己的體驗,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文章的美。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詠柳》這一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適當強調學生掌握朗讀技巧。教導學生這首古詩押韻,在朗讀的時候學生可以先在詩詞上劃上音布,注重詩句中的音符,在學生掌握詩詞朗讀技巧后,學生自己練習閱讀。學生在閱讀中需讀出韻味并讀出感情,借助反復的朗讀使學生可以體會到古詩詞的蘊意及美感,顯著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若采取“以讀代講”的教學方式,可有效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在具體教學方法的實施上,教師可指導學生朗讀精彩的文章段落及關鍵詞語,以縮短學生同教材的距離,幫助學生認識及理解語言,有效開發學生的智力及發展學生的能力,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姜有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讀代講的途徑與方式研究[J].學周刊,2016,19(19):140-141.
[2] 李輝.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讀代講的途徑與評價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4(33).
[3] 安錦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以讀代講[J].都市家教月刊, 2016,27(7):105.
[4] 呂佳輝.以寫啟思,以讀代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思路[J].中國校外教育,2016,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