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麗
【摘? 要】 小學數學對于學生思維能力以及邏輯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基礎性環節,而解決問題教學不僅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其重難點所在。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解決問題? 方法多樣化
在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對每一道數學題進行解答,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在小學階段,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思維方式解決數學問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培養良好的發散思維習慣。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有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解決問題多樣化教學的重要性,不能對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進行科學引導,學生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意識較弱等,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教學沒有得到有效開展,對于小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探索、發現問題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主要是借助主題圖或教學課件來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在低年級多是以表格、圖畫、對話等方式呈現問題,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漸增加了純文字問題的量。當學生匯報后,教師引導學生將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找到要解決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提出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要求是不同的,但兩者有一個共同的關鍵,那就是要能組合問題中提供的相關信息,只有找到信息之間的聯系,才能提出一個合理的數學問題。對于學生萌發的各種問題,或是學生提出的不著邊際的問題,教師不要直接否定學生,而應給予贊許的目光、鼓勵性的語言。同時教師要學會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失時機地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感受到思維勞動的成功和樂趣。教師要時時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尊重學生,鼓勵他們養成大膽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成績的有效保障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對于生活中哪一方面的學習,只要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就一定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比較于小學體育、語文等的課程,小學數學就相對更加枯燥,尤其是解決問題還是小學數學中的重難點。很多學生都抱怨課堂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厭學的心態,導致成績下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多開發一些有趣的教學方法,力求使教學方法豐富多彩。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也不斷應用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使小學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這樣可以有效地營造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解決問題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日常生活當中,讓他們實際進行商品買賣等的操作,這樣在實際交際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生的成績自然就提高了。
三、培養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每個學生都是單獨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思想分享出來,那么相信學生的收獲會頗多。皮亞杰認為:對于智慧發展來說,兒童之間的合作十分重要。在教學中,應經常給學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學習別人的思維方法,同時充分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如果學生們都能把自己的解題思路分享出來的話,那么每個學生的解題方法都會增加好幾種,這種形式對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
四、引導學生全面思考,尋找多樣化的解題思路
小學數學教學,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要對數學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法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組織實踐操作,將解決辦法放入學生動手的數學活動中去,讓學生在動手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掌握數學知識,還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動手實踐的能力,這樣無形中能夠促使學生對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進行研究,發展方法的多樣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是進行教學時所要關注和培養的重點,數學活動的開展,就是為了讓學生的參與,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自主學習和探究,從而提升能力。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要求學生的發散思維,但發散思維的運用必須在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進行,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和資料查詢,之后進行相應的知識補充,讓學生了解該環節的學習目標,從而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在掌握知識的情況下,運用發散思維,對于問題進行全面的思考,找到多樣化的解題思路。
五、交流評價,勤于反思
解決問題的過程是重要的,而對過程的及時評價與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公正的評價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交流時教師最好能給予他們鼓勵和欣賞,比如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要多利用鼓勵性的語言表揚他們,激發他們熱愛數學的興趣。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老師也要以寬容的心對待他們,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也讓他們學會正確地認識和評價他人。反思是從一個新的角度,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通過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反思,可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并能增加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能力。在學生的學習中,要經常要求學生反思這樣的問題:你是怎樣想的?剛才你是怎么做的?出現什么錯誤了?你認為應該注意什么?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好?用這些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逐步具有反思的意識和習慣,從中不斷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總之,“解決問題”的教學是新課程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小學數學課改的一個重要方向。“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讓我們現在開始,注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好數學,最終達到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技能共同進步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許青艷.聚焦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四大爭論”[J].小學教學參考,2012(19).
[2] 宋義臣.淺談小學數學小數應用題教學環節的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