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濤
【摘?要】 目的:研究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和母嬰結局。方法:選擇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作為觀察對象,將其作為觀察組。之后選擇同年在本院生產的非瘢痕子宮產婦,將其作為對照組,對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和母嬰結局進行分析。結果:通過觀察和對比,觀察組產婦剖宮產率為90%,對照組產婦剖宮產率為33.3%,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胎盤粘連、前置胎盤及胎盤早剝的發生率無明顯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新生兒窒息、產婦子宮破裂及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主要為剖宮產,并且產后并發癥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較高。因此要嚴格控制產婦剖宮產指征,提高產科醫生技術水平,加強產婦孕產期的監護,在醫患的共同配合過程中,有效降低剖宮產的發生幾率,減少并發癥。
【關鍵詞】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母嬰結局
文章編號:WHR2018012337
瘢痕子宮指的是由于剖宮產、子宮穿孔修補術或者肌瘤剔除等導致子宮存在疤痕的再次妊娠者[1]。隨著我國醫療技術不斷發展及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從而導致剖宮產率也在不斷地增加,其中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進行剖宮產率也在不斷地提高,所以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對剖宮產率存在著直接的影響[2]。本研究主要目的就是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進行研究,從而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提供指導,現進行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6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患者為觀察對象,將其作為觀察組,其中1例為子宮穿孔,59例為前次剖宮產終止妊娠的瘢痕子宮。產婦的年齡為22~40歲,平均年齡為(34.1±2.8)歲;孕婦孕周為34~42周,平均孕周為(37.8±6.2)周。選擇同年在本院生產的非瘢痕子宮妊娠產婦60例為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16~38歲,平均年齡為(32.3±2.7)歲;孕婦孕周為35~42周,平均孕周為(38.4±2.7)歲。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詳細詢問產婦上一次分娩的情況,這一次分娩的情況,是否具有剖宮產手術之外的子宮手術史等相關情況,并且為患者詳細講解陰道分娩及剖宮產兩種不同分娩方式的過程和利弊,并且為產婦提供針對性的建議,但是最后選擇何種分娩方式取決于孕婦和家屬。
1.2.1?陰道分娩指征?1)產婦自愿通過陰道分娩;2)產婦在兩年之內沒有進行過子宮手術;3)產婦的宮頸成熟度良好,并且頭盆對稱;4)產婦上次的剖宮產手術成功,并且手術之后恢復良好,未出現產褥感染及產后出血等情況;5)產婦上次的剖宮產指征恢復良好,未出現新的剖宮產指征;6)產婦子宮下段的橫切口為上次剖宮產的方式,切口的愈合良好,并未出現感染,并且疤痕部位的厚度為0.2~0.4cm。
1.2.2?剖宮產指征?1)通過超聲檢查,表示產婦子宮下段較薄,并且恥骨聯合部位存在自發壓痛及疼痛的情況;2)產婦的剖宮產史≥2次;3)產婦距離上次剖宮產的時間<2年;4)上次剖宮產使用古典式切口的方式;5)其他社會因素;6)產婦具有內科合并癥,不適合進行陰道分娩[3]。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分娩并發癥、胎盤情況及妊娠結局等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本文中的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表示計數資料,通過χ2進行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
表1為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通過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產婦剖宮產率為90.0%,對照組產婦剖宮產率為33.3%,兩組進行對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產婦胎盤粘連、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及并發癥的發生幾率
兩組產婦胎盤粘連、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及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對比,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新生兒窒息、產婦子宮破裂及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機率
表3為兩組新生兒窒息、產婦子宮破裂及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幾率。通過表3可以看出,觀察組產婦新生兒窒息、胎兒宮內窘迫及產婦子宮破裂的發生幾率與對照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瘢痕子宮主要是由于剖宮產導致的,也指的是產婦有過子宮手術史,子宮具有大量瘢痕,不容易再次懷孕,即便是懷孕也會出現子宮破裂、宮外孕、胎兒窒息等情況。我國的剖宮產率比WHO提倡的15%的標準要高,李愛蓮等在研究過程中表示,國內剖宮產率高達40%,從而導致瘢痕子宮人數的比例不斷提高,并且由于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導致瘢痕子宮人群再次妊娠的人數不斷增加,此類產婦的分娩方式影響了母嬰結局,選擇合理的分娩方式尤為重要,這也是婦產科相關醫師重要的研究方向。保證母嬰的安全,瘢痕子宮產婦陰道生產利于產婦妊娠結局及母嬰預后[4]。
本文中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剖宮產率為90.0%,對照組產婦剖宮產率為20(33.3%),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瘢痕子宮產婦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還是剖宮產居多。本研究還發現,兩組產婦胎盤粘連、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及并發癥的發生幾率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產婦子宮破裂、新生兒窒息及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幾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還是以剖宮產為主,并且瘢痕子宮產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所以要加強疤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的孕期監測及保健,從而保證孕產婦及嬰兒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厲莉.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妊娠結局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5,50(12):29-31.
[2] 智慧.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選擇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3):5410-5412.
[3] 張桂英,趙雙英,陳月花,等.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不同分娩方式對母嬰的影響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04):537-538.
[4] 李愛蓮,王曉紅,陳志燕.剖宮產疤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6,22(0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