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仙
【摘要】 高中語文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與思維能力,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學習,同時還要關注閱讀過程中思維的形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為學生語文學習提供學習平臺,從而使學生深入理解閱讀內容,感受到教學內容存在的樂趣。基于此,筆者認為應該從不同角度了解思維導圖的優勢所在,全方位感知思維導圖運用的方法。本文主要就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思維導圖的應用進行了系統分析,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思維導圖 應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關注學生學習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它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體現出了一定優勢,教師通過課前預習可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利用圖文結合可以激發出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利用個性繪制可以進一步延長知識記憶的時間。思維導圖教學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全新的課堂學習模式,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學生感受到了無窮的學習樂趣,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非常好的語文素養及思維能力。據此,筆者認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從不同角度著手,著眼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對語文閱讀興趣的激發以及對知識點記憶時間的延長上。
一、課前預習,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繪制思維導圖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例如,在《故都的秋》一課教學中,筆者提出問題“秋天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著騷人墨客們,同學們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們可以描繪出來嗎?”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對自己眼中的秋天進行描繪,學生回答之后,筆者組織學生簡單介紹一下秋天的特點,并拋出話題“秋天是凄涼、肅殺的,也是絢麗多彩的,那么郁達夫筆下的秋天又是怎樣一種景象呢?”利用這一話題引入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描繪出一幅具有秋意的導圖,學生眼中的秋天與郁達夫的秋天對比、碰撞,學生的思維空間進一步拓展,從而深入體會《故都的秋》中特有的秋味,利用思維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了學習方向。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自主閱讀,然后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繪制思維導圖。比方說,在《故都的秋》課前筆者引領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然后將自己的思想繪制出來,并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提出疑問,根據這些疑問串聯起不同知識點,獲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二、圖文結合,激發閱讀學習興趣
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有效激發出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同時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來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于思維導圖將教學內容呈現出來,利用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帶來嶄新的學習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在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課文中的形象,并利用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畫面刻入到學生的思維之中。例如,在《荷塘月色》一課的教學中,筆者為學生展示了荷塘的美景,并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進一步體味荷塘、月色的詩意,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戲劇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在戲劇學習中,單純抽取其中只言片語,很難讓學生領會其中傳達的情感,也無法體現其寫作思想,《雷雨》就是高中階段語文教學中的一篇富有戲劇性色彩的課文,思維導圖在其教學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筆者通過創設情境、繪制思維導圖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梳理課文內容,分配人物角色,請學生來扮演“導演”“演員”,由導演繪制出需要的情境,演員則結合情境進行表演,情境創設的方式可以充分激發出學生對于這堂課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了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表演熱情,同時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們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住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主動研究原著的內容,感受不同人物的個性,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的繪制。
三、個性繪制,延長記憶知識時間
借助思維導圖引領學生復習也是思維導圖的一個重要作用,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復習,可以“溫故”某階段學習內容,為以后學習“知新”奠定基礎。例如,在《鴻門宴》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記憶知識點,在學習過程中涉及到了很多知識點,利用思維導圖將這些知識點繪制出來,基于文章知識體系構建思維導圖,利用繪制的方式突出展現課內重點與難點,例如宴會上的座位安排等,利用多元化、富有個性的學習方式,學生再次看到一些內容或詞匯時,知識脈絡很快就會浮現在眼前,進而深入了解其語境。
結語
綜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工具,它的關注點主要在于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形成及發展。在組織詞匯、構建作文創造體系時,可以使作文的層次變得更加分明。思維導圖不僅是活躍學生語文思維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構建思維導圖時,學生可以利用直觀的思維思考,從整體上把握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各部分知識點內容,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鐘萬春.運用思維導圖,培養哲理思辨——談高考時評類作文的有效策略[J].語文建設,2018(05):41-43.
[2]張寧建.思維導圖法對高中生語文立體閱讀網絡的構建作用[J].黑河教育,2017(11):33-34.
[3] 張悅.思維導圖在高中議論文中的應用探析——以《拿來主義》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03):228-229.
[4] 劉洪雷.引入思維導圖:說明文教學新嘗試——以“科技之光”專題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4(12):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