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詩華
【摘? 要】 德育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核心工作,也是滿足學生將來社會發展需求的重要舉措。在教育改革的新時期,教學的目標和宗旨都發生了轉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斷強調,開展德育工作的力度也應進一步加強。本文分析了小學德育教學的現存問題,提出了幾點有效性的實踐教育策略,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時期? 小學? 德育教學策略
在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教育目標下,單純的文化課教育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們的個人發展需求,德育教學必須緊跟教學改革的步伐,認識到傳統工作中的不足,更新手段,提高效果。目前,導致小學德育教學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小學德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 目標空大
德育課教學水平是評價教學水平的硬指標,許多學校為了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德育教學目標設置過高、過大,但是德育教學僅僅停留在表面形式,這種德育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并沒有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2. 教學方法陳舊
許多學校的德育教學方法陳舊,小學階段各個年級的德育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活動等幾乎一致,只重視教學形式,但是不關注教學內容,依然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講講故事,學生被動地聽,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僅僅只能記住幾個特殊的問題,但是并不理解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許多學校的德育教師由文化課教師擔任,并沒有專業的教師,文化課教師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德育教育培訓,其知識水平和品質相差甚遠,其教學方法更是生搬硬套,導致德育教學效果不強。
二、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
1. 開展德育教學實踐活動
德育教學決不可停留于理論和口號上,不付諸行動的德育完全是空談,也毫無實效。在德育教育的新時期下,學校教師必須大力組織開展實踐教育活動,使學生真正在行動中受到更為深刻的實際教育。
第一,開設傳統文化大課堂??茖W合理安排時間,開設文化大課堂,并將有關課時列入年度德育教學計劃。通過宣講優秀的傳統文化,弘揚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厚植對學生道德品質滋養的沃土。
第二,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校園宣傳欄、校園文化墻等宣傳載體,宣傳校園好人好事和校園公益,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第三,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教師要積極結合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開展歌詠比賽、文藝演出、舞臺劇演出等慶?;顒?,結合國慶節、“九一八”、“一二八”、“五一二”等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開展主題班會、專題演講、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結合感恩節、“3.15”、學雷鋒日、植樹節、“地球一小時”等開展誠信、感恩、普法、環保、公益等主題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弘揚民族精神,傳播民族文化,增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關心社會、關愛他人的情感。
2. 更新德育教學內容
對于德育教育的內容,也應跟隨社會的發展以及實際問題的增多而不斷的更新、完善。借助一些當前社會中熱門討論的話題和事件對學生進行教育,不僅體現了德育教學的時代性特色,也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首先,教師必須與時俱進,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接觸各類社會新聞,在生活中為德育教學的開展不斷搜集熱門的資料。如借助當前社會中對于“該不該扶摔倒的老人”這一話題,就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們探討,向學生們傳遞正確的思想觀念,使他們在了解當今社會現象的同時,決不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這樣學生們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就知道如何正確的處理和看待這些問題。
3. 體現德育教學的時代特色
當前形勢下,加強學校德育工作,要特別注重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既要求實,更要求新。一是應特別注意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瑰寶,加強民族文化、傳統道德及革命傳統教育。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巨大的教材。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給每一個青少年兒童,從思想上深深地烙上中國印。二是應充分利用校本教育資源。 如針對學校周圍環境的變化和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開展一次“家鄉的昨天、今天、明天”假日小隊社會調查活動,并在此基礎上舉行“小小童眸看變化”征文活動,校本和本土的教育資源在此成為了一部極其優秀的教材。三是學校德育工作應當注意更加貼近生活,更加富于愛心。學校充分發揮“知心老師”辦公室的作用,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開導教育。另一方面,開展“愛心關愛工程”,將單親家庭學生包干到人,每一位教師負責幾名同學,加強關注、關愛。
4. 以班集體教育為主渠道
在德育過程中,我校一貫倡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和班級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發揚教育民主,創設寬松、和諧、開放的教育環境,使德育過程成為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主動、積極參與的過程,成為師生間雙向交流的過程。學生干部一律競爭上崗,班級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常規管理放手由學生組織實施,讓學生在自我管理中培養做人的尊嚴感、道德感、責任感。不少班級探索出了特色鮮明的管理方法,如班委輪換制、班長組閣制、一日小班主任制等。各班班風的制定注重過程的教育作用,放手讓學生討論醞釀,在此基礎上確定富有班級個性的班風,不少班級還發動學生設計了班徽、班旗、編寫了班歌,制定了班規班約和班級行動綱領。學??梢越o每一名學生配備德育作業本,要求學生每天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反思,記錄自己的人生感悟,讓學生在自律中自我完善、健康成長。班主任每天利用德育作業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與學生進行心貼心的溝通。各班針對實際情況,自行布置德育作業,從個人瑣事到國家大事、從班級建設到學校管理,無不成為學生在德育作業中進行思考的內容。
三、結語
品德教育作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與核心。隨著我國小學素質教育不斷提檔升級,越來越強調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小學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不斷探索提升德育教學有效性的方式和路徑,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梁曉紅.淺談小學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策略創新[J].中外交流,2016(1):239.
[2] 丘東華.探析如何提高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界,201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