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兵 張中堂
摘要:當今社會發展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教育”對教師意味著要將互聯網引進教學中,這是現代職業教育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互聯網+教育引入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探索實踐將互聯網+教育引入到會計專業教學,必須從轉變教育理念、變革教學方式、改變教學方法、變化考核評價等四個方面進行會計專業教學改革。
關鍵詞:互聯網+;會計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9)04C-0057-04
當今社會發展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教育”對于教師意味著要將互聯網引進教學,這是現代教育大勢所趨。因此,我們職業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讓互聯網+教育走進我們職業院校教學中,使教學改革與時俱進。互聯網+教育理論下的教學以其靈活、多變、快捷和高效的特點,逐步打破了“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的教師主導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符合當今社會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改革的要求。由于會計專業是當前職業院校的熱門專業之一,所以將互聯網+教育引入會計專業教學就成為首當其沖的研究課題。
一、互聯網+教育引入會計專業教學的現實意義
互聯網+教育引入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與傳統會計教學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其現實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一)能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興趣
職業院校的許多學生素質普遍不高,學習專業興趣低幾乎成為職業院校學生的共性特征。另外,由于職業院校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理論性,對學生無法形成較強的吸引力,直接導致許多學生對會計專業學習沒有興趣。但是,將互聯網+教育引入教學可以使職業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學呈現出動感,符合當代學生認知習慣,增強教學內容的時尚性與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快速地培養起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
(二)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高速發展的時代,職業院校教學質量不再是以學生學會知識的多少來衡量,而是注重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受教學條件等多因素的限制,很難構建一個完全獨立與開放的自我學習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但是,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主動去搜集并分析自己感興趣的會計專業知識的相關信息和資料,如各種互聯網上的會計培訓視頻課程,進而培養起學生以信息獲取、處理、交流和表達為標志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能提升學生個人職業素養
在互聯網+教育下進行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學生通過互聯網+教育實現了教與學資源的共享,拓寬了接受會計專業知識的渠道,逐步實現在學習中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全面培養了會計職業素養,包括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擁有精湛的會計知識技能,具備良好的職業習慣等,為他們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如何借助互聯網+教育進行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呢?筆者在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崗位上工作了23年,進行了一些應用性探索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轉變教育理念
長期以來,傳統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存在著“唯師是從”的現象,以老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絕對權威的地位,是主動的施教者和主導者;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是接受者和附庸者。這樣的會計專業教學呆板、枯燥和乏味,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同時,會計專業的老師對互聯網技術與新教育媒體還有一定抵觸情緒。因此,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師必須盡快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樹立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從“專業型”教師轉變為具有一定專業教學理論和現代化信息水平的“研究型”教師。而這種轉變必須借助于互聯網+教育,才能建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才能真正實現“做學教合一”人才培養,積極營造出民主的課堂氣氛,鼓勵會計專業的學生從各個角度向教師提問,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為此,教師除了需要掌握新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外,還需要掌握互聯網+教育的相關技術,從而將枯燥乏味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轉變成豐富多彩的會計專業技能傳授給學生,以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為將來就業做好準備。
(二)變革教學方式
在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若仍然沿用傳統教育方式,以教師為主體的講課方式授課,忽略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很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必須變革教學方式,利用互聯網+教育將會計專業教育教學資源運用于教學中,使會計專業教學內容從平面單一化走向立體多元化,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不同教學方式的會計專業老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會計專業教師僅僅只是個組織者而非決策者。這樣的教學,不僅會使其會計專業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和潛能。
例如,我校會計專業教師在《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時,引入“慕課”“微課”等互聯網教學方式,把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會計專業知識,借助互聯網技術制作成視頻,通過互聯網+教育提供給學生在課外觀看,教學效果大為改善。學生利用互聯網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不必像課堂教學中集體學習那樣時刻緊繃神經,擔心稍不留神就遺漏什么,或因為一時分心而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另外,由于學生之間的知識基礎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掌握某個會計知識點所需要的時間長短與速度快慢也不一樣。通過變革教學方式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些矛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實際情況,自行決定觀看老師的教學視頻的節奏快慢,或暫停教學視頻,或思考做筆記,或做題鞏固,甚至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教育中的社交軟件(如QQ、微信等)向會計專業課教師尋求幫助。學生遇到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可通過互聯網+教育交流平臺發送給教師,以便會計專業教師在線解答,如果是共性問題,教師在教學中組織有針對性專題講解或討論,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或個性化教學。這樣的教學改革能節約出大量的時間供師生互動與交流,教學質量自然能得到快速提高。因此,在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中利用互聯網+教育,讓每一位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改變教學方法
教師要想完成教學任務,需要實施一定的教學手段,即所謂的教學方法。互聯網+教育的應用,直接沖擊著傳統教育意義上的職業院校會計教學方法,迫使職業院校會計教學方法發生改變。
1.翻轉課堂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是一種創新的、發展實踐時間較短且教學實效頗高的教學方法。在互聯網+教育技術的支持下,翻轉課堂教學方法逐漸變得具有可行性。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不僅可以節省課內教學的寶貴時間,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專注于疑難問題的解決,從而獲得對會計專業知識更深層次的理解。因此,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就能改變傳統會計專業教學的枯燥乏味,實現會計專業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多樣化,進而提升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校會計專業老師在《初級會計實務》教學中講解“支票”這一內容時,教師就靈活地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先把支票基礎知識點和支票填寫要求制作成視頻等學習資源包,通過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方法運用,讓學生先進行課前預習。這樣教學中節省出來的時間,可以開展分組合作,模擬企業財務部具體業務處理流程,讓學生分別扮演財務部出納、制單、會計負責人、部門經理等角色,合作完成支票的簽發、兌現和記賬工作,有效解決教與學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會計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
2.互動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方法指的是學生與教師一起應用互聯網+教育來實施教學的一種方法。教師借助互聯網+教育將相關教學內容事先分發給學生,學生通過觀看學習相關教學內容進行前期知識儲備,這樣就會為互動式教學法運用騰出空間與時間。通過互動式教學法運用,使教師第一時間直接掌握學生相關的學習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及遇到疑難問題等情況,同時可以在互聯網上與學生互動交流解決一些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課堂教學時會計專業教師對重難點問題,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中的問題,便于師生互動交流。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使課堂教學成為質疑問難、內化知識的場所。
例如,我們在互聯網+教育環境下進行《會計電算化》教學,不再是教師的單一講解,而是通過師生互動教學法解決學生在課下課上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會計專業教師通過與學生互動,提煉出共性問題集中加以解決與點評。對于重難點知識,老師加以總結提煉,尤其是學生在進行會計電算化業務操作流程中容易犯錯或混淆的知識點,師生通過互動教學法的交流,學生能更熟練地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專業技能。
3.資源庫教學法。在這種教學法下,會計專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教育上的資源庫進行備課、編寫教案、演示實驗等,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上的資源庫進行網上自學、網上提問、網上練習、網上實驗、網上測試等。同時,各職業院校可以將會計的精品課程、精品教學資源等上傳到互聯網站上,形成一個快捷、方便、資料齊全完備的網絡資源庫,從而實現會計專業資源庫的建設與共享,這可以為資源庫教學法的使用創造條件。運用資源庫教學法可以提高會計專業教學質量。
例如,我們在《基礎會計》教學中講解會計六大要素時,會計專業老師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立信會計教學網絡資源庫”進行教學,從而減輕了會計老師的工作強度。在互聯網+教育支持下,互聯網上會計專業資源庫還有很多,還有互聯網提供了豐富的高效的檢索與查詢,為學生查找所需會計專業知識的資源庫提供了方便,對學生學習掌握會計專業知識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4.實訓平臺教學法。由于企業會計信息具有保密性,加上職業院校會計專業的見習和實習基地缺乏,以及受經費短缺、軟件滯后等因素的影響,難以保證會計專業的實習、實訓課的開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專業教學質量,同時也會造成與社會會計崗位技能之間的脫節。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運用實訓平臺教學法就能破解這一難題。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教育構建一個虛擬的會計業務環境,向學生展示一個完整的會計業務處理操作實訓平臺,讓學生通過實訓平臺教學法進行會計專業業務的實際操作,就能將自己所學的會計理論知識快速轉化為自己將來的謀生技能。
例如,在《手工會計賬務模擬》教學時,其中有實訓項目“會計操作流程”。會計專業老師借助互聯網+教育,給學生提供從公司的籌建、供應、生產、銷售等全過程業務,以及財務成果核算與分析的綜合性實訓平臺,同時運用實訓平臺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體驗到會計操作流程。這樣,不但增強了會計專業教學中理論與實際的聯系,而且能夠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會計專業知識的實際運用價值,更激發學生運用所學會計專業知識解決將來會計崗位上實際問題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會計專業技能水平。
5.跨專業教學法。所謂跨專業教學是指教師在本專業教學的基礎上,適度地融合一部分與本專業密切相關聯的其他專業知識的教學。跨專業教學法是拓展學生思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創新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跨專業教學只有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才能更加容易方便推廣實施。互聯網下跨專業教學不僅在于能夠提高學生對會計專業知識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增進學生對與會計專業相關的其他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拓寬會計專業學生將來的就業面。
比如,將(企業資源規劃)《ERP沙盤》引入到會計專業教學中,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實現各專業互補融合。會計專業教學中引入《ERP沙盤》課程,學生模擬組成一個個小型企業決策運行團隊,根據自己在團隊中的不同角色,既進行適當的團隊分工,各自負責一個方面,又進行團隊協作統籌兼顧通盤考慮,讓學生運用自己學會掌握的會計專業知識,模擬解決企業的籌資、采購、生產、銷售、成本計算、經營成果核算等日常業務活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創業打下基礎。
(四)變化考核評價
傳統會計專業教學質量考核評價一般采取開閉卷考試的單一方式,難以全面準確地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與效果,因此就需要變化考核評價。為了從不同角度綜合評價學生對會計專業知識的學習情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結合,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可以通過互聯網+教育,實現由傳統的單一試卷考核評價向多方位、多角度的綜合考核評價轉變。即采用線上線下或個人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綜合評價的新型考核評價方式。對于考核評價結果不佳同學,會計專業老師要進行重點或單獨進行精準幫扶,從而幫助學生完全掌握會計專業知識與技能。
例如,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進行《基礎會計》教學時,我校利用互聯網+教育,改變《基礎會計》這門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主要通過互聯網從三個方面評價考核:一是學生“課前”學習情況考核,包括視頻在線學習時間長短、作業完成質量、問題提問次數等數據;二是學生“課中”學習情況考核,包括學生課堂上與老師互動、課堂測試、問題討論以及技能實際操作等情況;三是學生“課后”學習情況考核,學生課后獨立完成技能實訓操作評價考核。以上考核評價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教育完成,即將課前預習、課中實時、課后實訓等教學活動全過程通過互聯網采集相關數據,然后以全程的量化數據幫助會計專業老師綜合考核評價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可以根據考核評價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和教學詳略,從而讓師生的教與學更加融洽,教學相長。同時還可以及時地向家長和校方反饋。
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到來,給各行各業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職業院校的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借助互聯網+教育積極推進專業教學改革,從而培養出更多的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
責任編輯:章躍一
Abstract: At present, social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means the teachers should introduce the Internet into teaching. This is the general trend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into accounting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roducing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into accounting profession must be carried out in four aspects: renewing the educational concepts, changing the teaching forms, updat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accounting profession; teaching reform