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姍姍
“翻轉教學”越來越多地運用于各類課堂當中,此類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有何不同,有何高明之處,本文主要的研究內容是如何“翻轉”高級法語課堂,真正調動學生的語言學習實效性與積極性,還課堂于學生。
1 研究背景
從這幾年法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在各種企業從事翻譯類工作的人數較多,這就對學生綜合應用法語的能力,尤其是聽說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法語教學如何切實提高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使學生更加適應市場的需要,實現個人價值,這是我們法語教學主要關注的方面。而在傳統的法語課堂上,仍然教師“唱主角”,學生跟隨著老師的授課思路,不停地接收著法語和詞匯的灌輸,上課用法語反饋和思辨的機會及活動并不多,如何改變這一局面,切實提高學生法語綜合應用能力,這是法語教師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而目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在各類教學當中。
2007年,美國兩位化學教師亞倫·薩姆和喬納森·伯格曼提出了較之傳統教學不同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教學設想,“翻轉”了課堂上與課堂下的學習任務,即讓學生在課堂外通過網絡視頻學習的方法,先行自主地學習知識內容,而在課堂上做消化和鞏固知識的活動。這一想法的提出及運用,使他們成為了“翻轉課堂”的“先驅者”,很多教師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參與了“翻轉課堂”的開發研究與應用。自此,“翻轉課堂”進入了教育者的視線,被世界各地的教師應用在自己的課堂當中。
我校《高級法語》課是針對法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的專業必修課,學生經過法語基礎學習階段,應該已具備自如運用法語的能力,并為之后的職業規劃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然而就目前的學習情況而言,《高級法語》課程多是“灌輸型”教學,學生運用和實踐法語的機會很少,應對他們的法語綜合運用起到提升功能的效果不佳。而高法課涉及的知識點、詞匯點、語法點更為系統和深入,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運用的要求也更高,能否把“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引入到高級法語教學中來,加強學生們自主學習和實踐學習成果的能力,這是本論文研究探討的主要方面。
2 《高級法語》課程的教學目的、現在的上課模式及所存在問題
我校的《高級法語》課程針對專業大三、大四的學生開設,所選用教材為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法國語言與文化》。作為法語專業高級階段的核心課,課時(每周 6課時)和學分(6學分),學生普遍比較重視。因此利用高級法語課來強化學生的口筆頭表達、教學實踐能力和思辨能力,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高法教師在上課時主要是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課前會讓學生預習課文和詞匯,課堂上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間或有學生提問、教師回答環節,課下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在寫作業時復習消化課堂所學。隨著高法課文的難度和所涉及文化知識點的加深,學生們對高法的學習興趣正逐漸下降,課堂開口機會也越來越少。并且由于之前法語基礎和文化的積淀不同,在自主學習方面和課堂學習方面,學生之間形成的效果差距越來越大,有些學生能跟上老師講課的節奏,而有些學生完全成了“聽天書”,看著老師嘴巴一張一閉,卻完全不知所云。
3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有何不同點?
在目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班級人數較多,授課內容較重,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占據主導。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底下聽課并記錄主要的知識點。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按照同樣的進度和節奏接收著知識的灌輸;而在課下,學生通過練習等手段自己完成對上課重點知識的消化與吸收,有些學生能夠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但很多學生卻無法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困難得不到解決自然會讓一些學生感到挫敗,待第二天上課時,又按部就班地進行下一知識點的學習,學生對自己“會了什么”、“不會什么”一頭霧水,如此循環往復,學習熱情將會減低。而在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容的演示可以在課堂外通過視頻播放進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水平暫停和回放學習視頻,自主自由學習;課堂上,老師就預留出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互動,并及時為學生提供幫助和反饋。而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加強交流,迸發出更多的“火花”。具體操作即:學生在課前通過看微課視頻等形式學習新的內容,運用自己先前學到的知識來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討論、共同解決難題。通過“翻轉課堂”可以解決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不到位,上課參與度不夠,師生、生生互動較少的問題。
4 如何在《高級法語》課程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4.1 “翻轉”什么?
要做到高級法語課堂上所有內容的翻轉,就目前的學習進度和強度來說,不太可能實現,所以高法教師需要對《法國語言與文化》一書的章節展開整理與篩選,有些文章涉及法國社會問題、政治體制、教育體制,該類文章知識點、文化點較多,可與我國情況進行比較,較適合“課下學習+課堂討論”;而有些文章是文學作品選讀、科普類,著重客觀理解。教師根據文章的內容和特點,靈活地進行“翻轉”嘗試,采取“部分單元翻轉/翻轉單元中的部分”的形式。
4.2 如何“翻轉”
在確立好“翻轉”的內容之后,教師針對文章的重點、難點,確立具體的實施步驟。
4.2.1 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開展,以《法國語言與文化》一書中關于法國教育體制一課為例。
(1)課前-網絡視頻課程
1)發布文章段落分析、重點詞匯表達的微課視頻,要求學生課前完成觀看;2)發布課內需要討論和解決的問題:關于個別篇章如何理解翻譯,從中引出的特殊表達在什么場合使用;3)對文中“教育體制”的延展思考,(根據難易程度可設計個人活動或小組討論活動):如用自己的語言陳述法國高等教育的幾個階段、幾種類型。4)平臺答疑互動。
(2)課中-翻轉課堂
1)課文知識問題的檢測:關于個別篇章如何理解翻譯,從中使用的特殊表達在什么交際場合使用;2)討論、有時可采取辯論形式:和中國教育相比,法國教育制度有何不同,是否存在可借鑒的優點或不足之處;3)互動游戲:扮演法國大一新生,完成報名、住宿和向教學秘書打聽課程學習情況等。
(3)課后-課外活動
1)語法詞匯、文化點鞏固性練習和測驗;2)問題反饋;3)語言遷移活動:法語演講賽、配音賽、話劇賽、口語角。
4.2.2 在每個環節中,教師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1)創建教學視頻
利用學校所提供的“泛雅”網絡學習平臺,創建與《高級法語》章節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相符的微視頻,采用聲音加PPT形式,每段教學視頻時長約為10分鐘;在觀看視頻的同時,教師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練習題,合理控制難度和數量,努力營造使用學習內容的真實情景,一方面使學生感到一定的挑戰性,另一方面有效檢驗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興趣。
2)營造“鑒賞型”的互動課堂—知識運用
在課堂中開展協作思辨式活動,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單詞測試、文化陳述、翻譯、角色表演等側重應用表達和反饋掌握情況的活動,教師設計學習成果展示與交流環節,從而使學生之間加強交流,一起評論、分享學習成果和收獲,通過這些活動達到扎實掌握課程內容,提升學生的法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3)課后知識的深化與吸收
課程教學完成后編寫課后相關主題的習題,通過網絡進行學生掌握情況的檢測,鼓勵學生參加法語演講比賽、口語角等,同時進行效果評價和反思,有助于“翻轉課堂”更好地開展。
4)學習成果的多元化評價與反饋
在制定課前-課中-課后講義、練習和活動的同時,教師還需制定高法課“翻轉課堂”的評價機制。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的評價體系與傳統課堂的評價模式有很大的差異。在這種教學模式中,不但要注重知識的掌握效果,同時要加入學生課前自學情況,課中個人表達或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探究問題的選擇和觀點表達,課后知識的掌握和問題的反思等綜合能力評測。評價應由教師、同伴以及學生共同完成。
5)分析教學效果
對比傳統模式的教學效果與“翻轉”模式的教學效果,不斷改進,以效果檢驗過程,設計出更適合本專業和學生特點的課前、課中、課后活動。
5 結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嘗試,理念很新,做法實用。多個學科已經開始推廣使用,但各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無法照搬它學科的成功案例。而目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法語教學中的嘗試還只是起步。我們希望通過“翻轉課堂”理論與《高級法語》課堂實踐的結合,探索出更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通過課前微視頻,“鑒賞型”課堂活動,以及課下的反饋與實際操作活動,使《高級法語》的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生們對于法語運用的熱情激發出來。
基金項目:西安翻譯學院教改一般項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級法語課堂上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J17B11)。
(作者單位:西安翻譯學院亞歐語言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